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预防性护理结合睡眠指导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理应激水平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选定于2023年1月~2024年5月,从我院纳入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筛选出符合标准的90例,依据电脑随机分配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预防性护理结合睡眠指导)各分配45例,评价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和睡眠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护理前测定结果相差不大,护理后测定结果观察组居于更高水平,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定值均低于对照组,统计结果P<0.05。结论:予以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睡眠指导能大大改善患者的睡眠,引导患者拥有健康身心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值得临床采纳。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护理人员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为改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福建省立医院急诊观察室1501名急诊科护理人员,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汉密尔顿焦虑(HamiltonAnxiety,HAMA)、抑郁量表(HAMD量表)对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进行测评。结果:1)急诊护士PSQI总分为(12.84±2.23)分,且与与年龄、从业时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2)HAMA总分(16.48±9.45)分,HAMD总分(22.68±8.74)分,均与PSQI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护理人员存在睡眠障碍,改善其心理状况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医心理睡眠调控技术治疗心胆气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20年6月-2021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睡眠医学专题门诊60例心胆气虚型不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于睡前口服佐匹克隆片,治疗组采用中医心理睡眠调控技术治疗。2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 ISI)评估失眠严重程度,采用自拟中医证候评分量表评估症状严重程度,采用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量表(Dysfunctional Beliefs and Attitudes About Sleep, DBAS-30)评估与睡眠相关的不合理认知;于治疗第4周采用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TESS)对2组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7%(23/30)、对照组为80.0%(24/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8,P=0.754)。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5.15±2.66)分比(8.98±2.05)分,t=-1.552]低于对照组(P<0.05),DBAS-30评分[(125.84±20.57)分比(82.89±21.64)分,t=2.445]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心理睡眠调控技术可显著改善心胆气虚型不寐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与佐匹克隆片相似,在改善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方面优于西药,且安全性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焦虑状态、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6例ICU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9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不同的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状态评分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可得与本组护理干预前进行两项评分均存在组内统计学差异,P<0.05;且护理干预后进行比较,可得观察组与观察组护理干预后进行比较两项评分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观察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重症患者实施全面细致的心理护理可以显著缓解还的焦虑状态,改善其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