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肝硬化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隐匿型的临床前期,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目前,国内对于肝硬化患者隐匿型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隐匿型的评估工具众多,筛查方法不统一。本文综述了肝硬化隐匿型筛查工具并分析其优缺点,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筛查工具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肝硬化 肝性脑病 筛查
  • 作者: 刘子声 王志 邹勇斌 黄文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21年第03期
  • 机构: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郴州医院 湘南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湖南郴州 423000,湘南学院附属医院老年综合内科,湖南郴州 423000,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郴州医院 湘南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湖南郴州 423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日常行为能力异常筛查可疑轻微的临床价值,分析肝硬化合并轻微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547例,均进行轻微诊断,采用疾病影响程度量表(SIP)评价患者日常行为能力。分析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轻微的关系,比较轻微阳性与阴性患者的SIP评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合并轻微的危险因素。结果肝硬化患者547例中轻微阳性154例,阳性率为28.15%。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组,Child-A级患者轻微阳性率为20.00%(27/135),Child-B级为23.81%(60/252),Child-C级为41.88%(67/160);Child-C级患者轻微阳性率显著高于Child-A级、Child-B级(均P<0.05)。轻微阳性与阴性患者的行走能力、情感行为、社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反应能力、睡眠障碍评分及总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659,95%CI:1.032~4.697)、Child-C级(OR=2.476,95%CI:1.379~3.965)、营养风险(OR=1.714,95%CI:1.135~2.568)、日常行为能力异常(OR=2.895,95%CI:1.059~4.351)、血氨浓度(OR=1.534,95%CI:1.041~2.627)、国际标准化比值(OR=2.105,95%CI:1.562~3.374)是肝硬化合并轻微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日常行为能力异常与轻微有关,筛查日常行为能力有助于发现可疑轻微病患者。

  • 标签: 肝硬化 肝性脑病 日常行为能力 疾病影响程度量表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对代偿期肝硬化轻微型(MHE)的诊断价值,构建基于血清学指标的联合模型并评估其对MHE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多中心研究。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8月来自我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3家医院就诊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6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计算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使用基线血氨测量值/正常参考值上限(AMM-ULN)集中校正各中心血氨测量结果,以我国《肝硬化诊疗指南》标准,数字连接试验-A、数字符号试验均异常作为诊断MHE的标准。基于R语言caret包将患者随机(7∶3)分为训练集(n=185)和验证集(n=78)。通过Logistic回归构建诊断MHE的联合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及校准曲线图评估诊断性能,并用Bootstrap法(n=200)进行内部验证;Delong检验比较AUC之间的差异。结果训练集中,MHE占37.8%(70/185),MHE组AMM-ULN、白蛋白、血小板、碱性磷酸酶、国际标准化比值、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以及教育年限与无MH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MM-ULN(OR=1.78,95%CI 1.05~3.14,P=0.038)和MELD评分(OR=1.11,95%CI 1.04~1.20,P=0.002)是MHE的独立危险因素,AUC分别为0.663和0.625。联合AMM-ULN、MELD评分和教育年限的联合模型诊断MHE的AUC为0.755,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85.2%和55.7%。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P=0.733),联合模型内部验证AUC为0.752。Delong检验显示联合模型诊断效能优于单独使用血氨(P=0.020)和MELD评分(P=0.003)。验证集中,联合模型诊断MHE的AUC为0.794,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有较好的校准度(P=0.841)。结论基于AMM-ULN、MELD评分和教育年限的联合模型可提高对MHE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肝性脑病 肝硬化 血氨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诊断模型
  • 简介:摘要(HE)是肝硬化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提示慢性肝病患者预后不佳。轻微(MHE)是HE的早期阶段,无明显症状,但在神经心理学和/或神经生理学测试中表现出异常的结果。MHE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就业及驾驶能力并具有进展到显性的高风险。应探讨诊断MHE的各种方法,加强临床医生在日常诊疗活动中对MHE的重视并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有效的MHE筛查。

  • 标签: 轻微性肝性脑病 诊断 进展
  • 简介:摘要肝硬化可导致多种并发症,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肾综合征等已被大家所熟知。但尚有些并发症发病率高却容易被临床医生忽视,而这些并发症也会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现就易被忽视的肝硬化相关并发症如门静脉血栓、肝硬化肌少症、骨病等进行讨论,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进行展望,以期引起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的重视。

