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的快速推广应用以及各类医疗保险的完善与普及[1],近年来我国采血小板制品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增长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何满足采血小板制品的临床供给,同时减少不合理的过期报废,在国内许多地区仍然是一个难题。因此,采供血机构实施采血小板的有效库存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构建一个有效库存管理的保障体系,来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是有效库存管理的基础。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库存管理 初探
  • 简介:目的:对台州地区采血小板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有针对性的制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献血宣传方式,有效保留和招募采血小板献血者,确保本地区采血小板的临床供应。方法:对台州地区2009-2013年采血小板采集的情况(包括采血小板献血者年龄、性别、血型,淘汰原因等)通过officeexcel、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台州无偿成分献血人口比例高于2011年全国水平,男性远多于女性,年龄多分布于26~45岁,血型分布与台州地区人口血型分布基本一致,在各个淘汰指标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全血白细胞计数的淘汰率较高。结论:台州地区无偿捐献采血小板的工作中,可加强对年轻人群及女性的宣传号召力度,继续提高献血者的主动屏蔽意识,以减少成分献血的淘汰率。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台州地区 情况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采血小板采集过程的影响因素,以便监测和控制,使能更好地为献血者服务。方法:对我站2013年3月330例献血者整个采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献血者采前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等血液参数,以及性别,体重,血管,环境温湿度,采血技术等与采采集过程和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结论:加强采前宣教,认真筛选合适献血者;创造适宜的环境;提高采血人员的操作技术,提高全程服务质量。能使采过程顺利进行,缩短采时间,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巩固和扩大采献血者的队伍。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采集 影响 因素
  • 简介:目的:通过统计分析不同献血者捐献采血小板低钙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对高危群体进行积极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对大连血液中心2015-01-12月采血小板8542人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性别、献血次数及捐献量不同,分成3组进行χ~2检验。结果:3组数据经χ~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女性,初次,捐献2个治疗量献血者更易出现低钙反应,采血前做好充分的宣教工作,并口服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采血中使用加热毯,覆盖穿刺手臂,可预防及减少低钙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低钙反应
  • 简介:采血小板具有浓度高、红细胞及白细胞污染少、疗效好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中得到普及。血小板输注是成分输血的重要组成部分,输注血小板对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性和功能障碍性出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采集采血小板对献血者的健康和心理素质有严格要求。同时还需要特殊设备、先进的采集技术及特殊的服务,因此每一步工作的细致与谨慎对保证血小板的质量至关重要。

  • 标签: Amicus血细胞分离机 机采血小板 解聚 处理对策
  • 简介:目的:用全自动微孔法代替传统方法检测梅毒抗体,并对改进法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方法:用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法与传统甲苯胺红卡片试验(TRUST)法对比检测了75例梅毒患者和1061份献血员的血清,不符合者用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法验证。对18000份献血员标本用改进的方法检测,并与传统方法对比,用TPHA法验证。结果:改进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75例梅毒患者血清均呈阳性结果,但改进方法比传统法的凝集颗粒大而均匀,更易判读。在1061份献血员血清中,用改进的方法检出2份阳性血清,并经TPHA证实,用传统方法则判为可疑血清。用改进方法在18000份献血员的血清中的7份标本呈阳性,TPHA方法亦为阳性,而传统方法3例呈阳性;2例可疑,2例阴性。结论:改进的全自动微孔板法比传统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自动化程度高、易于标准化等优点,适合献血员筛查和临床大批量梅毒患者标本的检验。

