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药栀子提取物GJ-4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为其开发成为治疗老年痴呆的新药提供安全依据。方法在急性毒性实验中,将30只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栀子提取物2.5 g/kg组和栀子提取物5.0 g/kg组,每组10只。栀子提取物2.5 g/kg组和栀子提取物5.0 g/kg组小鼠分别灌胃2.5、5.0 g/kg栀子提取物GJ-4混悬液。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CMC-Na)。连续灌胃7 d。记录小鼠死亡率、体重和一般状况。计算小鼠的心脏指数、肝脏指数、肾脏指数,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清中ALT、ALP、BUN、SCr水平。长期毒性实验中,将75只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栀子提取物100、250、500、1 000 mg/kg组,每组15只。栀子提取物100、250、500、1 000 mg/kg组分别灌胃100、250、500、1 000 mg/kg栀子提取物GJ-4混悬液,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0.5% CMC-Na,1次/d,连续给药30 d。记录小鼠的死亡率、体重、精神状态。计算小鼠的脏器指数,检测血清中ALT、ALP、BUN水平。结果急性毒性实验中,各组小鼠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良好,观察7 d内小鼠未出现死亡。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小鼠体重、心脏指数、肝脏指数、肾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栀子提取物2.5 g/kg组小鼠血清BUN[(10.17±0.82)mmol/L比(11.25±0.47)mmol/L]水平降低(P<0.05),栀子提取物5.0 g/kg组小鼠ALP[(116.0±10.75)U/L比(148.0±25.73)U/L]水平降低(P<0.05)。长期毒性实验中,各给药小鼠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良好,均未出现死亡。与对照组比较,栀子提取物各剂量组小鼠体重、心脏指数、肾脏指数、脾脏指数及血清ALT、ALP、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栀子提取物250 mg/kg组肝脏指数[(4.90±0.56)比(4.38±0.49)]升高(P<0.01),胸腺指数[(0.09±0.02)比(0.14±0.04)]降低(P<0.05)。结论栀子提取物GJ-4在小鼠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实验中未表现出明显毒性,安全性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差异化护理干预在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7月收治的 8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44)和观察组( n=4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差异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 2.3%)和治疗依从率( 95.5%)均大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差异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皮下持续输注癌痛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难治性癌痛和爆发痛,以及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滴定和快速调整。患者自控皮下镇痛(PCSA)突出了患者自控镇痛(PCA)技术的特色和皮下途径给药的独特优势,PCA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预先设置给药参数,由患者"主动参与"和"自我管理"的镇痛技术,PCA可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并有效镇痛,及时治疗爆发痛。皮下组织血管丰富,药物吸收良好,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避开了消化道的吸收和首过效应;可选择的皮下穿刺部位多,不受血管条件的限制;皮下留置针可较长时间留置,微量药物不易蓄积。患者依从性好,满意度高。由口服转换为皮下途径给药的等效剂量为2∶1,按照此计算等效剂量的2/3量开始实施PCSA,然后再进行个体化滴定。在选择微创给药方法治疗癌痛时,可优先选PCSA。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靶区螺旋断层治疗(HT)中不同图像引导范围对各独立靶区放疗精确度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28例双靶区单计划HT患者根据靶区分布情况分为头胸组(15例),胸盆组(13例)。所有患者按整体、头侧靶区、脚侧靶区不同范围进行图像配准,分析各种配准范围下PTVCT对CTVMVCT的体积覆盖率、CTVCT和CTVMVCT的体积相似性指数及几何中心偏差。结果头胸组和胸盆组结果近似。整体配准时两靶区的覆盖率、体积相似性指数及几何中心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只配准某个靶区时,该靶区体积相似性指数和几何中心偏差都明显优于未配准靶区(P<0.05);对于单个靶区而言,单独配准该靶区时所得覆盖率、体积相似性指数及几何中心偏差最优,整体配准时次之,另一侧靶区配准时最差(P<0.05)。结论单独配准某个靶区可能会降低另外靶区的放疗精度,双靶区单计划放疗时图像引导范围应包含所有靶区或者分开配准。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内镜下钛夹封闭治疗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 于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间随机在我院选取 106 例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内镜下钛夹封闭治疗。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两组,即对照组( n=53 )与综合组( n=53 )。对照组患者治疗中予以常规性护理,综合组患者治疗中施予综合性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一次封闭治疗成功率、治疗后的住院时间。 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综合组患者的 一次封闭治疗成功率、治疗后的住院时间均明显更优, P<0.05 ,数据差异有意义。 结论 对于行内镜下钛夹封闭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患者来说,通过综合性护理的实施,可以较好的改善其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分析患者血压水平变化。 方法:采取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将69例高血压患者分为34例的对照组和35例的观察组,前一组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后一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对比临床疗效、血压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也低于对照组(p值<0.05)。 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高血压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压,且不良反应少。