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结果,为相关鉴定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的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患者45例,采用法医临床学鉴定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鉴定的结果。结果:鉴定结果显示40例患者的颅内出血和脑外伤有直接关联,占比为88.88%,5例的颅内出血和脑外伤没有关联,占比为11.12%,经鉴定45例患者死亡1例(2.22%)、重伤20例(44.44%)、轻伤19例(42.22%)、本身疾病引发颅内出血5例(2.22%)。结论: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鉴定过程中,法医临床学鉴定能够准确分析颅内出血是否和脑外伤相关、评价患者的伤残等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方法。方法:选择2020.3-2021.4,司法鉴定中心所受理的68例脑外伤后颅内出血案例,对所有案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法医临床学鉴定方法。结果:通过对鉴定结果的研究后发现,导致颅内出血的原因与外伤有着必然性联系。同时自身存在疾病,伤病共存也会造成颅内出血,疾病类型的不同,引发颅内出血的概率也不同。结论:颅内出血的主要引发原因为脑外伤造成,但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自身本就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也会引起颅内出血。
简介:摘要:大脑是掌控着人体中枢神经的器官,控制着人体的各种高级指令和反射活动,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大脑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受到暴力损伤的部位,在各类暴力犯罪案件之中,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情况往往成为造成人员伤亡的最致命的原因,很容易引起人员死亡。从法医学的角度而言,颅脑损伤常常用来统称脑损伤和颅损伤的总称,由于脑部结构具有非常复杂的特征,颅脑损伤除了造成脑部和颅内损伤之外,还有可能会伴随着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也就导致了颅脑损伤的类型多种多样,其中脑外伤后颅内出血则是较为常见的损伤情况。当然,出血的原因也有多方因素的影响,需要法医进行详细地临床学鉴定,才能够确定事故的原因以及损伤的情况以及原因,才能够更好地处理事故。本文将针对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进行分析,理清思路,更好地的服务临床。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 80例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案例的病历资料,对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出现时间、病变部位出现时间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从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出现时间来看, 24小时 4例患者出现轻偏瘫症状,发生率为 5.0%; 2-7天 28例患者出现轻偏瘫症状,发生率为 35.0%, 12例患者出现失语症状,发生率为 15.0%, 8例患者出现偏盲症状,发生率为 10.0%; 7-30天 14例出现轻偏瘫症状,发生率为 17.5%, 6例患者出现失语症状,发生率为 7.5%, 8例患者出现偏盲症状,发生率为 10.0%; 2-7天发生神经系统缺损症状的案例最多,其中轻偏瘫症状占比最高。从病变部位出现时间来看, 24小时 2例基底节 -内囊区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2.5%; 2-7天 32例基底节 -内囊区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40.0%, 10例额 -顶 -枕叶皮质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12.5%, 2例小脑及脑干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2.5%, 6例丘脑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7.5%; 7-30天 14例基底节 -内囊区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17.5%, 6例额 -顶 -枕叶皮质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7.5%, 4例小脑及脑干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5.0%, 4例丘脑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5.0%; 2-7天病灶出现最多,其中以基底节 -内囊区为主。结论:对于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法医学鉴定,因涉及因素多,因此不仅需要了解各时间段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还需要了解病灶变化,以保证鉴定结果可靠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两种培养基分离鉴定酵母样真菌的不同鉴定效果比较。方法近年来本研究收集我院患者640份临床送检标本,分别划线接种于沙保弱培养基与CHROMagar显色培养基上,分离鉴定酵母样真菌效果。结果沙保弱培养基与CHROMagar显色培养基对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分离鉴定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沙保弱培养基与CHROMagar显色培养基对其它酵母样真菌生长阳性率鉴定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沙保弱培养基和CHROMagar显色培养基都有较好的分离酵母样真菌的鉴别效果,显色培养基在分离鉴定酵母样菌中操作简便、抑杂菌强,又优于沙保弱培养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两种培养基分离鉴定结核杆菌的不同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们收集我院患者640份临床送检标本,分别划线接种于罗氏培养基与丙酮酸钠培养基上,分离鉴定结核杆菌效果。结果罗氏培养基与丙酮酸钠培养基对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分离鉴定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罗氏培养基与丙酮酸钠培养基对其它结核杆菌生长阳性率鉴定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罗氏培养基和丙酮酸钠培养基都有较好的分离结核杆菌的鉴别效果,丙酮酸钠培养基在分离鉴定酵母样菌中操作简便、抑杂菌强,又优于罗氏培养基。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效价冷凝集素患者的血型鉴定及配输血的新办法。方法对于高效价冷凝集素引发的正、反定型不合方患者,采取加热洗涤与冷吸收的办法,用以清除患者红细胞膜上与血清里面含有的冷凝集素后,再采用盐水法进行血型鉴定,Polybrine与微柱凝集交叉配血,快速准确地为患者进行配型输血。结果2例恶性淋瘤患者与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型正、反定型不合,主、次2侧都发生了强凝集,不规则的抗体呈现出强阳性;患者红细胞采用37℃加热洗涤,在4℃的温度下吸收冷凝集素后,血型定为Rh阳性AB型患者2例,O型患者1例,不规则的抗体呈现出阴性,采用Polybrene与微柱凝集配血相合。结论采用加热洗涤与冷吸收的办法可以排除高效价冷凝集素干扰,方便于血型的鉴定与交叉配血。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潜水员脑小血管病发病特点及潜水医学鉴定结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潜水员60例,潜水员是否存在脑小血管病采用MRI诊断,根据脑小血管病检出情况分组,未检出脑小血管病48例,检出脑小血管病12例。结果:对照组未检出脑小血管病的潜水员MoCA量表、NIHSS量表、SDS量表评分分别为27.43±1.58(分)、0.12±0.08(分)、20.35±1.18(分),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未检出脑小血管病的潜水员潜水资格合格率为95.83%,待定率为4.17%,不合格率为0.00%,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潜水员脑小血管病发病特点为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情感功能下降,检出脑小血管病的潜水员潜水医学鉴定结果存在不合格情况,因此临床上应该加强对潜水员脑小血管病的筛查,若确诊则应该积极治疗,避免该病对其潜水资格造成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临床进行血液检验的过程中应用直接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法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于本院随机抽取了141例2020年5月-2021年5月接诊的发热或存在感染症状患者进行,按照检测方法将结果分为2组,使用常规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法检验的记为参照组,使用直接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法检验的记为研究组,将不同方案下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种方法在检验符合性的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方案下获取报告的用时更短,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 在临床进行血液检验的过程中常规细菌鉴定和直接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法均能较为准确的对细菌种类进行确定,但相对来说,直接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法的应用更加简便,能够减少等待报告的时间,具有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