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的晨峰及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本院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住院的161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晨峰与否将其分成两组,研究组(有晨峰症状)75例和对比组86例(无晨峰症状)对照。对两组患者血压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清晨血压上升幅度(38.31±3.76) mmHg,显著高于对比组(15.73±2.17) mmHg;研究组清晨时收缩压(152.82±15.31) mmHg,较对比组(140.62±13.31) mmHg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高血压病人中,出现晨峰现象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二级预防联合磺达肝葵钠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研究的72名干休所离退休人员(均确诊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磺达肝葵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二级预防,对比治疗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采取二级预防联合磺达肝葵钠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根据自己为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标控制价编制、结算审核,竣工决算编制、造价管理等多年的工作经验,在参阅有关项目管理、成本管理和管理经济学方面的相关资料和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特点运用现代项目投资管理的理论,提出造价咨询服务企业如何在项目各阶段做好政府项目各阶段资金的管理与控制。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提高造价咨询企业和建设项目单位人员对工程的投资管理和控制的意识,并落实到项目每个阶段更好服务国家和社会,维护国有资金的正常使用。课题主要从四个阶段对此方向进行研究。这四个方面分别是:前期设计批复阶段、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施工及竣工阶段、竣工决算阶段。由于政府投资项目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是笔者在工程设计过程、招投标过程、施工过程和项目决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经历,所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笔者通过工作经历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经历对此方面的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研究这个问题的同时也是自己的学习过程、经验累积的过程、能力成长的过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淋巴瘤患者生存的第二原发肿瘤特点,探讨淋巴瘤患者死于第二原发肿瘤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 173例已经发生死亡并且死亡原因已知淋巴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和相关死亡信息,分析淋巴瘤患者的根本死因和死于第二原发肿瘤患者的特点,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淋巴瘤患者死于第二原发肿瘤的影响因素。结果1 173例淋巴瘤患者中,死于淋巴瘤原发病935例(79.7%),死于第二原发肿瘤94例(8.0%),死于其他各类疾病144例(12.3%)。在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217例淋巴瘤患者中,根本死因为第二原发肿瘤38例(17.5%)。在生存时间超过10年的60例淋巴瘤患者中,根本死因为第二原发肿瘤17例(28.3%)。94例死于第二原发肿瘤的患者中,死于肺癌31例,胃癌15例,肝癌13例,胰腺癌9例,结直肠癌6例,第二原发淋巴瘤6例,其他类型肿瘤14例。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确诊时的年龄、一线治疗效果和是否进行胸部或纵隔区放疗与淋巴瘤患者死于第二原发肿瘤有关(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一线治疗效果(P=0.030)和是否进行胸部或纵隔区放疗(P=0.039)是淋巴瘤患者死于第二原发肿瘤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第二原发肿瘤是影响淋巴瘤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死于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显著增加。一线治疗的效果和接受胸部或纵隔区放疗是淋巴瘤患者死于第二原发肿瘤的独立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冠心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疾病管理中,旨在降低和控制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本研究从药物机制、细分药品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最近进展进行了详尽的综述。结果证明,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对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由于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容易出现过度抗凝、出血等不良反应。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个体化原则,兼顾药物疗效和患者安全,重视药物的选择和剂量的探讨。结论指出,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是基础且必要的,但需要明确个体化理念,注重剂量控制和药物选型。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最新进展,对于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00—2019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诊治的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效果、预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6岁,男女比例为0.6∶1.0。早期患者约占76%(52/68)。最常用的治疗方案为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其次为放疗和化疗。总有效率为94%(60/64),其中完全缓解率为72%(46/64)。中位随访44个月,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73%,总生存(OS)率为83%。预后因素分析显示,白蛋白水平(P=0.011)和国际预后指数(IPI)(P=0.017)是PFS的独立预后指标,白蛋白正常和降低患者的5年PFS率分别为77%和50%,IPI评分<2分和IPI≥2分患者的5年PFS率分别为80%和48%;乳酸脱氢酶(LDH)水平(P=0.016)和白蛋白水平(P=0.025)是OS的独立预后指标,LDH正常和升高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87%和67%。白蛋白正常和降低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92%和73%。结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对治疗敏感,预后佳,患者白蛋白及LDH水平是独立预后指标。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攀升,高血压和糖尿病合并症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降压药物在治疗此类合并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大量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深入综述,对国内外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降压药物治疗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研究显示,针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应首选ACEI和ARB类药物, 它们对于保护胰岛细胞, 控制血糖以及降低心肾并发症的风险具有明显的优势。如果单种药物不能达到降压目标,可采用联合用药策略,如钙通道阻滞剂和利尿药。另外,研究还发现,α-阻滞剂和β-阻滞剂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可能导致血糖增高,因此需慎用。本文的研究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降压药物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为临床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简介:摘要:本文对运动作为非药物治疗手段在老年高血压、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在老年人中的患病率显著增加。当前研究中,运动被视为一种非常重要的防治手段。通过文献综述和分析,本文介绍了运动对血压控制以及血糖稳定的作用机理及其具体运动程序的选择。研究证实,有规律、适量的身体运动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而降低心脏病、脑血管病等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同时也可以有效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危险性。合适的运动方式,强度和频率的选择是关键。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健康管理提供指导,对于预防和治疗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淋巴瘤患者死于心血管病的情况,探讨淋巴瘤患者死于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 173例已经发生死亡并且死亡原因已知淋巴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和相关死亡信息,分析死于心血管病淋巴瘤患者的特点。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淋巴瘤患者死于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 173例淋巴瘤患者中,死于心血管病75例(6.4%),其中冠心病27例,脑卒中25例,高血压7例,心源性猝死5例,肺栓塞4例,心力衰竭3例,其他心血管病4例。在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患者中,死于心血管病者占16.1%(35/217例)。在生存时间超过10年的患者中,死于心血管病者占11.7%(7/6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瘤的原发部位(OR=0.521,P=0.039)、分期(Ⅱ期:OR=2.487,P=0.016;Ⅲ期:OR=3.233,P=0.002)和诊疗过程中是否发生心血管毒性(OR=3.019,P=0.001)是淋巴瘤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影响因素,淋巴瘤原发部位为淋巴结的患者死于心血管病的风险低,淋巴瘤分期为Ⅱ~Ⅲ期、诊疗过程中发生心血管毒性的患者死于心血管病的风险高。结论心血管病是影响淋巴瘤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随着生存时间的延长,死于心血管的风险明显增加。淋巴瘤原发部位、分期和诊疗过程中是否出现心血管毒性可能是淋巴瘤患者死于心血管病的独立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梗塞患者应用阿斯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