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床边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对肺炎患儿护理配合度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接收的肺炎患儿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床边护理+传统语言沟通交流)和干预组(给予常规床边护理+肢体语言沟通交流)各6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配合度及肺功能。结果床边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后,干预组患儿的护理配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最大呼气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用力肺活量(FVC)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炎患儿在床边护理时配合采用肢体语言沟通方式进行交流,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护理配合度,促进肺功能康复。

  • 标签: 床边护理 肢体语言沟通 肺炎 护理配合度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肢体康复的作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收治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通过计算机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两组各纳入46例,给予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试验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ADL评分、LOTCA评分、MMSE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ADL评分、LOTCA评分及MMSE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其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期康复护理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 偏瘫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分期饮食护理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 2018年 9月 -2019年 9月在本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 40例,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40例,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用中医分期饮食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护理,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 97.5%,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 77.5%,两组差异明显( P< 0.05)结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中医分期饮食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患者能尽快下床活动,可推广。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中医分期饮食护理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及实际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6 月所收治的 120 例 儿科患儿 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例数均为 60 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 肢体语言沟通。护理后,对比两组患儿 睡眠质量、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睡眠质量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睡眠质量评分、焦虑抑郁评分 ; 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 98.3% ,显著高于对照组 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 90% ,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 肢体语言沟通 在儿科护理工作 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儿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亦提高患儿睡眠质量,使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与认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 标签: 肢体语言沟通 儿科 应用方法 实际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将 2018 年 10 月到 2019 年 10 月这一时段内在我院治疗的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 82 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 ,各 41 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肢体康复效果。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 FMA 评分、 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 P< 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接受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肢体康复良好,生活能力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 术后偏瘫 肢体康复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创面邻近知名血管穿支推进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7月—2017年12月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骨科应用创面邻近知名血管穿支推进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26例,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7~68岁。腕部缺损3例、手背皮瓣供区缺损4例、指端缺损9例、踝部缺损5例、小腿缺损5例;腕部创面大小为2.0 cm×2.5 cm~2.5 cm×4.0 cm,手背创面大小为1.2 cm×1.6 cm~1.4 cm×2.0 cm,指端创面大小为0.8 cm×1.2 cm~1.0 cm×1.3 cm,小腿及踝部创面大小为2.5 cm×3.0 cm~3.5 cm×5 cm。术前应用多普勒探测穿支血管,以穿支血管为中心设计推进皮瓣。术中分别以桡动脉、掌背动脉、指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腓动脉等知名血管穿支为皮瓣之血管蒂,于一侧切开皮瓣,找出穿支血管,然后找出主干血管,应用会师法切取皮瓣,游离后将皮瓣向前推移覆盖创面。25例患者皮瓣供区直接缝合;1例踝部缺损患者供区创面约2 cm×2 cm,行皮片移植修复。结果26例皮瓣均存活,其中25例皮瓣于术后第14天拆线,创口一级愈合;另1例小腿推进皮瓣远端边角约0.5 cm×1 cm术后出现坏死,经换药后痂下愈合。术后随访1~3年,皮瓣无臃肿,外观满意,质地良好,与周围皮肤质地相近,周围关节活动无受限,手部皮瓣两点辨别觉6~8 mm,腕部及下肢皮瓣感觉恢复S3~S5,供区远端皮肤感觉S4~S5。结论采用创面邻近知名血管穿支推进皮瓣修复肢体小面积软组织缺损,具有手术操作简便、皮瓣存活率高、外观良好、与周围皮肤质地相近,感觉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组织缺损 创面修复。
  • 作者: 张晓玲 方强 陈琨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2-19
  • 出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0年第11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杭州 310003;金华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浙江金华 3210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杭州 310003,金华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浙江金华 32100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远端灌注导管(DPC)对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动脉导管相关性肢体缺血发生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系统、 Scopus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Google学术等中英文数据库从建库至2019年2月发表的有关DPC对VA-ECMO患者动脉导管相关性肢体缺血影响的文献,检索词为体外膜肺氧合、肢体缺血、limb ischemia、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distal perfusion cannula。结局指标包括肢体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由2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敏感性分析检验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采用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其中11篇为病例系列研究、2篇为技术描述研究、4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共1 850例患者,其中预防性置入DPC 1 180例,未预防性置入DPC 670例。Meta分析显示,与未预防性置入DPC组比较,预防性置入DPC组肢体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相对危险度(RR)=0.48,95%可信区间(95%CI)为0.37~0.62,P<0.000 1〕,但两组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势比(OR)=1.41,95%CI为0.70~2.87,P<0.000 5〕。漏斗图分析显示,纳入文献分布基本对称,提示发表偏倚较小。结论预防性置入DPC可降低VA-ECMO患者动脉导管相关肢体缺血发生率,但对病死率无影响。由于研究数量较少,且存在研究人群异质性等因素的影响,仍需要进行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一步证实。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肢体缺血 远端灌注导管 病死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7月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 8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成两组,其中接受常规术后护理的 40例设为常规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的 40例设为早期组,并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肢体功能得分上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从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上看,早期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从护理后的肢体功能得分上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早期组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以及肢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出血 生活质量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有效性。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8月~2018年6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64例,均为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在护理前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6%(80/82)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8.05%(64/8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急性脑梗死 肢体功能障碍 临床有效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运用价值。 方法 : 80 例脑梗死患者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早期综合康复训练。 结果 : 1 月后,两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改善( P<0.05 ),且观察组更显著( P<0.05 ) 。 结论 : 综合康复能促进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康复训练 脑梗死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在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 。 方法 : 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以 2018.08-2019.08 收取 70 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偏瘫患者为对象,根据随机划分方式将患者分为 2 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均 35 例,对比 2 组患者康复情况。 结果: 干预前组间 ADL 评分差异无意义( P > 0.05 );干预后,对照组 ADL 评分较低于试验组( P < 0.05 )。干预 6 周后,试验组肌力 ≥ Ⅲ级患者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偏瘫患者恢复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效果理想,可以提升患者康复效果,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等。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 肢体偏瘫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偏瘫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以医院收治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n=35),分别为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和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 肢体偏瘫 康复效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 : 探讨弹力网状绷带在固定老年患者肢体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 对 2019年 3 月 ~ 2019年 11 月我科室收治的 100 例采用肢体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胶布固定留置针,观察组采用弹力网状绷带固定留置针,观察两种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 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固定效果、非计划拔管、静脉炎、舒适度以及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结论 : 对肢体留置针老年患者采用弹力网状绷带固定效果优于胶布固定,保证留置针的安全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延长留置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肢体留置针 弹力网状绷带 固定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运动康复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康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选取脑卒中患者 54例 ,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本院采取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 27例,研究组 27例。对照组患者在本次探究中实施常规护理方式 ,研究组患者则将在实施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追加延续性运动康复干预,探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 NIHSS评分与研究组相比明显更高,数据结果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延续性运动康复,临床效果显著 ,此方法值得临床应用与广泛推广。

