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为此,国务院学位办启动了为期五年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本文以上海市四所试点高校为例,对该项目进行全方位扫描,以期在分析项目进展现况与实施成效的同时,发现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并在纷繁复杂的问题情境中选择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为制定出科学、合理、针对性强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政策建言献策。
简介: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以下简称USC)是一所拥有悠久历史的公立大学,在新生教育方面积累了一系列颇具特色、富有成效的经验与做法:被誉为全美大学新生教育的典范与标杆。该校的“大学101项目”(新生教育项目名称)连续9年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为“杰出项目”,并被授予“探究项目奖”;USC还被全美大学新生政策研究中心评为“新生教育杰出高校”,也是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称号的大学。本文在对USC“大学101项目”的发展历程、理念目标、核心内容、组织运行体系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探索研究其对于国内大学新生教育工作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简介:近二十年来,公益基金会在我国的社会福利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相关的研究还不多。特别是对于基金会运作公益项目这一重要活动,现有的研究很少提及。本文对C基金会运作的"救助失学女童计划"进行了个案研究,根据收集的大量访谈和文献资料,详细分析了"救助失学女童计划"的运作过程。文章结合实践理论和理性选择理论,指出了C基金会对公益项目进行了有底限的模糊运作,用"理性"、"底限"、"自我公益"与"合意"等概念分析了各个行动者在项目运作场域中的行动逻辑和互动。文章在最后尝试说明"有底限的模糊运作"作为基金会运作公益项目的一种模式,对于认识我国基金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因此本文试着概括了这种模式的表现形式、产生条件和影响因素。
简介:在缺乏财政经费的硬性约束下,如何建构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权威关系,以确保政府对民办高校管理的有效性,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借鉴韦伯的权威模式框架,即"权威类型—支配方式—合法性基础"分析框架,利用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对一个民办高等教育评估项目中政府与民办高校之间的组织关系进行分析,试图探讨上述问题。研究发现,民办高等教育评估项目中政府与民办高校之间的组织关系在不断的策略互动中发生变迁,进而从各个角度影响评估项目的实施与评估制度的变迁。组织之间的权威关系,也受评估项目效力的影响在逐渐改变。在民办高等教育评估项目开展多年之后,评估的客体(民办高校组织)及其外部发展环境已经发生诸多变化,现存的这种行政性主导的评估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评估客体的发展需要。因此,无论是评估的内容还是评估的形式,都需要进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