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及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至我院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共2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保温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应激反应情况以及苏醒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应激反应情况以及苏醒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采用保温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情况,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苏醒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恢复低体温的相关护理方法及干预效果。方法:研究起始阶段为2021年,结束时间节点为2022年,时间段均卡在当年3月份,研究开始前将全麻手术患者作为分析目标,从中选取有完整资料的90例患者,并使用计算机录入相关数据完成编号排列,参照组纳入单号患者,研究组纳入双数患者,分别使用常规保暖护理、针对性的保暖措施,各组获得的患者数量均为45例,治疗期间所有患者所发生的情况进行汇总,并做好统计和记录,总结结果后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统计两组拔管、苏醒时间以及复温速度、核心温度和住院时间及切口感染率,以此评价临床效果,结果发现研究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全身麻醉患者术后低体温恢复护理,能够有效且快速地恢复患者的体温,提高临床效果,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如何预防使用胺碘酮对血管及局部皮肤的损伤。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房颤并发静脉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综合护理)和对照组(30例,实施一般常规护理),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使用胺碘酮治疗房颤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全面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予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护理气管镜检查术前不同局部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我科行气管镜检查的患者100例。其中,局部麻醉50例,超声雾化吸入局部麻醉50例,比较不同局部麻醉方法效果。结果:用输液软管送入鼻腔注射麻醉剂的局部麻醉方法:优40例,一般3例;6例在送入输液软管时皱眉并躲避;1例在进镜时发现鼻腔有轻微破损。雾化吸入麻醉剂局部麻醉:优31例,一般8例;雾化过程中出现咳嗽症状8例;恶心呕吐3例。结论:送入输液软管的患者可能因局部敏感性而拒绝,但局部麻醉剂量小,效果快速准确;雾化吸入冷雾粒可能会刺激患者呛咳,局部麻醉需很长时间,雾化器价格高,但更易于患者接受。可根据患者自身需要和具体情况选择不同麻醉方法,为患者应用更好、更舒适的局部麻醉方法,成功完成气管镜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电导局部透药在骨折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 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200例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超声电导局部经皮透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膝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功能。结果:(1)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得分(2.0±0.3)分,对照组VAS得分(3.8±1.0)分,P<0.05;(2)治疗前,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119.4±9.0)°和膝关节功能(83.4±2.2)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折术后镇痛中应用超声电导局部透药,促进可透皮吸收药物经皮肤透入人体,发挥药物的作用,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肯定。
简介:摘要:强脉冲光治疗仪是一种先进的高科技美容项目,采用全光谱强光,直接照射于皮肤表面,可以穿透至皮肤深层,选择性作用于皮下组织,达到良好的脱毛效果。本试验中使用GSD公司强脉冲光治疗仪对100例患者进行脱毛治疗,根据脱毛部位选择合适的运行参数,治疗间隔为1个月治疗1次,共3-6次,以治疗结束3个月后是否重新长出毛发为指标判定治疗有效率。结果表明100位患者中的上肢、下肢、唇毛去毛有效率可达95%~97.22%,对腋毛和阴毛的有效率分别为75%和50%。说明强脉冲光治疗对体毛的去除有较好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适合儿童牙科全身麻醉治疗配合护士的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制订岗位准入考核标准及护理人员培训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1年7—11月开展研究。以"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冰山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文献回顾、行为事件访谈法初步拟定指标初稿。通过德尔菲法对国内外26名口腔科专家进行函询,并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儿童牙科全身麻醉治疗配合护士的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第1轮有26名专家完成函询,第2轮有24名专家完成函询,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是100.00%、92.31%,专家权威系数分别是0.844、0.856,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是0.242、0.289;最终形成包括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58个三级指标的儿童牙科全身麻醉治疗配合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儿童牙科全身麻醉治疗配合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科学、可靠,贴合临床实际工作,能够为全面培养儿童牙科全身麻醉治疗配合护士以及岗位准入考核提供量化标准,促进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简介:摘要全身麻醉诱导过程中极易发生低血压,即使持续时间很短的低血压亦可能引起心肌缺血、急性肾损伤、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增加术后1年死亡率等不良后果。近年来,利用不同部位血管超声预测全身麻醉诱导过程中低血压的研究逐渐兴起。文章综述了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 IVC)、锁骨下静脉(subclavian vein, SCV)、颈动脉及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 IJV)血管超声在早期识别和预防全身麻醉诱导后低血压(post-induction hypotension, PIH)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各种类型血管超声的优缺点进行了横向对比与分析,以期更好地指导麻醉医师对血管超声的使用,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肺保护性通气(lung protective ventilation, LPV)策略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小儿术中机械通气肺损伤的发生。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 PEEP)和肺复张是小儿LPV策略的主要措施;此外,FiO2、驱动压等对小儿肺保护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文章分析总结了有关小儿LPV策略的文献资料发现,虽然相关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小儿LPV策略的发展远滞后于成年人,各项措施的最佳实施水平也有待确认。小儿LPV研究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理想体重(ideal body weight, IBW)的计算、机械死腔的影响、氧合和力学的矛盾平衡等,需要大量长期的临床研究进行探究,以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PPCs)的发生率,改善小儿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将2019年4~12月在佛山市顺德区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行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和(或)扁桃体切除术于全身麻醉后出现苏醒期躁动的6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期行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和(或)扁桃体切除术于全身麻醉后未出现苏醒期躁动的6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经单因素分析,两组患儿年龄、术前焦虑、麻醉维持方式、术后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年龄<5岁、术前焦虑、全凭吸入七氟醚、术后疼痛与全身麻醉后EA的发生相关(P<0.05)。结论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全身麻醉患儿年龄<5岁、术前焦虑、全凭吸入七氟醚、术后疼痛是苏醒期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各种不良刺激,确保患儿安全渡过全身麻醉后苏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