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乾隆四十五年(1780)冬,《四库全书》纂修接近尾声.此际,清高宗谕令各地督抚,将民间剧曲亦一并纳入违碍书籍审查中来.其中,特别委托两淮盐政、苏州织造专门办理扬州、苏州地区的剧曲查勘.由此,自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中旬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秋,扬州地区访搜、查勘剧曲,历经伊龄阿(?-1795)、图明阿(?-1782)①两任盐政主办,苏州地区则一直由织造部堂全德(1732-1802)负责搜罗、审查,并汇送扬州办理剧曲中心——“词曲局”覆核,最后会同扬州所得呈送京师,等候钦定.
简介:中西绘画,自有文字后,有同有异,而基本上属于两个系统。它们的差异,也反映在各自的艺术概念中。西方的一些概念,经过翻译(包括日文转译),一样的汉字,涵义常有很大的不同。例如“质感”这个词,现在不少谈中国画的文章,常有“表现出某种质感”这样赞美性说法。“质感”是西画的概念,指对对象的表现力度,内容是指质地——物质属性的。中国文化讲“质”,着
简介:马肖是法国新艺术音乐最重要的作曲家,作为中世纪晚期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作曲家,其作品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新旧交替阶段的音乐变化,无论是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的相互融合,还是半音和声的初步发展、对位技法的初步形成,特别是等节奏形态带来的新音响等方面,都使我们看到这位中世纪法国音乐集大成者所具有的承前启后的独特历史价值。
简介:“巴郎赛”(Balance)是芭蕾舞中的一个舞步,与这一舞步相关的背后音乐源头蕴含着巴洛克时期的艺术风格及深远的音乐文化历史背景。巴郎赛舞步与其音乐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共性关系。它们配合完美,交相辉映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研究巴郎赛芭蕾舞蹈教学以及音乐伴奏之间的相互激发与强化的积极效果,是启引研与教、教与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简介:清代文化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明显的特点,在这种文化精神浸染和统摄下的山水画家也表现出与历史上其他山水画家所不同的精神面貌.本文通过梳理清代山水画的传承脉络,分析该时期主要山水画家的创作背景及他们的作品,力求描绘出清代的中国文人画在精神领域的蜕变轨迹.
简介:一、美丑与趣味伽达默尔认为"最紧密地与趣味相联的现象就是时尚"。梁启超则认为"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生活就是趣味的追求,趣味是一种生活与理想的动力。趣味具有仿效性,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简介:既然每个艺术家都认同本专业的艺术评价尺度,艺术内行审美或艺术内在评价尺度究竟是什么呢,艺术审美价值本质是艺术文化美
简介:任何艺术品类都会有其特殊的本质与规律.版画也不另外。我国版画强调对版画本体语言精纯化的研究.始于八十年代中晚期。版画家及版画理论家或利用版画创作或利用理论文章对版画的语言本体问题进行探讨。而另一方面版画界则积极尝试突破和探索.寻找新形态的版画表现语言。
简介:由于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之外阅读中国文学文本,有关元杂剧的教学、研究仍然是以《元曲选》作为标准文本,如果我们不是先入为主地将《元曲选》等现存元杂剧文本确定为元代的文化产品
简介:界定:小剧场是指相对于传统镜框舞台剧场(大剧场)而言的一种小型室内剧场。在这种剧场里演出的戏剧称小剧场戏剧。
简介:乾隆四十五年(1780)冬,四库全书纂修渐近尾声,清高宗谕令扬州两淮盐政伊龄阿(?-1795)及后任图明阿、苏州织造全德(1732--1802)专门办理苏、扬地区违碍剧曲事务。黄文呖(1736~1802以后)被聘为扬州词曲局总裁,
简介:依据传统虚实理论去分析、、等著作,便会出现如下尴尬:既无法由此捕捉、的文学精华,也无法恰切看清的病症所在.该理论将原本是浑然一体的历史文学内容,人为地割裂为真实与虚构两个部分,忽略了对作家主体意识的考察,忽略了对历史小说"历史情味"的酿造.与分别是历史文学创作"不自觉"与"自觉"阶段的代表,两书在虚构方面虽存有明显的差异,但均洋溢着"历史情味"的芬芳.一般演义小说之所以未能超越,原因之一便是传统虚实理论的误导.
