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门诊部通过信息化改造将医院医生资源、医技科室设备资源进行整合,同时开发互联网医院。对传统的医院就医模式进行整体优化,借助线上、线下自助服务,医院可极大扩展本院患者服务的外沿,深入优化服务层次与细节,为患者提供高效而优质的就医服务体验,包括精准分时预约挂号、住院患者分时检查预约、互联网医院的开发和研制。从而在当前此起彼伏的疫情下,整合赣、鄂、皖地区医疗区域中心,实现区块链诊疗。依托线下强大的医疗资源,满足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服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及超声检查。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经检查,结果显示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查,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优于超声检查。结论采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准确率较高,可作为乳腺癌诊断的首选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实施 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临床效果。方法 选我院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1月 7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 38例,实施传统治疗)、研究组( 38例,实施 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常规组少( P< 0.05);术后 3个月研究组踝关节功能( Kofoed)评分较常规组高( P< 0.05)。 结论 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 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治疗,可缩短手术用时及术后康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对改善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具积极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实施 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临床效果。方法 选我院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1月 7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 38例,实施传统治疗)、研究组( 38例,实施 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常规组少( P< 0.05);术后 3个月研究组踝关节功能( Kofoed)评分较常规组高( P< 0.05)。 结论 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 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治疗,可缩短手术用时及术后康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对改善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具积极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 对数字X线(DR)摄影技术应用于放射科的临床意义进行讨论,并探讨其推广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进行放射检查的68例患者,随机以对照组与研究组进行区分,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X线检查,研究组采用数字X线(DR)摄影检查,对两组患者摄影检查结果与检查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1级片数量占比(91.18%)远远大于对照组(3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查满意度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X线(DR)摄影技术可以取得更好的摄影效果,实现患者检查满意度的提升,值得在放射科检查中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口腔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及对患者美观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 年 3 月 -2019 年 11 月在本院接受口腔修复术的 136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具体的修复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 68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修复法,研究组实施口腔数字化技术修复术。观察两组口腔修复美观程度、咀嚼功能、总有效率、口腔功能恢复(牙功能恢复率、咀嚼功能恢复率、语言功能恢复率、咬合矫正恢复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修复体黏合强度、色泽、形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442、2.911、3.234,P=0.008、0.002、0.001)。治疗前,两组咀嚼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3 个月,两组咀嚼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数字化牙合垫技术应用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疼痛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按照1:1原则对苏州市中医医院60例TMD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n=30例,数字化牙合垫技术)与对照组(n=30例,局部热敷),比较两组咬肌(RMS)情况、下颌功能(MFIQ)、颞颌关节疼痛程度(VAS)、最大张口度(MMO)、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静息时RMS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收缩时RMS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MFIQ、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MMO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化牙合垫技术可减轻TMD疼痛感,改善下颌功能,调节咬肌,疗效明显。
简介:目的探究心动周期内主动脉夹层的血流动力学瞬态行为。方法基于1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个性患者的CT扫描图像逆向重构得到主动脉夹层三维几何模型,借助计算流体动力学进行了血液流动数值仿真,得到壁面压强、壁面剪切应力、血流速度、TAWSS和OS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在整个心动周期内,血液动力学参数在心脏收缩期会展现出大幅度的波动特征;真腔流道的下游狭窄处会出现较高的壁面剪切应力分布,可能诱发下游血管的二次破口;尽管假腔内血液动力学参数变化总体上要小于真腔,但假腔受交变方向的剪应力更加剧烈。结论基于个性化主动脉夹层的研究成果可为临床医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仿真胆管镜(MRVC)对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病变的手术指导作用.方法分析67例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病变的磁共振胆胰成像(MRCP)资料,并作仿真内镜(VE)和最大强度投影(MIP)或表面阴影显示(SSD)重建成像研究.MRCP采用冠状面二维快速自旋回波重T2序列薄层无间隔扫描,内镜成像利用导航软件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14例与纤维胆管镜检查作了对照.结果VE内镜样立体展示了胆、胰管和十二指肠内腔情况,对病变状态尤其病变与胆胰十二指肠的局部解剖关系显示较好;结合MIP或SSD图像,准确揭示了胆胰管树的整体情况.病灶以远伴有胆胰管扩张者显示尤佳,扫描前适量饮水者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显示好.MRVC对胆管内或侵犯胆胰管病变的准确检出率达100%,十二指肠病变的VE显示率为40%,胆胰管汇合处、胆总管出口的VE显示率分别为31.3%(21/67)和38.8%(26/67).结论磁共振仿真胆管镜无创性地提供了胆胰管和十二指肠内镜解剖图像,可指导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病变外科术式的合理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对下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CT仿真内镜与病理的对照进行研究。方法将本院2013年2月-2017年11月接收的疑似结肠癌患者62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按照患者不同检查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1例,予以对照组传统电子肠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研究组则接受CT仿真内镜检查和病理检查,对两组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检查准确率分别是90.91%和93.33%,组间差异较小,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CT仿真内镜检查下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与病理检查无显著差异,其能够将病变位置清楚地显示出来,为良好的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在临床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数字病理远程诊断在基层医院病理科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 开展区域性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中心 ,综合评估 不断推进强基层的分级诊疗,推进医联体建设,也是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抓手,整合医疗卫生资源,破解“看病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