  • 标签: 肝硬化 并发症 门静脉血栓 肌少症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乳糜及血性腹水、胸水、少见病原菌感染的自发性腹膜炎、肝硬化心肌、门静脉肺动脉高压、肝硬化神经系统损伤等肝硬化少见并发症,临床医生尚缺乏充分的认识和/或及时有效的诊治。现介绍上述肝硬化少见并发症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 标签: 肝硬化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显性(OH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研究设计,以住院肝硬化合并OHE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同期住院的肝硬化未发生OHE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以及实验室资料,分析影响OHE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计量资料,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计数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住院诊断为肝硬化患者共500例,共40例发生OHE,作为病例组,并随机选取40例同期住院的肝硬化未发生OHE患者为对照组。病例组和对照组性别构成和年龄均可比。两组患者的肝硬化病因构成方面,均以病毒性肝炎(其中主要为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主,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2.5%和57.5%。其余病因包括酒精肝病、自身免疫肝病等。在血生物化学指标方面,两组的血肌酐水平可比,但是病例组中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更高(34.30 μmol/L对比18.65 μmol/L,Z = -3.185,P < 0.05)、血钠水平更低(137.00 mmol/L对比140.08 mmol/L,Z = -2.348,P < 0.05)、凝血酶原时间更长(14.60 s对比12.20 s,Z = -5.078,P < 0.05),国际标准化比值更低(1.33对比1.07,Z = -5.632,P < 0.05),血白蛋白水平更低(30.6 g/L对比35.6 g/L,t = 3.386,P < 0.05)。在并发症方面,病例组的合并消化道出血比例更高(30.0%对比10.0%,χ2 = 5.000,P < 0.05)、合并腹水比例更高(87.5%对比30.0%,χ2 = 27.286,P < 0.05)、继发感染比例更高(32.5%对比10.0%,χ2 = 7.813,P < 0.05)。在病情严重程度评级方面,病例组的Child-Pugh C级所占比例更高(62.5%对比10.0%,χ2 = 26.593,P < 0.05)。在结局方面,病例组病死3例,对照组无一例病死。多因素分析发现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为C(OR = 12.696),合并腹水(OR = 10.655)是发生OHE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单中心回顾临床研究显示,肝硬化并发OHE者病情更重,并发症更多。为及时诊治肝硬化OHE,应更多关注合并腹水及Child-Pugh C级者。

  • 标签: 肝硬化 肝性脑病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肝硬化是慢性肝病的终末阶段,可影响到全身多器官功能。而肝硬化所致消化道损害临床上更为常见。肝硬化会导致胃肠动力下降、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破坏肠黏膜屏障功能,还会并发一系列胃肠道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临床上,更应重视肝硬化相关胃肠道并发症,做到早期监测、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控制肝硬化病情进展、减少晚期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肝硬化 胃肠动力 门静脉高压 肠黏膜屏障
  • 作者: 邱亮,张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沭阳南关医院,江苏宿迁223600
  • 简介:目的:探讨肝硬化采取鳖甲软煎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6~2022.6期间我院治疗的26例肝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鳖甲软煎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的92.31%比对照组的53.85%更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的7.69%与对照组的15.38%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患者,采取鳖甲软煎加减治疗不仅疗效显著,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高,值得将该方案推广。

  • 标签: 肝硬化;鳖甲软肝煎加减;常规治疗;临床效果;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代谢相关脂肪肝病(MAFLD)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最终可进展至肝硬化、肝癌和肝功能衰竭。脂肪肝病曾被认为是隐源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MAFLD新定义的提出,表明MAFLD相关肝硬化不再是一种隐源肝硬化,两者隶属两个不同概念,它们可能具有不同的肝脏和外不良结局。现就MALFD相关肝硬化和隐源肝硬化的定义、流行学、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方便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研究效率,使临床医师和患者获益。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隐源性肝硬化
  • 简介:摘要肝硬化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其中一些并发症比较少见或者虽然多见但是被忽视,因而被称为"少见并发症"。但是这些并发症也会影响患者预后,需要重视。现对相关内容进行总结,综述肝硬化"少见并发症"的概念和诊治现状,并对未来的临床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肝硬化 诊断 治疗 研究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IPS术后门脉显影及肝脏体积对术后肝功能及发生HE的影响。方法对9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行TIPS术,按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脏体积及术后即刻门脉显影情况分组,3个月、6个月、1年随访,观察术后肝功能损害情况及有无发生HE,分析各组中肝功能损害情况及H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TIPS术后患者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害,但绝大部分均能逐渐恢复。本组中1例出现肝功能损伤进展,最后并发肺炎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腹腔内出血于术后3天死亡。肝功能Child A级组HE发病率10%(3/30),Child B级组HE发病率19.23%(10/52),Child C级组HE发病率41.67%(5/12),肝功能C级患者HE发病率明显高于A、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即刻门脉显影好的甲组中HE发病率17.81%(13/73),显影差的乙组中HE发病率23.81%(5/2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体积A组中HE发病率9.52%(4/42),B组中HE发病率26.92%(14/5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PS术后即刻门脉显影好坏与术后发病率无明显相关;肝脏体积越小,术后发生率越高。

