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台商投资区实验小学 363107
【摘要】:统编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新的教学理念:语文学习向生活延伸。这提醒语文教师习作教学应该把课堂与生活、校内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如何在统编教材基础上挖掘闽南本土资源,让学生不仅能扎实完成单元习作训练点,还能较好地传承闽南文化:留意本土文化,深挖闽南资源;建构思维导图,理清游览顺序;依托教材范本,掌握习作技巧。教师要善于借助教材,挖掘教材功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目的。
【关键词】:统编教材,习作训练,闽南资源,传承文化
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里提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1]统编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使用,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新的教学理念:语文学习向生活延伸。这说明目前语文习作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堂和教材,而应该把课堂与生活、校内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
现以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游________》案例,来解析如何在统编教材基础上挖掘闽南本土资源,让学生不仅能扎实完成单元习作训练点,还能较好地传承闽南文化。
一、留意本土文化,深挖闽南资源
统编教材收入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但因它面向的是全国小学生,涵盖城市农村、北方南方、高山平原,包括家庭素质层次不一的孩子,我们在使用统编教材的同时,必须善于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把它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扎根生活,接牢地气。“我们的教学实践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并通过活动不断拓展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2]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单元五习作《游________》教学引导:“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3]教材借助三个小朋友对话,提供孩子们熟悉的公园、果园、九寨沟。这次习作教学,我特意把学生观察的视角和选材的足迹拉回现实生活背景——漳州台商投资区。台商区是闽南地区一处地杰人灵、富美宜居的地方,由于历史悠久,一些名胜古迹、民间人物享誉内外。因此上第五单元时,我提前布置任务:利用周六周日,请家长陪同游览台商区内名胜古迹,选择一处感兴趣的景点,按一定的游览顺序,留心景物特点,并制作旅游观光图。
经过两周充分准备,全班学生基本走遍区内几处著名景点:白礁慈济宫、龙池岩,潘厝潘氏家庙,东山龟山殿、九十九间、许坂番仔楼,锦宅孔子庙,苍坂农场妈祖庙,埔尾林魁进士坊,杨厝林氏义庄,流传天一总局,江东古桥……
由于习作教学前让学生实地探访,获得较充足的资源,因此上课伊始播放台商区广电局录制的《飞阅台商区》视频作课题导入时,很多学生惊呼:“这里我去过!”“我家在那里!”……熟悉感扑面而来。教师巧妙地把学生生活居住的地方转化为学习资源,不失为一种绝佳策略。
当我把学生的关注点从教材的“海上日出”“金华的双龙洞”“北京的颐和园”“新疆的天山”那些遥远而陌生的景点,那些需要借助解读文字并加以想象的地方,拉回自己熟悉的闽南家乡。即使是外省随迁孩子,也可在父母陪同下实地参观游览,走一走、看一看、摸一摸,感受闽南地区独特的季节气候、建筑风格、人文气息、名人轶事,体验是深刻而真实的。
在学生习作里,我看到他们的游览不是单纯的为观景而观景,而是能够透过景点去挖掘隐藏在建筑里的故事与人物——
比如,有的学生走访白礁慈济宫,他会查阅史料,了解到慈济宫香火鼎盛,是因为民间医生吴夲悬壶济世的善行功德,成神后显灵救助乡亲,人们信奉他、敬仰他,用这种独特的方式纪念他。
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杨厝林氏义庄,他会问询当地老人建筑来历,了解到林平侯先人在台湾垦殖致富后,念及家乡宗亲疾苦,即创办义庄,施赈资助,解除乡人生活疾苦。其义举历经百年不变,后人感念于怀,以庄示人。
比如,有的学生跟随父母到流传天一总局,他会好奇这么老旧的南洋风格楼房还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查证,知道天一总局的创办人郭有品,早期经营吕宋和闽南的华侨银信,是中国邮政史上第一家民间国际邮局,也是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经营时间最长、最重信誉的侨批局。诚信经商的郭有品架起了海外侨胞与大陆家属的亲情之桥。
学生在游览时把景点建筑和历史典故、人物风情融合起来,给名胜古迹赋予深厚的闽南文化内涵,使游览行程具有特殊意义的价值和趣味。
二、建构思维导图,理清游览顺序
