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透明细胞汗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分析透明细胞汗腺瘤的来源及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宿州市立医院2017年12月至2021年7月行手术切除的皮肤透明细胞汗腺瘤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点及预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上皮膜抗原(EMA)、细胞角蛋白20(CK20)、细胞角蛋白7(CK7)、细胞角蛋白14(CK14)、癌胚抗原(CEA)、特异性大囊肿病液体蛋白-15(GCDPF-15)等表达情况;过碘酸雪夫染色(PAS)显示糖原。结果23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14~94岁,中位年龄55岁。18例以表皮隆起型肿块为首发症状;影像学超声显示皮下囊实性回声团块,实性部分内血流丰富。组织学肿瘤由两型细胞组成:分泌上皮或腺上皮和透明细胞。其中20例为良性透明细胞汗腺瘤特征;2例表现为非典型透明细胞汗腺瘤:细胞异型、可见核分裂象;1例为恶性透明细胞汗腺瘤。免疫表型显示肿瘤细胞:EMA、CK7、CK14、CEA、GCDPF-15阳性、PAS阳性。23例随访2~36个月,4例失访,其余未见复发。结论透明细胞汗腺瘤比较少见,预后好,恶性罕见,预后较差。确诊主要依据其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等综合分析,诊断时需与转移性透明细胞癌、螺旋腺瘤、皮质腺瘤、恶性黑色素瘤等肿瘤鉴别。
简介:摘 要:因素法是通过对构成土地质量的自然属性、社会经济状况和区位条件的综合分析,确定因素因子体系及影响权重,计算单元因素总分值从而客观评定耕地级别的方法。本文以碧江区为例,以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数据,采用因素法对碧江区的耕地质量进行级别划分,结果表明:碧江区耕地级别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递减规律,离道路或水系越近的耕地级别越高,反之越低;离城镇或农贸中心的耕地级别越高,反之越低;级别也反映出耕地在利用方式上的差异。
简介:摘要 为了能够有效的减少人工在农业生产工作当中,对液体的液位高度控制工作上的消耗,从而设计出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液位高度自动控制器,该机器是利用超声波的方式,结合单片机的功能,对液体水位进行监测。该机器可以将监测得出的结果通过传感器进行实时的传送,再利用单片机的分析功能进行数据分析,之后将单片机得出的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处理,最后得到一个是否需要启动电机的指令,再将指令传输到电机控制系统当中,这一环节就可以做到对液体水面位置进行智能控制与监测的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工对液位进行控制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