  • 标签: TIPS 门脉显影 肝脏体积 肝性脑病
  • 简介:摘要的诱发因素多与感染相关,即使无明显的感染灶,肠道细菌移位、内毒素水平升高也可导致体内炎症状态。因此,的治疗原则为及时清除诱因、消除体内炎症,调控肠道菌群、恢复肠道稳态。《抗菌药物防治多学科专家共识》就利福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硝基咪唑类等抗菌药物和肠道微生态制剂在管理中的临床应用给予推荐意见,为抗菌药物防治提供临床指导。

  • 标签: 肝性脑病 抗菌药 肠道微生态 肠道菌群 肠道稳态
  • 简介:摘要(HE)是指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伴癫痫发作比较罕见,在衰竭患者中一旦出现,往往预后不佳。目前,肝移植是治疗慢加急性衰竭晚期患者的唯一手段,但是肝移植治疗Ⅳ期合并癫痫发作的慢加急性衰竭患者目前尚无报道,本文报道2例治疗成功患者,为后续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经验。

  • 标签: 肝移植 肝性脑病 癫痫
  • 简介:摘要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相当常见。其类型包括肾前和肾后肾功能不全、结构肾脏疾病、间质肾炎以及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相关而无明显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功能肾衰竭即肾综合征,其中最多见的是急性肾损伤和肾综合征。近年,对肝硬化合并肾脏损伤有了新的认识,尤其在急性肾损伤和肾综合征的定义、分型、发病机制、诊断标准、管理流程等方面更新较多,现就此重点阐述。

  • 标签: 失代偿性肝硬化 急性肾损伤 肝肾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吲哚菁绿排泄试验中的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 R15)和肝脏有效血流量(EHBF)能否预测轻微型(MHE)的发生。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收集2019年6—12月于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治的确诊为肝硬化衰竭的患者资料153例。用数字连接试验A和数字符号试验筛查出MHE患者,并分析临床资料。通过对R15和EHBF取不同数值作为分界点,分别探究两个因素对预测MHE的意义。结果MHE发生率为38.56%(59/153)。由单因素分析,Child-Pugh分级在MHE组和非MHE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7.606,P<0.05),而肝硬化衰竭诊断、空腹血糖、血清肌酐等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选取0.11~0.61绝大多数点作为R15正常异常分界点时,R1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当R15选取0.18时最为显著(Fisher精确检验P值=0.00024);选取0.08~0.76绝大多数点作为EHBF正常异常分界点时,EHBF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当EHBF选取0.25时最为显著(Fisher精确检验P值=0.000 22)。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得到MHE发生的危险因素为R15和EHBF,并利用ROC曲线说明两个因素对MHE的预测作用。结论MHE在肝硬化衰竭患者的发生率较高。当R15≥0.18或EHBF≤0.25 L/min时,吲哚菁绿排泄试验中的R15和EHBF相较Child-Pugh分级更能预测MHE的发生,有助于及时对患者进行评估与管理。

