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肌病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其引起的月经过多、严重痛经和不孕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本专家共识对子宫肌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型、诊断及影像学检查进行了系统阐述和归纳,对子宫肌病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进行了证据梳理并给出了推荐建议,也对子宫肌病合并不孕的治疗给予了专家建议和指导,对子宫肌病的长期管理诊疗流程提出了以证据为基础的专家共识性指导建议,均旨在为广大妇产科医师提供子宫肌病临床诊治的实用参考和专家指导。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干预在鼻咽癌患者化疗后对唾液pH值及口腔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该院行化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在化疗期间接受口腔评估护理等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唾液pH值变化及口腔溃疡发生率、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结果两组干预后唾液pH值提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口腔溃疡发生率4.8%(3/63)低于对照组20.6%(1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口腔溃疡平均愈合时间(4.7±1.1)d,短于对照组的(7.9±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改善鼻咽癌患者化疗后唾液pH值,预防口腔感染,减少口腔溃疡发生率,促进口腔溃疡愈合。

  • 标签: 循证护理干预 鼻咽癌 唾液pH值 口腔感染 口腔溃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在大体积良性前列增生患者中应用经尿道前列剜除电切术的效果。 方法: 将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在本院的 88 例 大体积良性前列增生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 44 例)与对照组( 44 例),实验组应用 经尿道前列剜除电切术治疗 ,对照组应用传统治疗方法,即经尿道前列电切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患者的手术指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 结果: 从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来看,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从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指征来看,实验组所有手术指征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将 经尿道前列剜除电切术这一手术方法应用于大体积良性前列增生患者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治疗效果更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电切术 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 手术指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前列特异性抗原( PSA)是前列癌的一个肿瘤指标。由前列腺体以及基质细胞产生的蛋白活性物质,包括进入精液内和少量进入血液内的总前列特异性抗原,后者包括结合前列特异性抗原和游离前列特异性抗原。该文高龄患者前列肥大,多次尿路感染,总前列特异性抗原和游离前列特异性抗原升高,一度认为患前列腺癌并放弃治疗。为进一步明确诊断,经行超声引导下前列穿刺术,病理检查得以排除前列腺癌。该病例提示,尿路感染出现时,可损伤前列腺体,常伴前列特异性抗原升高,核磁共振( MR)检查提示前列增大伴右外周带异常,容易怀疑为前列腺癌。良性病变时,总前列特异性抗原和游离前列特异性抗原经消炎治疗后往往趋于正常,恶性病变时,不变或趋向更高,因此前列特异性抗原动态检测,可资鉴别良恶性病变。在超声引导下行前列穿刺术,通过病理确诊排除良恶性病变,以避免加重患者焦虑等心理压力和误诊。前列腺癌诊断主要依靠经直肠彩 B 引导的前列穿刺活检 [1]。

  • 标签: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癌 动态检测 前列腺穿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分叶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100例良性前列增生患者(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施行传统开放前列切除术,观察组施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分叶剜除术,比较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最大尿流率、残留尿量。结果:两组手术用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 P<0.05),其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 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最大尿流率较对照组更高,其残留尿量较对照组更低, P均 <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分叶剜除术可减轻良性前列增生患者的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其排尿功能。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分叶剜除术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了手术治疗慢性前列炎并前列增生症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到了我院在2013.1-2015.1月份收治到的128例慢性前列炎并前列增生症患者为这次的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平均的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都有64例患者,患者年龄范围在45-75岁之间。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到了手术治疗,进行了耻骨上膀胱前列的摘除手术,而观察组的患者则是进行了手术治疗,观察和分析了这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手术疗效明显的低于了对照组,此差异具有了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应当十分重视到手术的适应症,同时在手术期间要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避免患者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前列炎是泌尿男科常见病之一,现有的前列炎分型方法存在诸多不足。传统分型中的"非细菌性前列炎"的病因不清,且易与"前列痛"混淆。NIH分型依赖"四杯法",临床操作繁琐且假阳性率高,临床应用较少。前列液中白细胞检测结果与疾病实际情况不符。Ⅲ型前列炎即慢性前列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概念也没有将盆底和下尿路视为功能性整体。将Ⅲ型前列炎更名为前列盆腔综合征,探索建立以症状为核心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更能反映疾病本质,符合Ⅲ型前列炎患者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主的治疗目标。

  • 标签: Ⅲ型前列腺炎 前列腺盆腔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剜除术(TUKEP)治疗大体积前列增生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运城市中心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大体积前列增生(前列质量>80 g)患者12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前列质量大小采用不同的剜除方式:前列质量为80~120 g时采用球形剜除术;前列质量>120 g采用分叶剜除术,分析手术相关指标、临床效果。结果1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中剜除时间(19.4±2.4)min,收获式切割时间(61.9±16.7)min,术中出血量(65.3±47.5)mL,术中切除前列质量(104.5±23.1)g;患者术中发生包膜穿孔5例,术后留置尿管1周,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未出现再出血及尿道感染;术中输血7例;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电切综合征;术后随访1~6个月,失访23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尿失禁14例,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行提肛训练,随访中均完全控尿。患者术后国际前列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分别为(7.6±1.4)分、(1.7±0.6)分、(20.2±3.1)mL/s、(15.0±9.3)mL,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712、18.331、-21.382、16.380,均P<0.001)。结论TUKEP用于大体积前列增生安全有效,切除前列组织彻底,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泌尿外科手术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等离子 前列腺特异抗原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男(雄)性 老年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内最常见的炎细胞,也是肿瘤微环境中最丰富的细胞种类。正常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具有清除病原、组织修复作用;而在肿瘤背景下,中性粒细胞会衍生出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亚群,这是一种未成熟中性粒细胞,具有强烈免疫抑制作用。循环MDSCs通过产生活性氧及精氨酸酶抑制T淋巴细胞抗肿瘤免疫,释放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促进肿瘤细胞血运转移。肿瘤组织内MDSCs通过表达PD-L1抑制T细胞功能,还可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血管新生,释放金属基质蛋白酶引起上皮-间质转化,加剧肿瘤进展。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诱导作用,本文就中性粒细胞的起源、循环和肿瘤组织内中性粒细胞促进肿瘤进展的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肿瘤微环境 生物学标记 中性粒细胞 骨髓源性抑制细胞 免疫抑制
  • 简介:【摘要】一些高危药品在临床使用的过程当中,往往对人体会产生一定的伤害,并且高危药品常常用于高危患者虽然对高危药品的利用率没有其他的治疗性药物利用率高但是如果在临床使用的过程当中,如果出现失误的情况,往往就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从轻来说,有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如果更严重的话,有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药剂科对高危药品的管理系统不断完善,不但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各种失误,药品质量不合格等影响药物治疗效果的问题,并且还能够不断地提高药品管理人员和相关的医护人员对用药方法禁忌等一些方面的了解。因此,本文将主要对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和用药安全展开相应论述。

  • 标签: 药剂科 高危药品 用药安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