统编教材编写设置单元习作,是为了解决以往教学中读写失衡的问题,因此教学时要聚焦单元习作训练点的学习和运用。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单元五习作主题是“游览”,教材安排《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两篇课文,写作条理清晰:《海上日出》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时间顺序,写了太阳的颜色和光亮的变化,最后直抒胸臆“这真是伟大的奇观啊!”;《记金华的双龙洞》则是按游览先后顺序,一路走一路写,走山路、到洞口、进外洞、过孔隙、游内洞、出洞,每走到一处就描写一处。
然后语文园地又安排两篇习作例文《颐和园》《七月的天山》,两篇例文的写作顺序和《记金华的双龙洞》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移步换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描写:《颐和园》写了颐和园的长廊、万寿山(山下仰望、山上俯视)、昆明湖;《七月的天山》文中每个自然段的过渡语“进入天山”“再往里走”“天山深处”,由远及近地叙述,人走景移,像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
依托教材范本,最主要是引导学生模仿四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在这个环节,我尝试利用思维导图来突破教学难点。
思维导图是英国大脑基金会总裁、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博赞发明的。“思维导图是基于人类大脑的思考模式,并对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等学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终发现如果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利用手绘的方式将思考要点进行记录和分析,将大大提升大脑对信息的吸收、整理和记忆的效率。”[4]“思维导图将人的发散性思维具体化,可让设计者展开有效的联想,充分挖掘想法和创意。”[4]这次习作教学尝试运用思维导图,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迅速激发出来。以相同“景点”组合的小组,他们用思维导图设计的游览路线图,不仅捋清游览顺序,还找准每个游览点的主要景物特点,非常清晰地展示了他们的习作脉络,基本建构了习作框架。
小组合作设计的思维导图,证明学生基本能掌握此方法,说明他们具备较强的学习和思考能力。
比如“白礁慈济宫”景点小组,他们的思维导图我整理成电子稿是这样的——
三、依托教材范本,掌握习作技巧
借助教材范文,如何抓住特点把景物写具体写生动,写得吸人眼球。这要引导学生观察细致,体察入微,写出自己真实的体验和想法。必须提醒学生注意抓住最感兴趣的入手,建议他们运用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让描绘的景物动起来。
比如《海上日出》日出时“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3]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摹了太阳努力向上升的缓慢和吃力,它是个画面感强烈的动态过程。
由于本单元群文阅读,学生积累了足够的词汇语句,因此在当堂习作练笔时,笔尖下自然流出美妙的句子:
“远望过去,龟山像一只千年老龟,龟壳上长出郁郁葱葱的树木,头和脚有点模糊,但仍然顽强地指向周边村庄,倔强地把分散的几个村落团结在一起。”
“古老的江东桥,伸出长长的臂膀,横跨九龙江两岸,任凭江水哗哗流淌,沙船过往不停,而她似睡非睡,沉默不语。”
“天一总局整栋建筑静静地矗立,岁月给她抹上一层沧桑,她仿佛在跟我们诉说着历史中那位诚信经商的老人,仿佛在提醒我们不能忘记往事,仿佛在告诉我们做个什么样的人……”
“作文教学倡导真言,提倡真实表达,这既是我国古代道德传统的体现,也是从古至今推崇的教育教学理念。[5]这话不假,回归儿童生活基地,流露真情实感,是当今我们习作教学应该注重的。此次游览习作训练教学活动的设置,不仅让学生习得写作技巧,还在活动中探访台商区名胜古迹,透过景点、建筑了解到背后蕴藏的深厚而悠久的闽南文化,感受到闽南祖先自古以来那种良善慈悲、勇敢诚信、拼搏进取等品格,对未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和促进。我认为,这些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在闽南文化传承进程中的收获。
赫尔巴特说:“我曾要求教学者具有科学和思考力。”[6]是的,有智慧的教者要懂得教材只是个载体,要善于科学而巧妙地去利用它,让它发挥最大的功效,达到最好的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0
[2]杨九诠,李铁安主编,成尚荣分册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案例式解读.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3
[3]温儒敏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2
[4]熊铭,《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12
[5]杨九诠,李铁安主编,朱家珑分册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案例式解读.小学语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3
[6]赫尔巴特.教育作为一门科学[J],《教师月刊》,CN35-1302/G4,2010.07.08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基于闽南本土文化资源的小学综合性学科的实践研究》
立项编号:FJJKXB19-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