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青光的临床特点、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期间诊治的糖皮质激素青光患者38例(76)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结果本组38名患者均为局部用药,用药时间最短为半年,最长为4年,所有患者均存在结膜炎或其它外眼病,患均具有开角型青光的临床表现,患者的视神经损害和视野损害程度与用药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结论导致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滥用药物,其病情损害程度与与用药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 标签: 糖皮质激素青光眼 临床特点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我科2006年12月施行一例“青光小梁切除术”,术后第二天突然出现视物不清,视力10cm/数指;经药物治疗四天后恢复至0.2,术后第七天视力灰复至0.3;出院二个月复查视力恢复至0.8,随访三年,视力保持0.8。

  • 标签: 青光眼 小梁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整合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9月我院共收治6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划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施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住院时间和眼压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住院时间与眼压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急性闭角型青光实施心理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心理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外伤引起继发性青光患者78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3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者患者根据临床表现采取针对性地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眼压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眼外伤引起的继发性青光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视力,降低患者的眼压。

  • 标签: 眼外伤 继发性青光眼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继发性青光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11月到2011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6例外伤继发性青光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与护理,比较治疗与护理前后的患者眼压及视力情况。结果治疗与护理前后患者的眼压、视力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继发性青光比普通的青光在治疗上更加复杂,并且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才能够让患者的眼部功能更好地恢复。

  • 标签: 外伤继发性青光眼 临床观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s-1,AQP-1)在原发性青光患者小梁和虹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水通道蛋白-1与房水分泌、排出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组(A1)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PACG)患者小梁切除术中留取的小梁、虹膜组织;高眼压对照组(A2)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POAG)患者小梁切除术中留取的小梁、虹膜组织;正常眼压对照组(B组)为外伤摘除的正常眼压眼球中切除的小梁、虹膜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实验检查,检测出各组的小梁及虹膜组织中AQP-1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形态方面的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1)HE组中A1组、A2组对比B组中内皮细胞数量减少,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色素细胞层次减少,基质中血管扩张充血明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1组与A2组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2)免疫组化中A1组、A2组对比B组中AQP-1的表达减少,A1组与A2组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AQP-1在原发性青光组小梁组织中表达减少和正常眼球对照组中的表达存在差异。2.AQP-1与房水的分泌、排出相关,提示AQP-1可能与原发性青光发病机理相关。

  • 标签: 水通道蛋白-1(AQP-1) 青光眼 小梁网 AQP-1调控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青光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80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80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的时间在术后1~15d,其原因主要为滤过过盛36(占45.00%)、结膜切口渗漏33(占41.25%)、脉络膜脱离6(占7.50%)、恶性青光5(占6.25%),采用保守治疗和(或)手术治疗后80均前房形成。结论青光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主要为滤过过盛、结膜切口渗漏、脉络膜脱离、恶性青光,应针对不同原因做出相应的处理以形成前房。

  • 标签: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浅前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大视盘、近视青光眼底照相推测视野的视野缺损。方法原发性开角型青光70例133。将眼底照相分为上下两个象限,判断是否有青光眼底改变,并通过青光眼底改变推测视野缺损,推测结果与实际视野缺损相比较。比较结果分为正确、过多、过少3个评价组。结果正确评估组101(75.9%)过多评估组27(20.3%)过少评估组5(3.8%)。结论96.2%的病例可以通过眼底的检查判断出青光的改变,但如大视盘、近视等病例通过眼底检查较困难。

  • 标签: 眼底照相 视野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43例(43)药物控制眼压不佳的早期新生血管性青光患者。先行玻璃体腔注射VEGF药物(雷珠单抗,Lucentis),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及时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眼压变化。结果患者术前眼压(53.4±3.3)mmHg;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眼压分别为(32.1±4.6)、(24.8±2.3)、(16.2±3.4)mmHg。不同时间点的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VEGF药物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早期新生血管性青光损伤小,安全有效。

  • 标签: 早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抗VEGF药物 雷珠单抗(Lucentis)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次全视网膜冷凝与代谢药物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07年1月~2012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NVG病例60例60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氛围SRC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SRC组采用单纯SRC、SRC加小梁切除术、SRC加用睫状体冷凝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睫状体冷凝术、单纯小梁切除术和小梁切除术加睫状体冷凝术治疗。两组均在采用代谢药物进行治疗。结果SRC组治疗成功率为76.7%,对照组为40.0%,两组成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球结膜水肿甚至眼睑水肿。SRC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53.3%,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类型主要有角膜上皮剥脱水肿、前房纤维素性渗出和低眼压眼球轻度萎缩等。结论SRC术联合代谢药物可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可以作为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的有效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次全视网膜冷凝 抗代谢药物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表面麻醉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014年期间收治的37例(45)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在0.5%爱尔凯因表面麻醉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作回归性分析,统计学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很好地配合表面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无患者更换麻醉方式,在术后3~24月的随访过程中,与术前相比术后患者的视力均有显著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眼压由术前(31.5±4.3)mmHg恢复至(13.1±5.2)mmHg,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结论于爱尔凯因表面麻醉下行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临床效果良好,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术 小梁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青光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眼压的影响。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98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治疗前与治疗一周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量化评定,同时监测其眼压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眼压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系统化心理干预可减轻原发性闭角型青光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有效控制眼压。

  • 标签: 青光眼 心理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