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无缝隙护理对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知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住院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3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无缝隙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评分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出院时的FBG、P2hBG、HbA1c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糖尿病住院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对控制血糖、提高健康知识掌握度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糖尿病 健康知识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健康教育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改变患者健康行为的作用。方法:在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出 125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则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 93.65%比对照组的 79.03%高,且观察组患者在自我监测血糖、自我足部护理、健康饮食和作息、每日适当运动四个方面的比例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针对性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促使其主动采取健康行为,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糖尿病 知识知晓率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江西省脂肪肝患者相关知识的正确认识比例,探讨其对脂肪肝发生和进展的影响,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在江西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体检的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员工、离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并经B超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1270例纳入病例组,并选取其中非脂肪肝体检人员15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脂肪肝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体质量、饮食搭配、饮酒、饮茶等。比较两组对象对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正确认识的比例。结果病例组患者对体质量认识、饮食搭配、保健饮料、体胖认识、长寿方式、饮食习惯、主要能量来源、脂肪肝认识的正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肪肝的发生与人们对脂肪肝相关知识是否正确认识有关。若能正确了解脂肪肝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危害性,并采取对于的干预措施,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可控制危险因素的出现,从而可预防脂肪肝的发生或延缓其病情进展。

  • 标签: 脂肪肝 相关知识 认知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施健康教育在提供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以及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迪庆藏族自治州2000例儿童家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这2000例儿童家长实施健康预防接种知识健康教育,对其接受健康教育前以及健康教育后的接种知识知晓率、计划免疫接种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健康教育之后,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儿童计划免疫的接种率均明显较健康教育前提高(P<0.05)。结论为儿童家长实施预防接种知识健康教育,可促进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了解率的提高,同时可以将计划免疫接种几率提高。

  • 标签: 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 计划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沙医学院非医学类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及需求,为开展非医学类大学生现场急救培训提供参考依据;为高等院校开展相关教育工作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运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长沙医学院随机抽取500个非医学类专业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救电话的知晓率达到了99%,不同性别、年级、生源地的非医学类大学生对急救电话的知晓情况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有72%的大学生渴望了解急救知识希望学会自助互救技能,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急救知识的需求和态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因素对颈椎伤伤员的搬运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查对象对现场急救相关知识的总体得分较低。结论非医学类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总体知晓率低,有接受相关培训的意愿,高校应尽快开设相关课程以满足学生需求。

  • 标签: 现场急救 非医学类大学生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对肝胆外科带T管出院的患者实施强化健康教育,患者出院后T管引流知识掌握情况。方法以我院2016.3-2017.2期间78例肝胆外科带T管出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人数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强化健康教育,比较患者T管引流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出院时两组T管引流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1个月后研究组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肝胆外科带T管出院患者实施强化健康教育,患者T管护理相关知识掌握度良好,对减少T管相关并发症有利。

  • 标签: 院外T管引流 强化健康教育 知识掌握度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案例学习法(CBS)联合以问题为基础带教模式(PBL)对实习护士专科知识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20名进入临床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CBS联合PBL带教模式,带教老师围绕教学内容对实习护士进行引导,将问题贯穿于整个实习带教中。于培训前后分别采用理论、操作测试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其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专科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CTDI-CV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CBS联合PBL带教模式能够提高实习护士专科知识掌握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是一种较理想的护理临床带教方法。

  • 标签: CBS教学法 PBL教学法 护生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神经内科88例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的陪护人员对预防压力性损伤知识的知晓情况,并分析。方法自制调查表,采用问卷调查表的方法收集资料。结果98例患者的陪护人员中有30人对预防压力性损伤知识知晓率在60%以上,有40人掌握了40%—60%,28人掌握知晓率<50%。结论临床需要思考结合实际找到更好的方法提高陪护人员对预防压力性损伤知识的知晓率。

  • 标签: 预防 压力性损伤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吹气球训练呼吸功能和自我康复知识教育对尘肺患者健康行为及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该项目从2015年3月——2016年6月尘肺患者住院中随机抽取9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康复知识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康复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对尘肺患者自我康复教育管理和吹气球训练增强呼吸功能。

  • 标签: 吹气球 训练呼吸功能 自我康复教育
  • 简介:摘要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口腔健康已成为众多中小学校关注的对象,口腔健康对学生们的健康和生命质量有重要作用。目前龋病仍是学生口腔常见病和防治重点。防治的关键是提高口腔健康知识普及程度。学校是口腔保健宣教的重要场所,促进学校口腔卫生是开辟未来几腔健康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提高全民族口腔健康水平的基础。目的为了了解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普及程度及口腔健康现状,发挥学校在口腔预防、保健、宣传、教育工作中的特殊优势我们对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白鹤铺镇中学进行了基础调查。方法采用整体群抽样法对白鹤铺镇中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他们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检查。结果该中学学生们口腔健康现状较好但是口腔健康知识普及程度较低,学生们缺乏口腔健康保护意识。