  • 标签: 梅毒抗体 检测 全自动 微孔板法
  • 简介:目的:研究捐献采血小板后捐献者血小板相关检测项目的连续变化,为制定合理的采血小板捐献间隔周期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血常规专用真空标本管分别抽取捐献者捐献前、捐献后6、12、24、48、72h检测标本,在抽取后30min内使用MandryBC-5800全自动5分类血常规检测仪上机检测。结果:捐献者在捐献采血小板后24h,血小板计数达到最低值,此后逐步回升,并在捐献后96h达到捐献前水平。结论:捐献采血小板后捐献者血小板计数在捐献后24h达到最低值,在捐献后96h恢复捐献前水平。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机采血小板 血常规
  • 简介: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采血小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血小板输注疗效确切。已成为治疗各种原因所致血小板功能异常而发生的出血性疾病,及严重创伤、高难手术出血抢救的重要手段。全国大部分城市医院的血小板输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样我市采血小板临床需求量也快速上升,

  • 标签: 潮汕地区 机采血小板 征召
  • 简介:目的:评估Amicns3.2版本软件,比较Amicus与Trima采集双份血小板的时间。方法:平均分配献血员,保证献血员条件无差异情况下统计Amicus和Trima双份血小板采集时间。结果:在产品和产量抽样均合格,平均体重、身高、采前血小板计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前提下,平均采集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cus3.2版本软件缩短了双份血小板的程序时间,Amicus3.2版本采集时间上优于Trima。

  • 标签: 血细胞分离机 血小板 采集时间
  • 简介:2010年5月中下旬以来,河南省信阳市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呈高发趋势,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granulocyticanaplasmosis,HGA)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曾称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侵染

  • 标签: 应急招募 无形体病
  • 简介:患者,男,45岁,农民。于1周前被毒蛇(种类不详)咬伤右小腿,当时既感疼痛不适,出血不止,无恶心、呕吐、心悸、胸闷、肢体麻痹等症状,就诊当地县医院。给予清洗伤口换药和抗蛇毒血清治疗,右小腿肿痛有所减轻,伤口渗血一直不止。3d前复诊当地县医院,查血常规:WBC9.2×10^9/L,Hb76g/L,PLT10×10^9/L,未行特殊处理,症状进一步加重,于2008年8月11日求诊我院外科。

  • 标签: 血小板 冷沉淀 毒蛇咬伤
  • 简介:目的:通过对初次无偿采血小板捐献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无偿采血小板捐献者的保留,并发展为固定捐献者的影响。方法:对2006—2008年842人来本站初次捐献采血小板者实施献血前、中、后心理护理干预。结果:2006、2007、2008年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初次献血者保留为固定献血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7.95%、72.33%、87.36%。结论:对采血小板捐献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采血小板捐献者的保留,对稳定固定采血小板队伍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保留 固定 机采血小板
  • 简介:目的:对细菌内毒素运用凝胶定性法和动态浊度定量法的检查进行比较。为血站提供在原辅材料内毒素检测时更适合的方法。方法:用鲎试剂凝胶定性法分别做灵敏度复核、干扰试验、供试品的检测,方法用药典规定的生物制品细菌内毒素试验规程。动态浊度定量法分别做标准曲线检验试剂的灵敏度、回收率判断干扰试验、供试品的检测,方法药典规定仪器试验。结果:动态浊度定量法结果易保存,在临界状态下,更容易进行结果的判断。结论:血站在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测时,最好选用定量法。

  • 标签: 细菌内毒素 凝胶法 动态浊度法 鲎试剂
  • 简介:新生儿溶血病(HDN)一般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能够引起胎儿血管外溶血,出现贫血、水肿、肝脾肿大,甚至造成胎儿死亡[5];新生儿黄疸继续性加重时,可继发核黄疸甚至导致死亡。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直抗试验 游离试验 放散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献血者外周血小板体积指标对采血小板质量的影响,并探讨适宜标准筛选献血者。方法:收集194名献血者的献血前外周血小板体积指标(包括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率),与采血小板收集量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并对献血者采集前后相应指标作配对比较。结果:献血者的采前外周血小板平均体积、体积分布宽度和大血小板比率均与血小板收集量呈负相关关系,且有统计学意义,是筛选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大血小板比率 献血者 机采血小板
  • 简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种获得性、克隆性、以红系细胞异常增多为主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治疗性红细胞单采术(TE)是采用多功能血细胞分离去除患者体内增多的红细胞,以达到缓解或减轻临床症状的目的。我科2005年6月-2009年8月运用Mcs+血细胞分离进行红细胞单采治疗PV患者14例,短时间内让患者RBC、Hb、Hct接近正常水平,

