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老年白内障患者在术前检查中积极心理暗示的影响。方法:将2022.11月至2023.11月期间收治6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划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常规术前检查,研究组术前检查中提供积极心理暗示,各组30例,比较患者心理弹性、自我效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心理弹性评分、自我效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心理弹性(CD-RISC)、自我效能(G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生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实施术前检查中的积极心理暗示,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心理弹性,使其术中平稳身心,降低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精神分裂症实施积极心理支持和分层护理模式后实际效果。方法: 本次在我院收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了研究对象,共48例,均在2019.9~2020.9月入院。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其中24例患者采取基础护理模式,作为对照组,另外24例患者采取积极心理支持结合分层护理模式,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SDS、S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积极心理支持结合分层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心理状况,有利于病情恢复,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枣庄市台儿庄人民医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主观幸福感。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主观幸福感均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患者HAMA及HAMD评分幸福感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及主观幸福感,进而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血糖水平的稳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积极作用。方法:将我院 2017年 12月到 2019年 8月的 80例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组每组例数 40。常规护理组以及心理护理对策组。比较两组护理态度和心脏手术配合技能满意度;心脏手术实施时间;护理前后心理健康自评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心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心理护理对策组护理态度和心脏手术配合技能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 P< 0.05。心理护理对策组心理健康自评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 P< 0.05。心理护理对策组心脏手术实施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 P< 0.05。心理护理对策组心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 P< 0.05。结论: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和不良情绪,提高其满意度和减少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运动疗法结合积极心理干预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运动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提高的幅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运动疗法和积极心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均有显著的效果,但是运动疗法与积极心理干预联合应用,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因此,临床上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时可考虑采用运动疗法与积极心理干预联合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体积极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对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门诊随访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门诊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列的团体积极心理护理干预,持续4个月。干预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进行测评比较。结果干预后,干预组WHOQOL-BREF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社会领域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环境领域两组得分均有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团体积极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诊的96例精神病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n=48,采用心理护理、语言沟通)对照组(n=48,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后SAS、SDS评分,调查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两组精神病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过程中,不良心态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为8.33%,对照组为29.16%,组间差异较大(χ2=6.341,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对比,差异均较大(P<0.05)。结论给予精神病患者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本科护生职业自我效能与积极心理资本现状,并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8年5—6月选取南京某医科大学护理专业1~4年级本科护生255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自我效能量表及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发放问卷255份,回收有效问卷238份。238名本科护生职业自我效能总分(90.88±12.15)分,总得分率为67.32%;积极心理资本总分(125.24±17.71)分,条目均分(4.82±0.68)分。本科护生职业自我效能与积极心理资本呈正相关(r=0.571,P<0.01)。积极心理资本、最初选择护理专业的意向、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的意愿是护理本科生职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P<0.05),解释了护生职业自我效能总变异的40.1%。结论护理教育者应关注本科护生的职业自我效能,通过开发护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培养专业兴趣、注重职业规划相关课程设计,以提高其职业自我效能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诊的96例精神病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n=48,采用心理护理、语言沟通)对照组(n=48,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后SAS、SDS评分,调查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两组精神病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过程中,不良心态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为8.33%,对照组为29.16%,组间差异较大(χ2=6.341,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对比,差异均较大(P<0.05)。结论:给予精神病患者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