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13例晚期肝癌伴门高压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的护理体会。术前加强心理护理,监测营养状况,做好肠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监测各项指标变化并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重视疼痛护理,做好静脉输液和营养支持的护理。经治疗与护理,13例患者手术成功,均症状缓解出院。

  • 标签: 肝癌 门脉高压 TIPS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血通汤防治心梗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两组患者均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根据患者情况采用桡动脉或股动脉径路,按常规标准方法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低分子肝素、单硝酸异山梨酯、降脂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同时,控制好血压、血糖等其他相关疾病。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手术当日开始服用活血通汤(药物组成肉桂、黄芪、人参、当归、白术、熟地、川芎等),水煎2次,取汁200ml,每日1剂,分2次服用。结果治疗组再狭窄发生率15.79%,正常好转率84.21%;对照组再狭窄发生率36.84%,正常好转率63.16%,治疗组较对照组再狭窄发生率显著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瘀证计分值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血瘀证计分值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通汤防治心梗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可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肌梗死,介入支架术,活血通脉汤,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应用于心脏外科冠搭桥术患者中的护理实施效果。方法将48例性心脏外科冠搭桥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实施连续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6min步行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29.17%的发生率。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连续护理应用于心脏外科冠搭桥术患者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 连续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门高压术后门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PVT发生情况将本组患者分为PVT组26例和NPVT组74例。以患者发生PVT为因变量,以可能影响患者发生PVT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单因素分析后再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工具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D-二聚体指标值升高、门静脉系统血流速度≤15cm/s、门静脉系统直径>1.2cm、门静脉压力>35cmH2O为肝硬化门高压术后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硬化门高压术后PVT发生率较高,D-二聚体指标值升高、门静脉系统血流速度≤15cm/s、门静脉系统直径>1.2cm、门静脉压力>35cmH2O为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肝硬化门脉高压 门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冠血管成像技术在心绞痛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1月这段时间内收治的40例心绞痛患者列为分析对象。将40例患者分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和CT冠状血管成像技术,将两种诊断技术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诊断方式病变血管数量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式相同的阳性例数为90例。结论两种诊断技术的结果差异不大,但由于CT冠血管成像技术对患者创伤较小,且操作简单方便,可被列为首选诊断技术。

  • 标签: CT冠脉血管成像技术 心绞痛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天麻钩藤加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普洱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及住院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0例。所有受试者均配合低盐、低脂饮食,适当活动。对照组患者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χ2=4.8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天麻钩藤加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天麻钩藤饮 苯磺酸氨氯地平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我院门诊收治的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的患者根据不同的给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联合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血脂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能有效的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各血脂指标,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冠心病心绞痛 血脂指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方丹参滴丸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阶段为2012年1月—2017月12月,共纳入研究对象278例,均为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取胰岛素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各项参数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后hs-CRP、ICAM-1、ET-1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组内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ICAM-1、ET-1比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结论针对早期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可盖申内皮功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早期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声频共振耳聋治疗仪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神经性耳鸣耳聋治疗的67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声频共振耳聋治疗仪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式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神经性耳鸣耳聋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32例,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5例,75.76%),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33例,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6例,78.79%),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性耳鸣耳聋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声频共振耳聋治疗仪治疗,其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促使患者治疗满意度提升。因此,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声频共振耳聋方式值得在神经性耳鸣耳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方丹参注射液 声频共振耳聋治疗仪 神经性耳鸣耳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盐酸异丙嗪与培他司汀、丹参用于眩晕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联合用药的不同将2014年5月-2016年5月入院治疗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各60例的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培他司汀和丹参联合葡萄糖注射液用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盐酸异丙嗪用药治疗,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度和治愈成功人数比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参照组比较,采用盐酸异丙嗪联合用药治疗的实验组治愈成功人数比例达96.7%,参照组人数比例为66.6%(P<0.05),实验组对采用盐酸异丙嗪联合培他司汀和丹参用药治疗效果满意率达93.3%,参照组对常规用药满意度为70%。结论对眩晕症患者采用用盐酸异丙嗪联合培他司汀和丹参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显著,使患者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有助于治愈患者,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2,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盐酸异丙嗪 培他司汀 丹参 联合用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间的90例脑血栓病人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对比两组的临床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0.01)。结论依那普利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脑血栓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受损。

