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血浆置换术治疗衰竭的护理干预和效果。方法:研究在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期间进行,共对我院的11例衰竭患者进行了分析,患者行人工血浆置换术+预警性护理措施,对比干预前后患者肝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患者并发症。结果:干预后,患者ALT、AFP、TBIL、AST较之干预前有显著差异,P<0.05;本组所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18%(2例),发生率略高。结论:人工血浆置换术+预警性护理用于衰竭效果较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术后并发症,保证患者安全,建议在临床中推广这一护理措施。

  • 标签: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 肝衰竭 预警性护理 肝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人工治疗乙肝相关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重症急性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分析组和试验组各42例,分析组应用血浆置换治疗,试验组应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人工治疗。结果:试验组临床效果高于分析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分析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衰竭患者采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人工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 标签: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 人工肝乙肝 肝衰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清单式护理模式对衰竭患者人工治疗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5月-2024年7月期间本院内接受人工治疗的衰竭患者100例,采取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清单式护理模式,比较组间应用效果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TBIL、PT均低于对照组(P<0.05),ALB、PTA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清单式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衰竭患者人工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清单式护理模式 肝衰竭患者 人工肝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衰竭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间收治的50例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人工血液净化治疗,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后,患者产生了显著的效果,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4%(47/50),患者护理满意度也相对较高,为98%。护理前后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衰竭患者的近期疗效显著,其中对患者治疗效果会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年龄、基础疾病等,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选择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以保证治疗和护理效果。

  • 标签: 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 肝衰竭 近期疗效 影响因素
  • 简介:慢性结肠炎为临床常见病,每因饮食或情志变化而反复发作,中医认为以“脾不和”或“胃不和”为主要病机,故治疗多从论治,佐以健脾和胃,从而使木条达,脾土不病。

  • 标签: 慢性结肠炎 中医辨证 从肝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生物型人工支持系统治疗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衰竭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综合护治疗,研究组应用非生物型人工支持系统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肝功能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各项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我院在对衰竭患者治疗过程当中,采用非生物型人工支持系统可以明显改善衰竭患者的不良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对患者的凝血功能的改善有一定作用,可可明显降低血清内毒素的含量,有效地促进了衰竭器官的恢复,在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非生物型 人工肝支持系统 肝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重症亚急性衰竭血浆置换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例重症亚急性衰竭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胆红素指标有所下降,营养状况得到了改善,未发生感染、压疮、血栓等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加强感染、压疮及血栓的预防和监测,注意营养状况评估和营养支持,是促进重症亚急性衰竭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重症亚急性肝衰竭个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人工血浆置换术应用于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临床可用性。方法本次研究实验时段设置为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在该时段内,对我院中所有衰竭患者的个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录入其中31例患者作为实验样本。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确诊为衰竭,并选择人工血浆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进行记录,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治疗完成后患者的ALT、AST、TBIL数据有明显下降,同时患者的ALB数据有所升高,各数据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人工血浆置换术进行治疗,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对于各项指标的改善来说也有积极意义,具有高度的可应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 肝衰竭 预后恢复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衰竭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术前患者自身因素,实验室指标,肝脏合并疾病,手术因素,门静脉高压症,药物因素都是衰竭的相关影响因素。笔者通过总结影响切除术后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现有肝功能评分模型的评价效果,并根据评分指标探讨行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管理策略,以减少切除术后衰竭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长期生存率。

  • 标签: 肝脏疾病 肝切除术 肝衰竭 并发症 围术期管理 评分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人工血浆置换诊治50名衰竭患者的临床诊疗成效,评测使用终末期肝脏模型(MELD)评分对衰竭的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名使用人工血浆置换术诊治的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评判其临床诊疗成效。并且对50名衰竭患者进行MELD评分分组,对其临床结果进行观察。结果:血浆置换之后的ALT、AST、TBIL的指标值都比诊治前显著降低,(P

  • 标签: []肝功能衰竭 血浆置换 人工肝 临床诊疗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将综合护理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分析在人工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衰竭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重症衰竭人工血浆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入院,共8例。将所有重症衰竭人工血浆置换术患者均实施综合护理,分析护理前、后患者心理变化。结果:护理后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患者SAS、SDS评分,(P<0.05)。护理后未发现患者存在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重症衰竭人工血浆置换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改善心理状况,提高手术安全性,所以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 重症肝衰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衰竭患者实施人工(DPMAS联合PE)治疗时其低血压发生原因与护理效果展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开展治疗并护理的衰竭患者,共计80例,按照所有患者开始治疗的先后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并分别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和焦虑抑郁评分。结果:经观察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更低,且其焦虑抑郁评分也更低。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衰竭患者实施人工(DPMAS联合PE)治疗并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时其护理效果与护理质量改善显著,能够减少患者低血压发生情况,且安抚、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加速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肝衰竭 人工肝(DPMAS联合PE) 低血压发生率 焦虑抑郁评分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慢性乙型肝炎衰竭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的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衰竭患者80例,选取日期2019月1月—2020年1月,依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2组,各4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在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对比上存在差异,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衰竭 综合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广泛横纹肌肌纤维坏死,细胞膜受损,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的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b)和乳酸脱氢酶(LDH)等代谢产物进入血循环的一组临床综合征㈣。我科于2016年6月收治1例慢性乙型肝炎衰竭并发RM患者,虽经122天的内科综合治疗和护理,患者仍因ARF而死亡。现将对该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要点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慢性肝衰竭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琴 卓嘎 金美玲 叶晓芬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剂科,上海 200032 李琴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药剂科进修药师,上海 200336,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剂科,上海 200032 卓嘎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药剂科进修药师,日喀则 857000,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剂科,上海 200032
  • 简介:摘要1例40岁女性患者因发热自行口服布洛芬分散片2次(0.4 g,间隔3~4 h)。第2次服药1 h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和皮肤散在出血点,1 d后出现全身皮肤、巩膜黄染,3 d后出现少尿(300~400 ml/d),5 d后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3 531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11 U/L,总胆红素(TBil)149.7 μmol/,肌酐(Scr)753 μmol/L,尿酸(UA)800 μmol/L。诊断:重度损伤,急性肾衰竭,考虑与布洛芬有关。给予保、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和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等治疗6 d后,患者全身皮肤和巩膜黄染减轻,散在出血点减少。实验室检查示ALT 513 U/L,AST 36 U/L,TBil 31.5 μmol/L,Scr 281 μmol/L,UA 241 μmol/L;其尿量为2 500 ml/d。停止CRRT,继续予保治疗14 d后,患者皮肤黄染消退,出血点消失,实验室检查示ALT 55 U/L,AST 39 U/L,TBil 15.6 μmol/L,Scr 101 μmol/L,UA 237 μmol/L;其尿量为4 000 ml/d。

  • 标签: 布洛芬 化学药物性肝损伤 肾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3例衰竭并发内源性眼内炎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衰竭并发内源性眼内炎患者多有乙型肝炎基础病,糖皮质激素应用史是最常见的易感因素。患眼视力预后不良,早期进行全身抗感染治疗和玻璃体切割术有助于挽救患眼视力。

  • 标签: 肝衰竭 内源性眼内炎 易感因素
  • 简介:摘要慢加急性衰竭(ACLF)是一种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恶化,伴随肝脏和外器官衰竭的高病死率复杂综合征,内科综合治疗的短期病死率高达50%~90%。现对目前常见的ACLF定义和诊断标准、预警预测模型和发病机制等进行总结。

  • 标签: 慢加急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 诊断 预后 发病机制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