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免充气型上通气道(SLIPA)与Supreme一次性双管(LMA-Supreme)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的70例患者,分为SLIPA组与LMA-Supreme组,其中SLIPA组37例,LMA-Supreme组33例,记录并对比置入时间、尝试次数、通气道置入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声门的纤维支气管镜视野分级,最大密封压、气道压峰值以及术后24 h咽痛情况。结果SLIPA组与LMA-Supreme组的置入操作所需时间、一次置入成功率、置入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以及气道压峰值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IPA组的最大密封压[(25.7±4.08) cmH2O](1 cmH2O=0.098 kPa),与LMA-Supreme组[(28.5±3.14) 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对位情况方面,SLIPA组的纤维支气管镜视野评分3~4分的比例达到94.6%,明显高于LMA-Supreme组69.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咽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IPA™通气道可安全用于全身麻醉呼吸管理,其操作简便,置入成功率及安全性高;其前端空腔结构设计可积存反流液,可降低反流误吸发生风险。

  • 标签: 麻醉,全身 SLIPA™ 喉罩 LMA-Supreme 呼吸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置入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气道危机情境模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将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麻醉科进行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的48名学员按照入科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4名学员。试验组实施情境模拟下的置入培训,对照组实施单纯的任务训练器置入培训。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和在模拟临床危机事件下急救气道处理能力,包括置入成功率等技术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非技术能力;对两组学员开展培训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学员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0±4.2)分比(86.0±3.4)分,P=0.076];与对照组学员相比,试验组学员置入成功率更高[75.0%(18/24)比45.8%(11/24),P=0.039)],解决问题能力评分更高[(6.4±0.5)分比(2.1±1.2)分,P<0.01],教学总体满意度更高[(4.1±0.5)分比(3.5±0.6)分,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道危机情境模拟置入培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急救气道管理能力。

  • 标签: 气道危机情境模拟 喉罩置入 急救气道管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超声测量颏下软组织距离预测通气不良的价值。方法择期行下肢血管手术和泌尿系碎石手术患者272例,拟于全麻下完成。年龄25~78岁,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40~85 kg,机械通气时间30~120 min。使用超声测量颏下舌距(TT)、颏下舌骨距离(DSHB)、颏下会厌距离(DSEM)和颏下声门距离(DSAC)。依据说明书选择型号。记录以下情况的发生:首次置入失败;机械通气期间套囊周围漏气;气道峰压>20 cmH2O;超声诊断胃进气。出现1种及以上情况者为通气不良。根据是否出现通气不良,将患者分为通气正常组(N组)和通气不良组(P组)。绘制超声测量颏下软组织距离预测通气不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可信区间(CI)、灵敏度、特异度及临界值。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通气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超声测量TT、DSHB、DSEM及DSAC预测通气不良的AUC(95%CI)分别为:0.866(0.813~0.919)、0.755(0.683~0.827)、0.835(0.772~0.899)及0.705(0.628~0.782)(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T≥6.140 cm、DSHB≥1.145 cm、DSEM≥2.175 cm和DSAC≥1.075 cm均为通气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超声测量TT、DSHB、DSEM及DSAC可预测通气不良的发生。

  • 标签: 超声检查 喉面罩 预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气管息肉是由于气管黏膜受到机械刺激、炎症感染等引发。目前随着各级医院人工气道技术普遍开展,其发生率越来越高。气管息肉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引起误诊。本文报道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例高位气管息肉患者,并分析其发病及诊治过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处理水平。

  • 标签: 气管 息肉 喉罩 支气管镜 高频电凝 氩等离子体凝固术
  • 简介:摘要目的以三维CT重建(3D-CTR)图像为标准,评价超声判断置入位置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本院行脑血管介入性支架手术患者134例,年龄18~64岁,体重30~10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分别于置入前后进行颈部超声检查,术中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获得3D-CTR图像。分析患者颈部超声和3D-CTR图像并进行分级。结果最终125例患者完成本研究。在垂直位置上,超声分级与3D-CTR分级呈正相关(r=0.742,P<0.05);超声判断旋转的灵敏度为73.0%(95%CI:62.0%~84.4%)、特异度92.8%(95%CI:86.9%~98.7%)、阳性预测值89.1%(95%CI:80.5%~97.7%)、阴性预测值81.0%(95%CI:72.6%~89.4%)、准确度74.2%(95%CI:65.2%~81.1%)。在深度分级方面,超声分级与3D-CTR分级呈正相关(r=0.332,P<0.05),超声判断深度的灵敏度为58.5%(95%CI:46.9%~70.1%)、特异度93.3%(95%CI:87.2%~99.4%)、阳性预测值90.5%(95%CI 82.0%~99.0%)、阴性预测值67.5%(95%CI:57.7%~77.3%)、准确度33.2%(95%CI:16.8%~47.8%)。超声判断最佳置入位置的阳性预测值61.1%(95%CI:48.6%~73.6%)。结论虽然超声无法测量尖端入食管的深度,但检测旋转的准确性较高,可以作为临床上检测位置,尤其是旋转的可靠工具。