  • 标签: 依那普利 丹参川芎嗪 脑血栓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拟温阳通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自拟温阳通汤治疗,两组均对比治疗后的生理指标变化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都有所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升至正常的时间、症状好转时间都要比对照组患者短;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9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时,采用自拟温阳通汤方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理指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自拟温阳通脉汤 阿托品 窦性心动过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迟经皮冠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超出急诊介入时间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均分两组,每组患者例数各36例,予以常规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参照组,予以延迟经皮冠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最后治疗后均进行超声检查,最后对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由统计工具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延迟经皮冠介入治疗效果理想,其心脏超声指标可以明显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解急性冠综合征患者长期服用氯吡格雷和临床预后的关系;同时评价长期服用氯吡格雷对改善急性冠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38例Acs病人。其中93例患者在出院时单用阿司匹林;245例患者在出院时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其中127例患者6一12月后停用氯吡格雷,其余118例患者继续长期联合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根据患者服药情况分为阿司匹林组、二联1年组和二联2年组。平均随访24个月,观察各组出院后1年时、2年时一级终点(心血管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卒中)和出血(主要出血、次要出血、轻微出血)的发生率。结果与阿司匹林组比较,二联1年组和二联2年组患者在出院后1年时心血管死亡率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卒中联合终点显著下降。与阿司匹林组比较,二联1年组和二联2年组患者在出院后2年时心血管死亡率显著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联合终点显著下降。主要出血、次要出血、轻微出血,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别。结论对于急性冠综合征患者,在阿司匹林等治疗的基础上长期使用氯吡格雷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连续服用氯吡格雷2年的患者比仅服用1年的患者死亡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同时不增加严重出血风险。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氯吡格雷 血小板 血栓弹力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高危急性冠综合症介入治疗远期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危急性冠综合症患者58例,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每组患者例数各29例。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远期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和出血发生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低,1年后实验组生存率对比相对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危急性冠综合症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可以使死亡率进行降低,使生存质量进行提升,可进一步在临床上实践。

  • 标签: 老年高危急性冠脉综合症 介入治疗 远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双心疗法治疗急性冠综合征患者116例临床观察的临床价值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在我院诊疗的116例急性冠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采取药物治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焦虑及抑郁评分等数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较好,焦虑及抑郁评分显著降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心疗法治疗急性冠综合征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不仅治疗了患者的躯体疾病,还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患者焦虑及抑郁的情绪显著缓解,总的来说,治疗效果较好,可在临床治疗中作为首选方案。

  • 标签: 双心疗法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硬化门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将2013年至2015年收治的100例肝硬化门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结局。结果观察组的出血时间、再出血复发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综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对于肝硬化门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肝硬化 门脉高压 上消化道出血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急性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50例急性冠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5例患者单用辛伐他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辛伐他汀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辛伐他汀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造影临床特点。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0月-2017年7月,入选对象共50例,其中根据有无2型糖尿病将50例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将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8例作研究组,冠心病2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其冠造影临床特点。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BMI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高血压、心肌梗死、高血脂、无痛性心绞痛史差异显著(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A型、C型病变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两组在B型无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病变复杂,要加强对高危因素的控制,减少疾病发生。

  • 标签: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冠脉造影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高龄患者非体外冠搭桥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行冠搭桥手术的100例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复合异氟醚麻醉,研究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HR及MAP变化及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在T1-T2时HR及MAP的波动较研究组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二次插管率、机械通气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ICU滞留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瑞芬太尼麻醉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小,且麻醉效果确切,在高龄冠搭桥手术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瑞芬太尼 芬太尼 高龄 冠脉搭桥手术 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