  • 标签: 肝硬化 肝衰竭 轻微型肝性脑病 危险因素 吲哚菁绿排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吲哚菁绿排泄试验中的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 R15)和肝脏有效血流量(EHBF)能否预测轻微型(MHE)的发生。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收集2019年6—12月于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治的确诊为肝硬化衰竭的患者资料153例。用数字连接试验A和数字符号试验筛查出MHE患者,并分析临床资料。通过对R15和EHBF取不同数值作为分界点,分别探究两个因素对预测MHE的意义。结果MHE发生率为38.56%(59/153)。由单因素分析,Child-Pugh分级在MHE组和非MHE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7.606,P<0.05),而肝硬化衰竭诊断、空腹血糖、血清肌酐等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选取0.11~0.61绝大多数点作为R15正常异常分界点时,R1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当R15选取0.18时最为显著(Fisher精确检验P值=0.00024);选取0.08~0.76绝大多数点作为EHBF正常异常分界点时,EHBF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当EHBF选取0.25时最为显著(Fisher精确检验P值=0.000 22)。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得到MHE发生的危险因素为R15和EHBF,并利用ROC曲线说明两个因素对MHE的预测作用。结论MHE在肝硬化衰竭患者的发生率较高。当R15≥0.18或EHBF≤0.25 L/min时,吲哚菁绿排泄试验中的R15和EHBF相较Child-Pugh分级更能预测MHE的发生,有助于及时对患者进行评估与管理。

  • 标签: 肝硬化 肝衰竭 轻微型肝性脑病 危险因素 吲哚菁绿排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武警部队海警总队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诊治的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两组肝功能指标、血氨水平变化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氨(NH3)分别为(61.84±11.34)IU/L、(47.67±12.37)IU/L、(37.96±5.56)μmol/L、(54.85±12.73)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48±10.63)IU/L、(64.30±13.52)IU/L、(50.74±6.73)μmol/L、(68.56±12.63)μmol/L(t=8.935、6.417、10.352、5.406,均P<0.05);观察组评分为(0.77± 0.0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8±0.10)分(t=55.177,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45/50),高于对照组的74.0%(36/50)(χ2=5.263,P<0.05);观察组数字连接试验(NCT)时间为(45.85±4.27)s,短于对照组的(59.58±5.63)s,数字符号试验(DST)、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分别为(56.25±9.76)分、(4.76±0.6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1.53±9.62)分、(3.31±0.25)分(t=13.740、7.595、15.127,均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可有效改善病患者肝功能,降低NH3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预后。

  • 标签: 肝性脑病 肝硬化 门冬氨酸鸟氨酸 丙氨酸转氨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类 胆红素 认知 预后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重症医师对入住重症监护室(ICU)失代偿血吸虫肝硬化(decompensated schistosomiasis cirrhosis, DSC)患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相对不足,而对失代偿酒精肝硬化(decompensated alcoholic cirrhosis, DAC)认识相对较多。为此,本研究比较入住ICU的DSC和DA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和衢州市人民医院在2013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入住ICU的DSC和DAC患者,记录和分析两组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并发症、超声影像学特征及胃镜检查结果以及预后。结果共收集DSC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为57~88岁;DAC患者31例,均为男性,年龄为41~75岁。与DAC患者相比,DSC患者更易合并冠心病,而黄疸发生、低钠血症、以及呼吸机使用比例均显著降低(P均<0.05),但两者肝功能和凝血谱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DAC患者相比,DSC患者B超更多表现为斑片状及弥漫回声改变和肝脏体积缩小(P<0.05),而两组患者胃镜特征表现相似。治疗上,两组生长抑素使用比例以及时间、三腔二囊管使用比例以及时间、胃镜下止血比例、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比例以及剂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停止时间[1.75(1~2.375) d vs. 1.25(0.5~4.125) d]、ICU入住时间[(3.82±1.99) d vs. (4.96±3.58) d]以及28 d病死率[18.18% vs. 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总体上,入住ICU失代偿血吸虫肝硬化与失代偿酒精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生化指标与辅助检查结果如超声和胃镜等相似;经过积极治疗,两者预后均较好。

  • 标签: 重症医学科(ICU) 失代偿性血吸虫肝硬化 失代偿性酒精性肝硬化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肝硬化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47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将其中发生AKI的40例患者纳入发生组,未发生AKI的107例患者纳入未发生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乙肝肝硬化患者并发AKI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生组腹水量[(914.26±194.68)ml]多于未发生组[(492.71±82.43)ml],感染及糖尿病患者占比[35.00%(14/40)、15.00%(6/40)]高于未发生组[7.48%(8/107)、3.74%(4/107)],非选择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25.00%,10/40)高于未发生组(10.28%,11/107),P<0.05。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水量多、感染、糖尿、使用非选择β受体阻滞剂是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腹水量多、感染、糖尿、使用非选择β受体阻滞剂是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

  • 标签: 乙型肝炎 肝硬化 急性肾损伤 感染 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