  • 标签: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成像,三维 喉面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性别因素对瑞马唑仑抑制患者置入反应效力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需置入的患者,年龄18~60岁,BMI 18~28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按性别将其分为2组:男性组(M组)和女性组(F组)。采用改良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第1例患者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3 mg/kg,患者意识消失、BIS值≤60或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1分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3 min后置入。置入时出现吞咽、牙咬、呛咳、体动或置入后2 min内MAPmax或HRmax升高幅度大于基础值的20%为阳性反应。若置入反应阳性或给予瑞马唑仑3 min后MOAA/S评分仍>1分,则下一例增加瑞马唑仑剂量,否则降低一个剂量,相邻剂量相差0.03 mg/kg,重复此过程,直至出现第7个交折点。采用Probit法计算瑞马唑仑抑制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F组29例和M组22例完成本试验。F组ED50及其95%CI为0.146(0.106~0.175) mg/kg;M组ED50及其95%CI为0.203(0.131~0.237)mg/kg,M组ED50高于F组(P<0.05)。结论瑞马唑仑抑制女性患者置入反应的效力强于男性患者。

  • 标签: 性别因素 苯二氮类 喉面罩 剂量效应关系,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置入Supreme后不同套囊充气压力对颈内静脉血流变化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拟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30例,年龄18~75岁,使用多普勒超声在颈内静脉的中位穿刺点进行测量,比较患者置入前、置入后60 cmH2O(1 cmH2O=0.098 kPa)套囊压力及置入后120 cmH2O套囊压力时的颈内静脉横截面积、血液流速及血液流量。结果与置入前比较,置入后60 cmH2O套囊压力时颈内静脉横截面积明显增加(P<0.05),血液流速及血液流量明显下降(P<0.05);置入后120 cmH2O套囊压力时颈内静脉横截面积明显增加(P<0.05),血液流速明显下降(P<0.05),但血液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后120 cmH2O套囊压力与置入后60 cmH2O套囊压力时比较,颈内静脉横截面积、血液流速、血液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置入Supreme后60 cmH2O及120 cmH2O套囊压力均会引起颈内静脉充血改变,两种压力对颈内静脉充血程度的影响相同。

  • 标签: 喉罩 充气压力 颈内静脉 血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自主吸入七氟醚麻醉应用于胸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1组,33例)和七氟醚组(2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心率、平均动脉压、PETCO2、术后恢复时间以及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较麻醉前大多出现下降趋势(P<0.05),但七氟醚组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水平高于丙泊酚组(P<0.05)。七氟醚组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小于丙泊酚组的24.24%。七氟醚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OAA/S分级达到5级的时间均短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经自主吸入七氟醚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

  • 标签: 喉罩 七氟醚 丙泊酚 胸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视可塑型喉镜定位置入法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信封法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均使用可气管插管的第四代,其中A组患者给予可视可塑型喉镜辅助,B组患者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辅助,C组患者给予盲探置入法。比较三组患者插管到位率、气道压力情况和并发症情况,并评估围术期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水平。结果A组患者一次性置入到位率高于B、C组(P<0.05);A组患者置入理想位置时气道峰压(PIP)<20 cmH2O(1 cmH2O=0.098 kPa)例数多于B、C组(P<0.05);A组患者在插即刻(T2)、拔即刻(T4)时刻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低于B、C组(P<0.05),其余时间三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三组各时间点心率(HR)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拔前(T3)、T4时刻皮质醇(Cor)水平低于B、C组(P<0.05),其余各时间点三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C组(P<0.05)。结论可视可塑型喉镜定位置入法应用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可提高插入位置准确率,减轻应激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相关并发症。

  • 标签: 喉镜 可视软镜 喉罩置入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 作者: 茅红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江苏省启东市第六人民医院,江苏南通 226200
  • 简介: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髋关节置换术的62例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麻组(观察组)和腰硬联合组(对照组),分析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认知功能表现和认知功能障碍情况。结果:T1、T2时,观察组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能减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喉罩; 腰硬联合麻醉;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Ambu AuraGain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择期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Ⅲ级,年龄30~64岁,体重45~80 kg,Mallampati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30):Ambu AuraGain组(A组)与Supreme组(S组)。麻醉诱导后置入,术中使用间歇正压模式通气维持PETCO2 30~45 mmHg、SpO2>95%。纤维支气管镜经过出口末端时记录Brimakombe评分,评价对位准确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成功置入时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束即刻,记录气道密封压。记录置入时间、置入成功情况、首次置入成功情况和拔除时间。记录术中低氧血症、高血压、心动过速和拔除后低氧血症、咽喉疼痛、粘血的发生情况。记录内镜医师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操作的满意度。结果2组置入时间、置入成功率、首次置入成功率、拔除时间、术中和拔除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A组对位准确率和检查结束即刻气道密封压升高,内镜医师满意度升高(P<0.05)。结论Ambu AuraGain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患者的气道管理。

