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王喜坤 胡翠玲

富锦市第一中学 156100

摘要:人与动物的不同就是人具有思考能力,而思考能力的核心,就是能判断一件事物的正确与否,这也就是在告诫我们,我们要有批判性思维。学习历史,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评价历史,判断历史,去抓住历史的闪光点,吸取种种经验教训。在历史学习中批判思维凸显其重要性。历史观点是从现在看过去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主观臆断,这时要勇敢的去质疑,对权威说不。本文重在论述批判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实际操作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学;批判性思维

一、引言

  在高中时段,大多数孩子的心智基本健全。这个时候的孩子思考能力较强,善于思考,这时在历史教学中插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就很有必要。老师要通过种种手段去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不无条件接受权威,不被现有历史结论所迷惑,勇敢的质疑它。避免出现思维定式,突破常规,利用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对现有记载进行深入解读,发掘新的观点和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

二、解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抽象的思维能力,它是由于信息在传播中可能出现改变而出现的一种思维方式。受制于传播者、传播媒介、接收者的局限性,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会发生偏差。这是一种理性思考的反省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和精神就是从提问开始的。对现有结论产生怀疑,提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看法。在历史教学中没有问题,等同于不理解,浅显易懂的问题等于最表层的理解的理解,模糊问题等于含糊理解。

  例如,我们的伟人毛泽东。中国革命的成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毛泽东对传统马列主义进行批判性继承分不开。伟人结合中国实际找到了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中国革命得以遍地开花,最终取得胜利。历史中有那么多批判精神的经典案例,我们可以通过历史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让学生明白批判思维的重要性。

三、在历史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

  ㈠学科的内在要求

  历史属于人文类学科,它的大部分内容是人们对现实的见解,见解就离不开思考,思考就要有深度,批判性思维就迫使人们去发掘内涵。拥有批判性思维,才能去深入发掘历史内涵,明确以史为鉴的重要性。

  ㈡课改的外部推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是知识的主动传递者,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历史知识都是枯燥而乏味,学生积极性极差。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并没有得到发挥。新的课改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它要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去探索,去追寻,解决问题,这时批判性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没有批判性思维就没办法去质疑并提出问题,更没办法发挥新课改的效用。

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具体方法

  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

  教学中老师是领头羊,所以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前提,是更改老师的言行与态度,给批判性思维的成长留下空间。不断的鼓励学生对课本业务内容进行大胆的挖掘与探索,心中留下想象的空间可以自由发挥。对于学生提出的质疑,不要去轻易的否定,要站在学生角度进行探讨。在思考与探索中成长,解读更加深刻,记忆更加清晰,历史不再变得无趣。

  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以及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同一件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即使都从同一个方向去观察,也会发现不同的角度。高中历史的教学中,从多角度去考察教材,发掘教材深刻含义。学生们可以就同一历史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深入思考,小组合作,先组内讨论,然后上台讲解和同学共享自己的看法,增强小组的合作意识,合理的调控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这是批判性思维的本质要求。

例如在讲解《鸦片战争》时,老师要向学生讲清楚鸦片战争历史背景,以及鸦片战争的本质和对中国的影响,影响则要用要用批判性的思维去看待。19世纪,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需要更多的殖民地和原始材料来支撑工业革命的进行,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英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大门。当然,这场贸易不是简单的“保护贸易”,而是带有侵略性质的贸易。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中国的领土丧失了完整,中国人民丧失了自主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鸦片战争的爆发,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中国从此与世界开始接触,与国际开始接轨;中国的茶叶、丝绸等通过纷纷涌向欧洲,让世界更加的了解中国;中国的关贸税收口开始打开,贸易使得中国开始对工业发展开始重视起来,为之后的“洋务运动”发展军工业奠定了基础。这应该是从另一条线索去解读历史,教师应在讲解主要的影响的同时也讲一讲这一个角度,让学生们自由思考。通过多角度的探讨以及有别于课本教材内容的解读,让学生学会去批判性思考,批判性继承,批判性发现。

  ㈢在教学中求同存异

  在历史教学中主流不变,核心观点大体思想不容更改,但小的方面允许开放性回答。学生们可以尽可能的保留观点,去发挥他们自己的想法,历史的对错由后人评说,不应有意绝对统一的观点。对于学生的观点,以及在作业回答中的论调要及时变换考查角度,这种开放性回答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更不能是单一的肯定或者否定,去寻找学生在这一思考过程中的亮点,对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予以肯定,让学生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这样学生对于批判性思维的运用更加灵活以及更加积极。

结论:综上,批判性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是绝对必要的,教师自身要树立对历史材料的批判性思维意识,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做好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利用,让学生爱上在历史学习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在连续的学习中强化批判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