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特殊教育学校 256200
摘要:培智学校的学生在智力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传统教材内容对于他们而言有着较大难度。为了提升培智学校的教育水平,帮助智力障碍的学生将来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开发和建设生活化校本课程是非常必要的。鉴于此,本文主要以培智学校为例,就如何建设生活化校本课程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培智学校;生活化校本课程;建设
引言
相较于普通学生,智力障碍学生不论是在生理还是在心智上的发展都存在较大差距,这也决定了培智教育的特殊性。针对培智教育,我国教育主管部门颁发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提出了“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更好适应社会生活,发展成为合格社会公民”的具体要求。实际上也是如此,相较于数学公式、古诗文章等文化知识而言,如何去购物、去搭乘交通工具等生活知识更加的适用。因而培智学校应根据培智教育的特殊性,开发和建设生活化校本课程,对学生开展生活化教育,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生活知识和技能,促使他们今后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一、培智学校生活化校本课程建设的要点
培智学校的教育对象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因而培智教育与普通义务教育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培智教育是以帮助智力障碍学生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作为核心教育理念的,在培智学校的课程建设中也应体现这一核心思想,在凸显课程人文性的同时,强调课程内容的工具性,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实用的生活技能【1】。为此,在培智学校生活化校本课程的建设中,应立足于学生的生存体验,优化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学会生存和生活,促使他们可以更好的融入到社会大家庭。另外,在培育学校生活化校本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格外关注智力障碍学生的发展需求,遵循“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利用生活化课程资源,唤醒学生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促进他们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培智学校生活化校本课程的建设策略
(一)立足教育主体,整合学科资源
培智学校生活化校本课程的建设应以“提高生活品质,促进个性发展”为主要目标,因而在课程内容上应更加凸显生活性、功能性和生态性。同时在课程结构上,培智学校也可以一改以学科分类的旧模式,采取以技能传授为主的新课程模式。为此,培智学校可以将生活适应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将语文、数学、音乐、绘画、运动等课程作为课程,并根据教育主题,将和新课程与辅助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利用各个学科知识,向学生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强化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2】。另外,在教育主题的设计过程中,培智学校应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需求,从文化民俗、社区生活和重要节日等方面着手,并保证主题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符,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样才更易于引发学生的共鸣,促使他们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形成基本的社会生活能力。以“水果”这一主题为例,在校本课程设计中,就则可以要求学生每个人自带一种水果,并向同伴介绍这一水果,促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相互感知水平水平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等。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带来的水果制作成水果沙拉,并一起品尝。在这一课程内容中,即包含科学观察、人际交往,同时也融入了数学、美术等学科知识,可以促使学生在完成的生活情境中,获得更多的生活知识。
(二)建设社会实践课程
要想促使培智学校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生活技能,除了课堂上的知识讲解外,同样也离不开真实的社会环境和生活场景。因而培智学校应积极探索社区化教学模式,并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革新,丰富社会实践课程内容,实施生态化课程。比如,培智学校可以将原本的小课堂拓展成社会大课堂,并通过对社区资源的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社会实践的机会,促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3】。比如,在生活化校本课程中可以设计“超市购物”的社会实践任务,让教师带领学生去到学校或社区超市购买商品,在遇到不知道商品价格、所带钱不够购买商品等难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寻找解决方法,如向售货员求助、与同伴合作购买等。当学生顺利完成购物任务后,他们会获得更多实用的生活经验,提升他们的生活技能。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对生活问题的解决,可以增强他们融入社会生活的决心和勇气。因而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应积极整合社区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角色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培智学校生活化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帮助智力障碍学生更好的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因此,培智学校及教育人员应意识到这点,并根据智力障碍学生的特征和未来发展需求,整合生活中的课程资源,通过对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处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丰富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提升他们的生活能力,为他们后续的社会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柏佳丽.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研究[D].渤海大学,2019.
[2]费健.培智学校生活化校本课程建设初探[J].生活教育,2017(02):8-9+12.
[3]吴春艳.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3(02):31-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