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县永宁初级中学校
【摘要】学校管理行为评价和教学行为的评价是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研究根据过程评价的需要,从创新评价行为的角度,进行了基于“望闻问切”以“三元三步”为框架的学校管理行为和教学行为“双诊断”工具设计。其基本操作和目的是对行为过程与行为实施者的预设的一致性进行判断、分析,以及对行为结果与预设目标的一致性进行判断、分析,确定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改进措施,提高预设目标达成度,最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三元三步 双诊断 行为评价 工具设计
一、产生这一研究的实际需要
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评价作为“管办评分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改进政府教育管理和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具有引导性和基础性作用。要做好评价工作,其核心问题是在管理行为和教学行为上优化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
现在既有的评价指标体系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已经不适应教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并且主要属于终结性评价,在形成性评价方面的考量明显薄弱。亟待通过评价行为和体系构建的创新,融合这两种评价,以学校层面的形成性评价行为创新,开发高质量评价工具,带动整体评价体系和功能的升级,服务于新的教育改革。因此,根据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的需要,我们创新评价行为,研究基于“望闻问切”以“三元三步”为框架的学校管理行为和教学行为“双诊断”的工具设计。
二、核心概念界定
“望闻问切”:即借鉴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诊断步骤展开诊断环节,并通过这四个环节的循环运作,优化诊断效果。通过对学校管理行为和教师教学行为巡视观察采集信息(“望”);听取工作汇报、采集信息反馈(“闻”);有针对性地采取定向定点抽样检测,了解、找出存在的缺陷(“问”);确定解决缺陷问题的措施办法,运用于实践纠错(“切”)。我们把它合并提炼成“观察、比对、统计”三个步骤环节。
“三元三步”:“三元”即准备行为、实施行为、改进行为等三个基本的行为面。准备行为,指行为的来源、动机、决策依据;实施行为,指动作的发出,即管理过程或课堂教学具体实施过程的行为表现;改进行为,指行为实施者在行为实施过程中针对异常情况做出反应,对行为进行调控、改进,取得实施的效果。“三步”即观察、比对、统计等三个步骤环节。观察是对“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涉及的行为现象实施直接和间接的观测,收集行为的缺陷信息;统计是诊断者对观察得到的缺陷信息进行真实性判断、程度范围判断;比对,是将整理后的行为信息与行为产生的效果进行对照,将行为产生的效果与预设目标的一致性进行对照,确定行为缺陷背后的原因,并据此提出改进措施。
“诊断工具”:是指诊断时采用的的检测辅助手段。它以行为缺陷归因所需要的板块点位量表、点位指标解释、操作流程等为实体。
“双诊断”是指诊断者对学校管理行为、课堂教学行为分别实施的两种不同性质的诊断。
三、“双诊断”工具的设计
(一)目标要求
通过研究,开发设计出一整套诊断工具,对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外显行为的观测,对行为过程与行为实施者的预设的一致性进行判断、分析以及对行为结果与预设目标的一致性进行判断、分析,提出有效改进措施,提高预设目标达成度。
(二)环节与组件
1、按照观察、比对、统计三个步骤,设置诊断流程的各个环节。
2、配合三个步骤,设计“三元”观察点归因量表、使用说明书、问卷、流程图等若干组件。
(三)应用场景
学校管理行为诊断,适用于学校各部门内部管理、年级组管理、教研组管理、班级内管理;教学行为诊断,适用于各学科教研组课例评价、课堂形成性和终极性评价、学科教师自我诊断。
四、“双诊断”工具的设计成果
通过研究,开发出了如下成果:《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校管理行为与教学行为“双诊断”工具》(包括《量表》、《使用说明书》、《卷问》等19个组件)、《基于“望闻问切”四步法的初中学校管理行为与教学行为诊断流程》,并产生了大量诊断课例和运用案例。部分《量表》和流程如下。
学校管理行为诊断“三元”指引表(总表)
管 理 者 | 被 管 理 者 | |||||||
观察要素 | 观测点 | 观察 | 统计 | 比对 | 观察点 | 观察 | 统计 | 比对 |
准备行为 | 要解决的问题 | 是否知晓管理具体要求 | ||||||
法律政策依据 | 是否认同管理行为 | |||||||
问题现状 | 是否明确管理者动机目的 | |||||||
设计途径及预期 | 是否参与到管理制度的制定 | |||||||
具体准备行为 | ||||||||
不确定因素预判 | ||||||||