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性壳聚糖滴眼液在白念珠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中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只健康成年雌性新西兰白兔,以右眼为实验眼,采用角膜接触镜法建立浅层白念珠菌性角膜炎模型。经裂隙灯显微镜及角膜刮片显微镜检查结果初步判定造模成功的新西兰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改性壳聚糖点眼组,根据真菌培养结果最终判定造模成功的模型兔,另选5只兔为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正常对照组和改性壳聚糖点眼组局部给予改性壳聚糖滴眼液点眼,每日6次,1周后改为每日4次,继续用药1周后停药;模型组不给予治疗。用药期间每天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角膜病灶及眼表变化,于造模后第1、7、14、21、28天行裂隙灯显微镜照相并进行眼部症状评分,并记录角膜愈合时间。停药后继续观察各组实验眼角膜情况2周。结果8只模型兔实验眼角膜刮片显微镜检查结果为真菌菌丝和孢子阳性,培养分离的菌株与接种菌株一致,造模成功率为80%(8/10)。造模后第7、14、21天,模型组感染程度评分分别为(14.50±0.58)、(6.25±0.50)和(2.50±0.58)分,明显高于相应时间点改性壳聚糖点眼组的(7.25±1.26)、(2.75±0.50)和(1.25±0.5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于造模后7 d内,角膜水肿明显加重,中央白色溃疡范围增大,造模后7~28 d角膜溃疡逐渐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4.5±2.6)d,最终遗留角膜瘢痕及新生血管。改性壳聚糖点眼组造模后7 d内角膜浸润明显减轻,造模后14 d角膜刮片镜检及真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平均愈合时间为(13.5±1.3)d,明显短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7,P<0.01)。造模后28 d改性壳聚糖点眼组实验眼未见角膜炎复发,治愈率为100%。正常对照组局部用药期间未见眼睑结膜充血水肿及角膜损伤表现。结论改性壳聚糖滴眼液治疗兔眼浅层白念珠菌性角膜炎模型安全、有效,眼表刺激性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管理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 2017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共纳入 心血管内科患者 228 例, 根据时间顺序先后进行分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 ,观察 组强化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管理 ,比较两组护理管理 效果。结果:观察组 护理不良事件、用药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 观察 组护理总满意率 98.26% ( 113/115 )高于对照组 89.38% ( 101/11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进入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强化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管理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用药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管理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7年6月~2019年6月,共纳入心血管内科患者228例,根据时间顺序先后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强化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用药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8.26%(113/115)高于对照组89.38%(101/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进入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强化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管理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用药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降调节方案在子宫腺肌病患者体外受精(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中的应用及综合效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1日至2018年4月1日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新鲜胚胎移植的卵巢功能正常且合并子宫腺肌病的307例IVF/ICSI治疗周期,根据不同的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分为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组(A组)、改良长方案组(B组)和超长方案组(C组)。比较各组的基本特征数据、IVF/ICSI治疗数据及妊娠结局。结果A组的促性腺激素(Gn)使用总量 [(2 644.3±863.3) IU]、Gn使用时间[(9.75±2.26) d]、获卵数[(8.5±5.4)枚]、可利用胚胎数[(2.5±2.0)枚]均显著低于B组[(3 008.4±1 047.3) IU,P=0.044;(10.74±2.45) d,P=0.018;(10.9±6.6)枚,P=0.025;(3.6±2.7)枚,P=0.021]和C组[(3 029.6±1 174.5) IU,P=0.046;(11.04±2.79) d,P=0.003;(11.2±7.2)枚,P=0.020;(4.0±3.4)枚,P=0.002],B、C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种植率C组(52.50%)高于A组(37.89%)和B组(39.6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的到达活产时间[(316.6±9.9) d,(346.3±9.6) d,(381.9±22.2) d]逐渐增加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及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可能是获卵数(r=0.123,P=0.031)及胚胎种植(OR=1.599,95% CI=1.078~1.616,P=0.041)的保护因素。结论GnRH-a降调节2个周期的改良长方案可能给子宫腺肌病患者IVF/ICSI助孕周期带来最大效益。
简介:摘 要:建筑企业发展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而我国居民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房屋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市场随着房建行业的发展也逐步趋向于激烈化。因此,我国建筑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立足于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通过强化管理施工措施促进建筑企业的全面发展在建筑业的高速发展的推动下,新的工艺、技术、材料等都涌现出来,施工管理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一项极具复杂性工作的重要性也不短的提升 [1]。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完善,进而提高建筑施工质量,避免影响施工进度,实现企业综合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