  • 标签: 效果探究 延续性运动康复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技术辅助下,游离肩胛皮瓣修复肢体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四肢深度烧伤创面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17~65岁,病程1~3个月,均采用游离肩胛皮瓣修复。术前行3D-CTA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设计与受区缺损的形状、大小相适应的个性化修复方案。术后观察患者皮瓣成活情况、颜色、质地,以及有无瘢痕挛缩、功能障碍等。结果3D-CTA技术能够明确供、受区解剖学结构,术中操作证实血管走行、分布和术前设计基本一致,术后21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半年至1年,见皮瓣颜色、质地、耐磨性、外观恢复较好,患肢活动功能恢复,背部供区未见明显瘢痕增生,肩关节功能正常。结论游离肩胛皮瓣血供可靠、切取范围大、操作方便、不损伤主干血管及供区隐蔽,是修复肢体深度烧伤创面的理想方法之一。术前行3D-CTA检查,指导手术方案设计及实施,提高了术中血管吻合准确率。

  • 标签: 三维CT血管造影术 肩胛皮瓣 深度烧伤创面 肢体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补阳还五汤配合中医针灸对改善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作用。 方法 将我院 2018 年 2 月至 2018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86 例中风后出现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中医针灸疗法进行治疗设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及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运动和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补阳还五汤配合中医针灸疗法对于改善中风急性发作患者后遗症肢体功能障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补阳还五汤 针灸 改善 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贴敷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接受的60例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案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实施分组,甲组和乙组均是30例,分别采取的是传统西药以及中药贴敷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治疗后结合数据资料总结结果。结果:乙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等数据参数低于甲组。分析对比两组案例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情况,治疗前差异不明显,治疗后乙组的评分低。分析和研究两组案例的总有效率情况,其中乙组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结论:对于早期肢体肿胀患者进行中药贴敷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缓解患者的疼痛以及肿胀现象,值得借鉴实施。

  • 标签: 中药贴敷 桃红四物汤 加减治疗 骨折 早期肢体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简易康复治疗技术融入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实际效果,并对安全性施行深入分析。方法:在 2018年 11月 -2019年 11月间于我院施行脑卒中偏瘫诊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 60例进行研究,采用掷硬币的方式将其分为 2组,各 30例。将常规康复治疗法运用于对照组,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简易康复治疗技术,将 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施行对比,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结果:施行简易康复治疗技术的实验组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明显比施行常规康复治疗的对照组更优,且经比较,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 p<0.05)。施行简易康复治疗技术的实验组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比施行常规康复治疗的对照组更低,且经比较,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简易康复治疗技术融入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实际效果明显,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降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极具推广价值。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简易康复治疗技术 并发症 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