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腺样体肥大被认为是造成儿童口呼吸的主要原因,腺样体肥大造成气道堵塞,使患儿被迫采取昂首张口的呼吸姿势。近年来,研究发现腺样体肥大口呼吸与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现就口呼吸与腺样体肥大造成的错牙合畸形以及治疗方法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的正畸与种植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治疗有效率。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接诊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5月~2021年7月实施对比性治疗研究。取顺序编码分组分为对照组(n=37,行单一口腔种植治疗),观察组(n=35,行正畸、口腔种植联合治疗)。比较患者口腔功能、种植牙修复效果及口腔卫生影响。结果:治疗前患者口腔咀嚼、语言功能、牙齿稳定性及舒适度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口腔专科治疗1年后,观察组口腔咀嚼、语言功能、牙齿稳定性及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种植牙修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牙体软垢、菌斑附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正畸联合口腔种植治疗可在修复患者牙列缺损问题同时经口腔正畸处理纠正错(牙合)畸形问题,有效维护患者口腔功能,提升口腔卫生清洁便利,效果显著。
简介:摘 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牙合畸形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信息传播较快。儿童牙合畸形,主要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和后天因素导致的牙列不齐、牙弓形状异常导致咬合关系紊乱,从而造成了孩子门牙前凸、反合、脸部畸形等症状。根据五年制口腔医学本科教材《正畸学》指出,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牙合畸形的诱导因素主要有:喂养方式、不良习惯、口腔卫生等因素;本文将根据实际调查数据和症状,研究重庆市綦江区(主城边缘区)儿童牙合畸形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华诺世口腔对该病的相关治疗方法,提高城乡结合地区儿童牙合畸形的预防效率和治疗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早期治疗的预后预测指标,为临床筛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00例成人及青少年分成5组,正常[牙合]成人组20例,正常[牙合]青少年组20例,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成人组28例,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治疗组24例,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治疗失败组8例。在头颅侧位定位片上测量腭平面角、面角、AB平面角、APDI值、ODI值、KIX值。采用SAS6.12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人KIX的平均值在1.2以下。早期治疗组患者治疗前KIX值均值为1.51,治疗后KIX值均值减小为1.36。早期治疗失败的患者KIX值均值为1.81,治疗后为1.83。各组间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KIX指标临界值为1.5,可作为早期治疗和延期治疗的初步筛选的指标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Dynamax和Twinblock两种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前后软硬组织的改变。方法选择Hagg手腕骨片为FG-G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Dynamax和Twinblock治疗,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治疗前后的22项软硬组织分析。结果GoGnSN(°)、Cm-Sn-Ls(°)、S-Ns-Si(°)的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ynamax或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早期治疗安氏II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其软硬组织疗效基本一致。但同twin-block组比较,Dynamax组下颌平面角增大,且Dynamax更适合于同时进行固定矫治治疗。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双期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第二期减数与非减数病例的骨性及牙性特征.方法选择21例双期矫治以下颌后缩为主的Ⅱ类错(牙合)临床疗效满意病例,头影测量比较拔牙组和不拔牙组各冶疗阶段骨性及牙性因素的差异,从而分析第二期减数病例的特征.结果1.治疗前拔牙组与不拔牙组矢状向、垂直向骨型、上、下切牙位置及覆盖均无差异(P>0.05).2.矢状向骨型:不拔牙组第一期治疗Wits埴改善较拔牙组显著(P<0.05).第二期治疗中不拔牙组SNB增大(P<0.05),Wits值减小(P<0.05),表现利于矢状向骨型改善的生长型.垂直向骨型:拔牙组第二期治疗中MP-SN减小.3.下切牙:经第一期治疗后两组下切牙均唇倾(P<0.05),拔牙组LI-NB增大显著(P<0.001).第二期治疗不拔牙组LI-NB进一步增大(P<0.01),而拔牙组有效回收下切牙(P<0.05).结论1.通过治疗前的骨性、牙性特征不能判断第二期治疗是否需要减数.2.经第一期治疗矢状向骨型改善有限、下切牙唇倾过多的病例第二期拔牙可能性大.3.对于表现为不利于矢状向Ⅱ类骨型改善的垂直生长型病例,第二期减数利于垂直向控制.
简介:目的探讨传动直丝弓技术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特点.方法20例经传动直丝弓技术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分析其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评价患者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总结传动矫正技术的特点.结果与矫治前对比,矫治患者侧貌和咬合关系有明显改观.矫治后的Wits值由(-2.45±1.78)mm改善为(-1.13±0.92)mm,ANB角由(-1.25±1.63)°增大为(0.78±2.79)°,矫治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患者上、下唇突点到SnPg’平面的距离之差由(-3.38±1.48)mm变为(2.09±1.55)mm,面型角由(2.75±1.47)°变为(7.51±1.87)°,矫治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动直丝弓技术是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有效手段.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观察拔除#14,#24,#35,#45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得出结论拔除#14,#24,#35,#45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软组织侧貌和牙齿咬合关系。
简介:目的研究应用舌刺纠正不良舌习惯并联合头帽颏兜限制下颌骨过度生长矫治前牙反[牙合]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安氏Ⅲ类前牙反[牙合]患儿24例,全部病例均设计应用舌刺破除不良习惯并消除舌对下牙弓的异常推力,配合头帽颏兜限制下颌骨的过度生长。结果24例患儿均达到良好的矫治效果,舌不良习惯及不良位置得到了纠正,前牙反[牙合]解除,后牙咬合关系良好,达到了治疗反[牙合]和改善面部美观的目的。结论舌刺能有效纠正舌不良习惯及不良位置,去除了舌对下牙弓的异常推力,配合头帽颏兜限制下颌骨过度生长,是矫治安氏Ⅲ类前牙反[牙合]的可行的矫治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低(牙合)龈距磨牙牙体缺损髓腔固位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48例老年低(牙合)龈距磨牙牙体缺损病患,分为对照组24例(采取金合金嵌体修复)和观察组24例(采取铸瓷嵌体进行髓腔固位冠修复)两组,比对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对照组的口腔修复总有效率为18(75%),观察组的修复总有效率为23(95%),观察组的患牙修复情况显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铸瓷嵌体进行髓腔固位冠修复对治疗老年低(牙合)龈距磨牙牙体缺损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且操作方式比较方便,能够提升病患的牙修复总有效率和美观度,值得在临床中普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