  • 标签: 中小学生 口腔健康 调查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全面分析健康教育对产妇乳腺炎相关知识掌握度及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在某院接受诊治的400例分娩产妇,按照分段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均分为甲(n=200例)、乙(n=200例)。给予两组产妇常规护理干预,乙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度以及乳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健康教育的乙组产妇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甲组,P<0.05;且乙组乳腺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可帮助产妇掌握更多与乳腺炎相关的知识,同时降低了疾病的发生率,预后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乳腺炎 知识掌握度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新疆沙湾县职业人群对布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生活及工作行为习惯,为防治布病提供有力参考。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我县肉品交易市场内的120名职业人群进行调查,调查信息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职业人群的对布病防治的总知晓率为25.22%,职业人群有食用半生不熟的牛羊肉制品情况、不戴乳胶手套的习惯、工作后不洗手直接食用食品的情况、手上有伤口直接接触牛羊及其制品的情况、工作中无使用口罩的习惯等5种可能感染布病的高危行为习惯,其所占比例分别为1.67%、90.00%、30.83%、75.00%、97.50%。结论我县职业人群布病的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生活及工作中的习惯存在较高比例的高危行为,需大力加强健康宣教。

  • 标签: 职业人群 布病 知晓率 行为习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及评价急救知识宣教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治疗的89例急危重症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例数分别为44及45例的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急救知识宣教,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及急救知识认知度等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急救知识认知度均较低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急救知识认知度高于且并发症发病率、病死率、残疾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急危重症患者急救知识宣教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治疗效果并提升患者急救知识认知度,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急救知识宣教 急危重症 院前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2~2016.12该院156例老年慢性病患者,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平分为常规、研究组,人数为78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临床传统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并将两组健康知识与自理能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与自理能力评分为(87.64±8.32)分、(4.62±0.05)分;常规组为(80.45±8.67)分、(2.37±0.4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延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干预,有利于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提升自理能力,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 标签: 延续护理 老年慢性病 健康知识 自理能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肠造口患者及家属对造口知识知晓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圈员对肠造口患者及家属对造口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现状把握、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值,拟定目标值,拟定具体对策加以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肠造口患者及家属对造口知识知晓率42.4%,活动后为93.6%,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后圈员能力提高,进步率为115.33%,目标达成率为113.94%。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肠造口患者及家属对造口知识知晓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 标签: 肠造口患者 品管圈 造口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路径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水平的影响。方法给予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42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路径护理干预,视为观察组;另外选取42例同期子宫肌瘤患者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在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方面,对照组的达标率为81.0%,观察组的达标率为95.2%,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为79.2%,观察组为92.9%,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期间采用临床路径护理的干预方式,对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作用巨大,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护理 子宫肌瘤 护理满意度 健康知识掌握
  • 简介:目的探讨非内分泌科护士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的程度及培训效果。方法2017年3—5月,选择江西省人民医院的45名非内分泌科护士,对其进行为期1周的糖尿病专科理论及技能操作实践培训。培训结束后,45名护士对本科室的其他护士进行糖尿病知识和专科技能操作的规范指导。在世界健康基金会中国糖尿病教育项目组提供的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表的基础上出题,对45名护士培训前和培训1个月后糖尿病相关知识进行评分。培训前和培训1个月后,对45名护士所在科室(除外门诊、保健门诊、手术室)的45个病区进行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评分。结果45名护士培训1个月后糖尿病基础知识、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及血糖监测相关知识评分,45名护士培训1个月后所在科室的45个病区床旁血糖监测管理质量、胰岛素使用管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均P〈0.05)。结论对非内分泌科护士进行糖尿病护理的系统培训,提高了其糖尿病专业知识水平及技能,同时提升非内分泌病区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能使更多的非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

  • 标签: 非内分泌科护士 糖尿病知识 培训 效果评价
  • 简介:有关系统科学的零散知识从古就有,但真正产生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却是近20年来的发展。中国开展系统科学及系统工程研究和应用,自1978年钱学森、许国志、王寿云发表的"组织管理技术——系统工程"以来,中国的系统科学研究走上了一条快车道,先后出版了《系统科学》、《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等学术著作,对中国自然科学的大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

  • 标签: 系统科学 中医学术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措施对糖尿病住院病人健康知识与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住院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采取无缝隙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以及餐后2h血糖(2hPBG)的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身体各项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实验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病人住院期间采用无缝隙护理措施,能够增强患者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糖尿病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护理知识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71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对照组(n=35)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6)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连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疾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护理知识掌握程度与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连续护理干预 永久性肠造口 护理知识 自我护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