简介:书法是一种具有特殊历史地位的艺术。中国文人的理想,是通过书法介入社会,赞天地之化育。近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书法艺术的实用空间缩小,它促使书法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全球化”向书法艺术提出了新的挑战。书法艺术实际上面临一场新的危机。立足于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沃壤,书法艺术将在传统与现代的“涅(pán)”中浴火重生。书法是中国民族艺术的不老树。中国书法引导人类追求善与美,伟大的艺术在现代社会将更显其魅力。
简介: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灿烂而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源远流长的历史篇页上负载着说不尽叙不完的历史故事。正是这些历史故事以其珍贵的史料价值被文史学家的大脑转化成社会发展规律的总结、民族文化沿革的哲思。也还是这些历史故事以其特有的美学价值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为他们开拓了一片创美的
简介: 碑派书法的兴起以篆、隶为先导,其中隶书的创作是以汉碑隶书为取法对象,将汉碑隶书那种古拙的审美风格与自然风化形成的残缺之美巧妙地结合起来,完全摆脱了唐宋隶书书写的范式.……
简介:<正>瓦格纳的《特里斯坦》把和声发展的进程一下子推进了几十年(作品产生于19世纪中叶,却代表着19世纪末的和声风格)。在这部划时代的作品里,作者对“调性扩展”、“多音和弦”、“和声外音”、“声部的半音进行”、“终止的省略”等等掩盖功能倾向的和声手段的应用,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以致使统治欧洲音乐达数百年之久的功能和声体系面临崩溃的边缘。1899年,年轻的勋伯格承袭瓦格纳的乐风,创作了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Op.4。评论
简介:对书卷气方面的诸问题作较深入的探讨。
简介:现代音乐较之传统音乐在各个要素方面都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突破,在音长与音强所体现出的节拍、节奏上,追求着非规律、非常规、不可预见且意外的组合形式,尤其是在多声部音乐作品中,表现得尤为复杂。本文通过对多声部节奏形态的一些简单梳理,提出节奏训练方面的一些思路,从节拍节奏对置的角度入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洞悉现代音乐多声部音乐作品的视唱训练方法。
简介:首先我应该声明,我不懂科学(在本文中所讲的"科学"全指自然科学)。但这却丝毫也不妨碍我被培养成一个科学至上主义者。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生活在以唯物主义为官方意识形态的社会里和教育体制下,我在30岁之前,几乎没有动摇过对科学的信仰,也从没有接触过任何宗教。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开始了对宗教艺术领域的探索和研究,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搜集、抢救、整理中国佛教音乐的工作上。老实说,我当初研究中国佛教音乐的初衷,
简介:“南九宫”是明代以来南曲宫调概称。通过对明代《十三调谱》和《九宫谱》分析,可知“南九宫”只是一个称谓,受“北九宫”影响而来,实际使用的是工尺七调。“南九宫”及南曲词谱的产生都与明初政治及文化上要求恢复华夏传统文化有关。由于这样的原因,“南九宫”及“南曲五声”均是人为,而并非历史事实。
乾隆朝扬州、苏州饬查剧曲史事详考——兼谈“花雅之争”
论中国画的基点与高度 兼谈中西绘画的若干区别
法国新艺术音乐家马肖——兼谈新艺术音乐的传承
Balance舞步的音乐的节奏与风格——兼论舞蹈音乐的文化内涵
情断神伤:清代山水与价值迷乱——兼谈四僧与四王
艺术与趣味——以艳俗艺术为例兼议当代艺术倾向
艺人相轻现象的美学阐释——兼论艺术评价中的双重尺度
版画本体语言的精纯化与异化——兼作我国版画现状扫描
元杂剧改编与意识形态——兼谈「宏观文学史」的思考
小剧场戏剧美学持征初探——兼谈南京“小剧场戏剧节”
从新见清代内府档案论《曲海目》的性质——兼谈《曲海》
《史记》历史虚构探索——兼论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的虚构传统
全球化:危机下的沉思——兼谈书法的继承与发展问题
“历史片”的文化审美透析兼论《鸦片战争》的历史观
汉碑隶书在当代被冷落的原因分析——兼论隶书的创作现状
从调性到无调性——兼论勋伯格的集合意识与集合思维
“书卷气”的几个重大问题——兼评《论书卷气》
谈节拍与节奏的聚合离散——兼论现代多声部节奏的训练
科学·宗教·艺术——兼谈人类认知世界的三种不同方式
“南九宫”之疑——兼述与南曲谱相关的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