  • 标签: 喉面罩 气道管理 支气管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对置入术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全麻手术通气患者90例,年龄18~6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石蜡油组(A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B组)和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组(C组)。置入前按照分组分别将石蜡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或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均匀涂抹于前、肩、背部。于拔除后1、6、24和48 h时记录咽喉痛程度、口咽黏膜炎评分、声音嘶哑评分及各时段(0~1 h、>1~6 h、>6~24 h、>24~48 h)的发生情况:记录拔除时应激反应和拔除后48 h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29例,B组28例,C组27例完成试验。与A组比较,C组拔除后各时点咽喉痛程度及各时段发生率降低,拔除后6、24和48 h时口咽黏膜炎评分及拔除后>1~48 h发生率降低,药物相关不良发应发生率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拔除后6 h时咽喉痛程度及拔除后>1~48 h咽喉痛发生率降低,拔除后6、24和48 h时口咽黏膜炎评分及拔除后>1~48 h口咽黏膜炎发生率降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3组拔除后声音嘶哑评分及其发生率、拔除时应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对置入术相关并发症有一定预防效果。

  • 标签: 喉面罩 手术后并发症 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永康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分别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SBP、DBP、HR、MAP)、术中全身麻醉药物用量、拔管时间、下床及出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镇痛药物需求情况。结果观察组T1时血流动力学水平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3、T4、T5血流动力学水平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3、T4、T5血流动力学水平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24 h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曲马多、帕瑞昔布等镇痛药物需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全身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下床活动及出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更好维持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髋骨折 超声检查 神经传导阻滞 股神经 喉面罩 麻醉,全身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气管插管麻醉与麻醉对低龄手术患儿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杭州市儿童医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行全身麻醉手术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气管插管组和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儿术后24 h呼吸道感染症状(鼻塞、咳嗽、痰鸣音、啰音、排痰)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同时对两组感染病原菌以及围手术期、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气管插管组患儿鼻塞[56.0%(28/50)]、咳嗽[42.0%(21/50)]、痰鸣音[14.0%(7/50)]、啰音[38.0%(19/50)]、排痰[16.0%(8/50)]等发生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38.00(19/50)]均显著高于组患儿[28.0%(14/50)、14.0%(28/50)、4.0%(8/50)、24.0%(12/50)、4.0%(2/50)、6.0%(3/50)](χ2=12.18、21.47,均P < 0.001);两组患儿共检出病原菌34株,其中组4株,气管插管组30株;革兰阳性菌7株(20.6%),革兰阴性菌23株(67.6%),真菌4株(11.8%);两组患儿病原菌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P=0.310);组患儿苏醒时间[(10.3±3.1)min]及拔管时间[(13.5±2.4)min]均显著短于气管插管组患儿[(16.1±5.1)min、(19.5±4.1)min](t=3.17、7.19,均P < 0.05);两组患儿延长住院及非计划再入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麻醉较气管插管麻醉操作简单,能够显著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安全性更高,是低龄患儿全身麻醉气道支持方式的首选。本研究具备显著创新性和科学性。

  • 标签: 麻醉,全身 麻醉,气管内 插管法,气管内 呼吸道感染 围手术期 细菌 真菌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永康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分别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SBP、DBP、HR、MAP)、术中全身麻醉药物用量、拔管时间、下床及出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镇痛药物需求情况。结果观察组T1时血流动力学水平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3、T4、T5血流动力学水平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3、T4、T5血流动力学水平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24 h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曲马多、帕瑞昔布等镇痛药物需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全身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下床活动及出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更好维持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髋骨折 超声检查 神经传导阻滞 股神经 喉面罩 麻醉,全身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横肌平面(TAP)阻滞联合通气(LMA)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n=20):Ⅰ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Ⅱ组采用肋缘下TAP阻滞联合LMA全麻、并控制呼吸,Ⅲ组采用肋缘下TAP阻滞联合LMA全麻、并保留自主呼吸。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呼吸参数、应激反应和全麻药用量,记录术后镇痛药用量和拔气管导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康复指标。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术中的气道峰压更低,全麻药和术后镇痛药的用量更少,拔气管导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均<0.05);Ⅲ组的气道峰压、潮气量、拔气管导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低于Ⅱ组(P<0.05)。围术期应激反应(血糖和乳酸)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3例患者术中因肌松效果不满意(2例)或自主呼吸通气不足(1例)改为控制呼吸,麻醉方案成功17例。结论TAP阻滞联合LMA全麻控制呼吸或保留自主呼吸,可作为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能有效控制手术应激和加快术后恢复,并有肺功能保护作用。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老年人 腹横肌平面阻滞 喉罩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