实施行为 | 计划方案 | 执行情况 | ||||||
组织保障 | 影响因素 | |||||||
实施步骤 | 问题反馈 | |||||||
活动控制、反馈 | 效果评价 | |||||||
执行效果 | ||||||||
小结评估 | ||||||||
改进行为 | 是否有改进行为 | 对改进行为的反馈 | ||||||
具体改进措施 | 自身行为的改变 | |||||||
改进效果 | 对改进行为效果的认同 |
课堂教学行为诊断“三元”缺陷归因指引总表1
三元 板块 | 对教师行为的诊断比对归因点 | 对学生行为的诊断比对归因点 | ||
代码 | 条目 | 代码 | 条目 | |
准备行为J | JJ11 | 教学目标预设 | JS11 | 预习内容 |
JJ12 | 系列行为预先设计 | JS12 | 学习用具准备 | |
JJ13 | 重难点预设 | JS13 | 预习行为跟进 | |
JJ14 | 教学辅助资源使用的预设 | JS14 | 预习中的资源使用 | |
JJ15 | 学生学情分析预计 | JS15 | 预习中的笔记习惯 | |
JJ16 | 分层学习障碍预计 | JS16 | 预习中疑点的筛选 | |
JJ17 | 概念、方法讲解预备 | JS17 | 预习次数 | |
JJ18 | 范例演示预备 | JS18 | 规范的预习行为 | |
JJ19 | 条理、程序梳理和总结预设 | JS19 | 对所预习内容条理、程序进行梳理 | |
JJ110 | 合作学习指引预设 | JS110 | 预习中借助同学合作学习 | |
JJ111 | 课堂激励措施预设 | JS111 | 对预习激励措施的反应 | |
JJ112 | 检测行为预设 | JS112 | 预习程序闭合 |
一般诊断流程示意图
按照课堂使用场景,诊断活动的基本流程是:
五、“双诊断”工具的的运用效益
“三元三步”双诊断工具的使用,使学校内外行为诊断活动蓬勃开展,形成了“双诊断”运作机制。教师运用“双诊断”工具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诊断和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诊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并形成了各个教师的特色和风格,教师参加各种展评课、入格课、赛课、技能大赛等的获奖人数更多、奖次更高。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开展更加具体和实在。促进了管理机制的健全、管理效能的提升。
工具的推广使用,推动了区域内联盟学校教育科研的开展,并以科研促进区域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扩优提质发展。它取得的测量评估结果,既可以作为管理或课堂行为的矫正依据,发挥矫正作用,也可以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依据,发挥过程评价作用。
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
(一)存在的问题
1.诊断组件的细节仍然存在个别条目点位指向不精准、点位预设欠合理等问题,尚需在反复验证中进一步优化。
2.在“双减”背景下,对“双诊断”运作机制的研究,还需深化。
3.诊断工具的使用处于全人工操作和统计的状态,落后于当今“互联网+教育”的大趋势,亟待在“闻、问、切”阶段的环节中,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手段,替换操作流程中各个环节的人工统计。
(二)今后改进的方向
1.开展诊断工具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首先在统计环节实现实时的行为效果反馈分析智能化,再进一步,在比对环节嵌入智能比对程序,以提升比对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2.进一步整理课题资料,形成研究运用数据库和资源库
3.深化校内运用,扩展区域县域的交流推广。扎实开展诊断工作部门全覆盖和学科全覆盖的制度建设和推进工程,充分利用区域研修联盟,深入检验诊断工具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办法(试行)[Z]. 发布日期:2013-5-10.
[2]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Z]. 发布日期:2012-12-24.
[3]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的通知[Z].发布日期:2014-8-2.
[4]孙绵涛,郭玲. 学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制中的几个方法论问题http://blog.sina.com.cn/s/blog_7e4c16d50102w5ry.html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发布日期:2021-7-24.
[6]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发布日期:2021-7-8.
[7]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校管理学新编》[M].萧宗六.于白主编.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