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失血性休克产妇的临床救治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进行救治的50例产科失血性休克产妇,采用回顾性的研究分析方法来总结分析临床资料。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救治措施患者的休克得以纠正,出血情况得以控制,手术成功率达到100%。结论产科失血性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也是十分危急的病症,当发生时,医者应当积极找出原因,快速反应,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失血性休克 临床救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计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正确抢救护理措施,为提高此类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给所有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产妇均给予及时抢救护理措施,并记录患者抢救完成后的治愈率和死亡率。结果50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经抢救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治愈率为100%,较往期病例50例产妇4例(8%)患者死亡,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快速有效果的抢救护理。保准患者生活质量与全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失血性休克的转运与安全。方法根据我科收治的院前急救失血性休克患者120例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相关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并注重转运中的护理安全。结果此组患者经急救与转运治疗后,患者的病情较前好转,其中抢救成功率为99.2%,其余1例患者抢救失败临床死亡。抢救成功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心率、血压以及尿量均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对于外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院前急救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院前急救效果,在转运过程中加强护理,使患者安全的到达医院进行继续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失血性休克 转运安全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规范化急救护理处置模式在外伤失血性休克护理对象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 以 2017年 5月至 11月由我院施以急救的失血性休克病例 68例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作等量 (34例 )常规急救护理处置组与规范急救护理处置组,对两组接受不同急救护理处置后急救总耗时与急救成功比例加以比较分析。 结果 :两组接受不同急救护理处置后在急救总耗时与急救成功比例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规范化急救护理处置组外伤失血性休克者前一指标显著低于常规急救护理处置组,后一指标显著高于常规急救护理组,( P < 0.05)。 结论 :规范化急救护理处置可缩减外伤失血性休克护理对象的急救护理总耗时,提升该类急救护理对象的急救成功比例。

  • 标签: 外伤 失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
  • 简介: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强化“三农”金融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破解的难题。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通过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标签: 金融体制改革 农村建设 难题 破解 《政府工作报告》 社会主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临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浙江临安311300)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措施,提高创伤休克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我院自2006年到2008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分析受伤原因、抢救经过、死亡原因。结果本组好转58例,占72.5%,无变化5例,占6.25%;恶化3例,占3.75%,死亡14例,病死率11.2%。高处坠落伤、交通伤、锐器伤为主要受伤原因,绝大部分为伤后l0小时内死亡。56.25%为多发伤。严重创伤、休克时间太长、循环衰竭为主要的死亡原因。结论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中,缩短院前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技术水平,尽快进行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急救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04-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本文对15例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了积极和严格观察及护理的经验。结果使患者转危为安,成功率100%。结论正确评估产后出血量,准确判断休克程度,果断地采取急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产后出血 休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措施。方法对我院3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采取快捷、精确、科学、规范的急救措施。结果本组28例患者因就诊及抢救及时伤情得到控制而痊愈,其中2例患者因病情危重,转送上级综合医院救治。所有患者均给氧,24例患者双静脉通道,6例患者吸痰,8例深静脉穿刺,5例患者气管插管,手术10例,均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所有患者输血200-800ml。结论对严重的创伤患者应高度警惕发生失血性休克的可能,早期诊断,及时抗休克,手术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创伤与损伤 失血 休克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计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正确抢救护理措施,为提高此类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给所有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产妇均给予及时抢救护理措施,并记录患者抢救完成后的治愈率和死亡率。结果 50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经抢救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治愈率为100%,较往期病例50例产妇4例(8%)患者死亡,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快速有效果的抢救护理。保准患者生活质量与全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护理
  • 简介:【摘要】失血性休克一般都是由于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创伤行为而导致,特别是对于严重的创伤患者来说,如果还同时伴有大量的失血以及内脏损伤的情况下,其创伤的原因就更加的普遍,比如常见的挤压伤、高空坠落伤、自然灾害所致的伤(如地陷)、交通事故伤以及重物撞击伤等。对于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来说,院前急救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早点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可以为患者争取到更多的时间,而如果延误时间就更容易使患者的休克情况加重,因此本文就针对这方面来叙述一下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研究的具体形式和方法。

  • 标签: 失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随机分组方法将66例患者均分为三组,第一组仅输注单采血小板,第二组仅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第三组输注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凝血因子。对比观察最终的输血治疗临床效果。结果:第三组患者的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要显著优于第一组和第二组。结论:将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输血治疗方案应用到急性大失血患者身上,可快速针对病症特点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推广价值极大。

  • 标签: 急性大出血 输血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提高以及高龄老人数量的增多,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的病例越来越多,人工股骨头置换已成为目前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最常见的手术方式。由于该手术出血量多,导致的出血相关并发症对老年病人身体影响较大,因而该手术在临床应用时受到限制。医师常通过输血、止血、术中或术后自体血回输等方式预防出血相关的并发症。

  • 标签: 氨甲环酸 失血量 股骨头置换 围手术期
  • 简介:目的:评价手术切口浸泡氨甲环酸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符合收入标准的需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连续200例患者分为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其中氨甲环酸组97例患者在止血带释放前、假体植入后切口浸泡浓度为1%的氨甲环酸溶液100mL共5min,对照组103例患者局部浸润生理盐水100mL,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假体类型、止血带使用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前血红蛋白值和术后血红蛋白最低值、术前和术后HSS评分以及术后24h引流量和总出血量。在术后必要时B超检查双下肢动静脉有无血栓形成。结果:随访率98%,在总出血量、引流量、术后血红蛋白最低值、术前血红蛋白与术后最低值之差方面,氨甲环酸组与对照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手术前后HSS改善值、下肢血管血栓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意义。两组输血率无显著性意义,但是在输血量上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浸泡氨甲环酸可以减少失血量、引流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丢失量,在改善术后血红蛋白最低值方面作用显著。可以减少输血量,但是对于对输血率改善不明显。本实验中氨甲环酸浸泡并未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风险。

  • 标签: 关节置换 氨甲环酸 失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麻醉前保温措施对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间体温变化、失血量及寒战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妇科收治的患者共95例,所有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采用抽签法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常规组47例在麻醉前予以棉被覆盖,研究组48例麻醉前使用充气式保温毯予以保温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保温前(T0)、麻醉后1 h(T1)、手术完成后(T2)中心体温变化及术中、术后1 h、术后6 h、术后12 h的失血量变化,统计寒战及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在T1、T2时间点,研究组的中心温度分别为(36.34±0.59)℃、(36.52±0.80)℃,高于常规组的(35.22±0.73)℃、(35.48±0.46)℃;研究组术中及术后1 h、6 h、12 h的失血量分别为(206.18±10.19)ml、(115.29±7.02)ml、(63.48±4.10)ml、(40.15±2.06)ml,均低于常规组[分别为(312.57±12.35)ml、(214.33±8.26)ml、(82.76±5.11)ml、(66.33±3.46)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术后寒战(12.50%)、感染(10.42%)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分别为31.91%、29.79%),均P<0.05。结论麻醉前保温措施干预有效保护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中心体温,避免围术期大量失血,减少术后寒战及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麻醉 保温 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