  • 标签: Mcs+血细胞分离机 红细胞单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简介:目的:观察血液病患者输注采血小板的临床效果,探讨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血液病患者输注采血小板258例次的临床资料,依据血小板纠正增加指数来评价血小板输注疗效。分析病种、性别、年龄、体重、发热、脾大、输注次数对输注有效率的影响。结果:血小板输注有效例次为188例次(有效率72.9%),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效率分别为80.9%、73.2%、70.2%、52.5%,不同病种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88,P〈0.05)。146例次有发热感染者输注血小板有效率为67.1%,明显低于112例次无发热感染者的80.4%(χ^2=5.614,P〈0.05);69例脾大患者的有效率为55.1%,明显低于189例脾不大者的79.4%(χ^2=15.088,P〈0.01);按性别、年龄、体重分组比较,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894、0.051、0.065,P〉0.05);随着输注次数增加,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逐渐下降(P〈0.05),频繁输注者输注疗效较差,甚至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结论:不同类型血液病患者其血小板输注疗效不同,发热、脾大、输注次数可能是影响血液病患者输注疗效的因素。

  • 标签: 血液病 机采血小板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基层输血科现有资源配制输血相容性检测试验室内质控品,建立符合本实验室的质控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6-2016-06配制的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品(ABO血型鉴定、RhD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的稳定性和均一性,并与商品化室内质控品结果比较,评价自制室内质控品的临床可行性。结果:自制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品与商品化质控品在批内稳定性及重复性检测、批间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品批间差小,抗原抗体反应稳定性好,可以满足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 标签: 输血相容性检测 室内质量控制 质控品 均一性 稳定性
  • 简介:目的:了解宝鸡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制定防控措施,进一步降低经血传播HIV的风险。方法:收集2009-2015年无偿献血者抗-HIV/HIV-P24初筛和确认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5年宝鸡市无偿献血人群HIV初筛反应率0.27%(796/293082),确认阳性率0.017%(49/293082),确认阳性符合率6.16%(49/796);HIV阳性标本的ELISA检测S/CO中高值:85.71%,低值:14.29%;WB条带分布为:gp160、gp120、gp41、p66和p24各100%;p51:97.96%;p31:95.92%;p55:83.67%;p17:91.84%;p39:81.63%。结论:宝鸡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仍在低水平流行;献血者确认的HIV阳性者以ELISA高、中S/CO值为主且多含8条以上WB带型;制定科学合理的献血招募策略,避免从高危人士中采集血液,能最大程度保证血液安全。

  • 标签: 无偿献血 HIV确证阳性 WB条带
  • 简介:目的:比较高效价抗人球(效价≥1:512)蛋白、抗人球蛋白试剂(效价≥1:4)(低效价)与微柱凝胶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实验室检测中的优势。方法:首先以微柱凝胶法直抗试验筛选阳性血液标本,然后对上述标本分别用高效价抗人球蛋白(效价≥1:512)、抗人球蛋白试剂(效价≥1:4)做直抗半定量试验,γ中和试验。结果:微柱凝胶法易出现假阳性,抗人球蛋白试剂(效价≥1:4)易出现假阴性。高效价抗人球(效价≥1:512)未发现假阳性,而且凝集梯度明显,易于结果判断分析。结论:高效价抗人球(效价≥1:512)在AIHA直抗试验中,较抗人球蛋白试剂(效价≥1:4)与微柱凝胶法具有结果更加准确的明显优势。

  • 标签: 高效价抗人球(效价≥1:512)蛋白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