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以评估术中脑缺血事件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于赣州市人民医院的96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术中应用SEP(体感诱发电位)和MEP(运动诱发电位)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记录电位变化,术后通过NIHSS评分和MRI影像学评估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结果:9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支架植入术,术中5例(5.2%)出现电生理监测指标异常,其中3例术后证实发生相关缺血性事件。术后MRI显示30例(31.3%)患者存在新发缺血灶,其中8例为症状性缺血灶。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术中SEP和MEP异常与术后神经功能缺损及MRI新发缺血灶均呈显著正相关(P < 0.01)。结论:神经电生理监测可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中实时评估神经功能状态,帮助早期发现脑缺血事件并及时干预,降低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措施,分析睾丸扭转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情况。年龄10~58岁,中位年龄15岁;左侧56例,右侧29例;冬季发病32例,春季21例,夏季16例,秋季16例;主诉阴囊疼痛83例,伴放射痛28例,烦躁、出冷汗15例,恶心、呕吐6例,发热7例。院外首诊为睾丸扭转34例,首诊为炎症或外伤等51例。有详细记录的鞘内睾丸扭转患者38例,其中由外侧向中线扭转25例(左侧14例,右侧11例);由中线向外侧扭转13例(左侧11例,右侧2例)。结果行睾丸复位固定术30例,睾丸切除术50例,手法复位2例,自行复位1例,拒绝治疗2例。50例睾丸切除,33例睾丸保留,其中起病6 h内就诊7例,行睾丸复位固定术5例,手法复位1例,自行复位1例,失访1例,6例睾丸无萎缩。总体睾丸器官切除和功能丧失率达81.1%(60/74)。结论睾丸扭转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期,左侧多见,冬春季多发,主诉以阴囊疼痛为主(居多),多伴恶心呕吐、放射痛,易误诊。睾丸扭转方向不全是由外侧向中线扭转,不推荐手法复位。起病6 h内早期手术复位多能挽救睾丸。睾丸扭转后总体睾丸器官切除和功能丧失率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接诊的100例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患者的年龄、骨折原因、损伤节段等。结果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患者的年龄一般分布于61-68岁,占64.00%(P<0.05);骨折原因主要为跌倒摔伤及高处坠落,分别占52.00%及33.00%(P<0.05);损伤节段主要为胸腰段T11-L2,占54.00%(P<0.05)。结论对于老年人外伤性脊柱患者来讲,其发生骨折的年龄、骨折原因、损伤节段等均有明显不同,因此在临床诊治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对症治疗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4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试验组利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手术。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促甲状腺素(T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良性肿瘤采用射频消融术临床效果佳,可以促进患者甲状腺功能的恢复,且与常规手术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值得研究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房良性结节的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3月~2024年3月收治的72例乳房良性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扑克牌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房良性结节治疗中采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颈椎间盘突出治疗中采取硬膜外间隙胶原酶注射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142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均为颈椎间盘突出症病症,采取盲抽方式将其分为对照与观察两个组别,均无71例患者,且应用胶原酶治疗,前者采取直接注射法,后者实施置管后注射法,观察并分析两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实验中各项数据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SF-36评分相对较为均衡(P>0.05),但采取不同治疗手段后均有所改善,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SF-36评分大幅度提升(P<0.05)。结论:硬膜外侧间隙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各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感,从根本上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炎症因子对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5例AC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SAP分为SAP组(n=86)和非SAP组(n=139)。收集所有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指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发生SAP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不同指标预测SAP的价值。同时根据SAP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将SAP患者分为低危38例,中危28例,高危20例,分析各组间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的差异性。采用SPSS 23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1.113,95%CI 1.029~1.196,P<0.05)、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OR=1.035,95%CI 1.012~1.060,P<0.05)、C-反应蛋白(CRP)(OR=1.078,95%CI 1.009~1.091,P<0.05)为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淋巴细胞计数(OR=0.424,95%CI 0.198~0.910,P<0.05)、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OR=0.020,95%CI 0.002~0.280,P<0.05)为SAP发生的保护性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IHSS评分(AUC=0.920,95%CI 0.877~0.952,P<0.05)、淋巴细胞计数(AUC=0.860,95%CI 0.807~0.902,P<0.05)和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AUC=0.871,95%CI 0.820~0.912,P<0.05)对SAP的预测价值较CRP(AUC=0.671,95%CI 0.606~0.732,P<0.05)和PLR(AUC=0.645,95%CI 0.578~0.707,P<0.05)大。高危SAP患者的NIHSS评分和CRP均高于低危SAP患者(t=2.341和3.058,P<0.05),而淋巴细胞计数和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低于低危SAP患者(t=4.799和4.103,P<0.05)。高危SAP患者的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低于中危SAP患者(t=4.085,P<0.05)。结论ACI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及CRP对SAP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分级有预测价值。SAP的诊疗中应同时考虑ACI患者机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和臭氧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时联合小针刀松解治疗的效果。方法:以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的主要选取目标,与2023年7月-2024年7月从本院接受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80例进行分析,研究开展期间应用对比分析实验,故建立两个小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整理患者资料后,依据“双盲选”方法将其分入两组,各组40例。统计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和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反映的膝关节功能情况,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改善,其中研究组治疗后下降幅度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针刀松解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和臭氧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疼痛和膝关节功能,还能够促进临床效果提升,借鉴价值颇高。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肌张力减退-共济失调和发育迟缓综合征(hypotonia,ataxia,and delayed development syndrome,HADDS)患儿进行基因变异分析,明确其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基因检测,用Sanger测序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变异验证。结果患儿EBF3基因存在c.625G>A(p.Arg209Trp)杂合变异,使精氨酸(Arg)被色氨酸(Trp)取代,从而影响EBF3与DNA结合的亲和力,并改变其亚细胞定位,导致EBF3转录活性降低。结论EBF3基因c.625G>A变异可能是本例HADDS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本研究丰富了HADDS的临床表型谱,并扩展了EBF3基因变异谱。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雾化吸入法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哮喘患儿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药物减半并采用雾化吸入阿奇霉素予以治疗,统计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及停药后的后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效缓解,但观察组效果更好,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雾化吸入法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哮喘较口服阿奇霉素治疗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复发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内科规范化治疗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拒绝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注射用尿激酶进行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记录分析治疗两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疗程结束后实验组患者左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C-反应蛋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尿激酶可显著增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保护患者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