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由日本舞台美术界的老前辈三林亮太郎先生首倡的中日舞台美术专业学生作品展,继在日本东京展出之后,去年九月在北京,今年一月在上海同中国的观众见了面。举办这样的展览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虽然这次展出的规模并不大,但却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视。一方面,它标志着中日两国间的戏剧文化交流正朝着新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地扩展、推进。其次,对从事舞台美术教学的国内同行们来说,通过这次交流使我们获得了不少新的信息,得到了不少新的启示。今年五月,在中央正式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有这么一段话:“要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加强对外交流,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建立在当代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之上。”我的体会是:当前,在总结我们自己的舞台美术教学历史和现实经验的同时,比较、研究别国舞美教学的经验,广借鉴、采众长,这对搞好现阶段的改革,进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舞台美术教学体系乃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此想法,自从看了中日舞美专业学生作品联展之后,笔者就注意收集了一些材料。下面,就这次日方参展三院校有关舞美教学等方面的情况,将我之咫闻管见缀缉在一起,以提供给同志们参考。
简介: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作为一个中等城市的工人文化宫,绝对是这座城市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那个时期是以产业工人为主体,又有企业工会组织为依托,企业有工人俱乐部,车间有文化活动室,要人有人,要场地有场地。工人的文化活动开展得有规模、有声势、有气象。就以工人非职业美术活动为例,每年五一节、国庆节、元旦,文化宫都要举办全市工人美术作品展;各个厂、矿每月出宣传栏,车间每周出墙报。工人文化宫举办的全市工人美术展,每次参观展览的人数达数十万人次。全市非职业美术爱好者、基层美术骨干达千人以上,他们的作品参加全省美术展,参加全国美术展,他们当中还有人进了省、市书画院,成了知名的画家。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的改制,第三产业的兴起,社会的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生活出现了多元化。过去,我市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层层企业工会为基础的,群众文化活动的格局被打破,工人文化宫开展的工人非职业美术活动的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在这种变化中又重新涌现出新的文化现象。作为一名工人文化宫专职从事群众文化美术辅导的干部,深入研究这一文化现象,对我们今后开展工人(群众)非职业美术辅导工作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