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NKTCL)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病例的临床特征、治疗策略及结果。方法从2010——2021年于我院治疗的1019例NKTCL患者中纳入中枢侵犯患者14例进行分析。结果NKTCL中枢侵犯发病率1.37%。5例初诊时出现中枢侵犯,9例进展时出现中枢侵犯。治疗后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1例。患者达完全缓解时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方案5例、培门冬酶方案4例、PD-1单抗方案3例、西达苯胺方案2例。诊断中枢侵犯后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4.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未达到。结论本研究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预后较既往研究有所提升,提示甲氨蝶呤及培门冬酶等化疗药物常规应用于NKTCL中枢侵犯的价值,而抗PD-1单抗及西达本胺等新型药物的应用可能进一步提升了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白蛋白(neutrophil/albumin, N/A)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CPB术后拔管时机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5月行CPB下心脏手术的72例先心病患儿的一般资料及临床参数(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临床诊断、ASA分级,术中心脏停搏时间、CPB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ICU滞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收集患儿术前(术前1 d)及术后(术后1 d)中性粒细胞计数、白蛋白水平,并计算N/A。分析围手术期N/A变化,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术后白蛋白水平及术后N/A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术后N/A对术后早期拔管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P<0.05)、白蛋白水平降低(P<0.05)、N/A升高(P<0.05);术后N/A与术后拔管时间相关(P<0.05),与患儿年龄、BMI、ASA分级、CPB时间、心脏停搏时间、手术时间无关(P>0.05);术后白蛋白水平与年龄、CPB时间、心脏停搏时间、拔管时间相关(P<0.05),与BMI、ASA分级、手术时间无关(P>0.05)。术后N/A预测早期拔管失败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7,敏感度为78.3%,特异性为79.6%。结论术后N/A对先心病患儿CPB术后早期拔管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初探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值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合并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收集并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7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CAP患者115例,根据肺血管造影结果分为CAP合并肺栓塞组(n=48)和单纯CAP组(n=67),比较2组之间血清白细胞计数(WBC)、hs-CRP、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D-二聚体/hs-CRP比值,并分析各指标诊断肺栓塞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2组之间的性别、年龄、WBC计数、FDP、ESR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AP合并肺栓塞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D-二聚体/hs-CRP比值高于单纯CAP组,分别为D-二聚体[3.84(3.43,4.72)] mg/L比[1.55(1.33,1.81)] mg/L和D-二聚体/hs-CRP[0.21(0.18,0.25)]比[0.05(0.05,0.06)];hs-CRP值低于单纯CAP组[18.95(16.21,29.39)] mg/L比[32.66(26.43,43.40)]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D-二聚体、hs-CRP、静脉血栓是CAP合并肺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提示hs-CRP、D-二聚体、D-二聚体/hs-CRP比值诊断CAP合并肺栓塞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8、0.781、0.858(P值均<0.05)。结论hs-CRP、D-二聚体、D-二聚体/hs-CRP比值对诊断CAP合并肺栓塞均有一定意义,D-二聚体/hs-CRP比值相比于单纯其他血清学指标,对CAP合并肺栓塞患者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尤其D-二聚体/hs-CRP比值明显升高时对临床快速识别CAP合并肺栓塞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