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日本著名民俗学家、神奈川大学教授田登先生,2000年2月10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63岁。中国民俗学会发唁电表示深切哀悼。

  • 标签: 日本 民俗学家 宫田登 学术著作
  • 简介:<正>一、教互具天台智者大师创立的天台法门,具有教互具的特色.这主要体现在十卷《摩河止》中.在解释正修止时,智者云:“前六

  • 标签: 止观 天台山 别传 天台智者 禅门 三昧
  • 简介:<正>一、崇天是古老的传统信仰中华民族崇天的思想,早在商代甲骨卜辞里,就有许许多多的记载。如“今三月帝令多雨”,“今二月帝不令雨”,“羽癸卯帝其令风——癸卯帝不令风”,“帝其降我——帝不我降堇”,“贞卯,帝弗其降祸,十日”等,当时人们把下雨、大风、挨饿、灾祸等有关生产、生活上的大事,都归之于“帝”的发号施令。据郭沫若说,这儿的“帝”自然是指至上神无疑,也就是指的天。

  • 标签: 天命观 民族 屈原 昭王 楚国 国君
  • 简介:鲁迅在早期论文《破恶声论》中提出"伪士当去,迷信可存"的观点,一方面批判了近代唯科学主义的偏至,另一方面则肯定了民俗存在的价值,提出了独特的民俗。它的形成根源可以追溯到鲁迅儿童时代参与民俗活动的经验与记忆,其中既有温暖明亮的一面,也有幽暗深沉的一面。绍兴地方戏中"无常"和"女吊"的形象在鲁迅的精神发展历程中不断生长、升华,成为最能概括其思想内核的象征物。虽然经过西方新学洗礼后成长为启蒙者,但是鲁迅仍将自己置于旧时代过来人的位置上,在文学创作中着力描绘他所熟稔的故乡风俗与底层人物,展示了启蒙理想难以实现的时代困境。在面向未来的文化建设、民俗革新的问题上,鲁迅采取开放的"拿来主义"态度。

  • 标签: 鲁迅 民俗 童年经验 《破恶声论》
  • 简介:迎神赛会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民间借娱神行乐的一种集体性活动,集宗教信仰、民俗与娱乐活动于一身.迎神赛会通常由村庙组织出面举办,时间选择在春季或秋季,取'春祈秋报'之意.春季迎神主要是增加春节的喜庆气氛,祈祷本年度风调雨顺,万事兴旺;而秋季迎神,通常是在村庙主神诞辰之日进行,意在庆贺丰收,感谢神灵庇护.由于搀杂着迷信、靡费钱财以及容易引起社会治安案件等原因,自民国以来,迎神赛会一直是政府查禁的对象.

  • 标签: 迎神赛会 民俗文化 闽侯县 宗教信仰 泰山宫
  • 简介:<正>我国的民俗文化,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民俗”这个概念,也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确立。司马迁作为一个有识见的史学家,他对古代民俗也十分重视,在壮游全国的社会实践中,对各地的风俗人情作了广泛的调查了解,并把它有机地记载在《史记》人物传记之中。《史记》中保存着的大量的民俗史料和民俗观念,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民俗发展历史和司马迁的民俗思想,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记载了大量

  • 标签: 司马迁 民俗观 民俗改革 社会需要 发展历史 史记
  • 简介:<正>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约公元前371年—公元前289年)为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就人才问题作了一些阐述.本文拟就这些阐述略作探讨,以弄清孟子的人才.

  • 标签: 孟子 盂子 人才观 管仲 孔子 诸侯国
  • 简介:本文以修复并对公众免费开放的肇庆府学为实例,分析在新时期国家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大背景下,地方如何创新文物建筑的运营、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当地市民及游客所共享.

  • 标签: 肇庆府学宫 文物活化 创新发展 文化资源共享
  • 简介:<正>聪慧而狡黠的鼠少小的年纪,在祖母的膝下常常听她教我学念那首人人会唱的《小老鼠上灯台》的歌谣:“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小妮,捉猫来,吱咕吱咕蹦下来。”那时不懂得这歌词里包含着什么意思,只知道老鼠既好玩,又讨厌,每到晚上就出来偷吃家里的食物,连灯油也不放过,还听说老鼠把谁家小孩的耳朵咬掉了一大块。多少年了,这歌词,现在居然也还记得。

  • 标签: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 十二生肖 文化英雄 内部资料 神话传说
  • 简介:长时间以来,博物馆是一个具有清晰意识形态定位的机构,所展现的是市民阶级的世界和价值。但是,在一个后现代的“为了所有人”的城市中,也要求有一个“为了所有人”的博物馆,它必须吸纳多元的理念,并传达各种声音。如此一来,博物馆自身的设置、诠释范式必须作出持续的改变,遵循一种与变革时代相适应的“新日程”。不仅仅是在文化政策领域,而且也在身份认同政策领域、乃至政治领域,博物馆都应当进一步完善、强化自身的活动。

  • 标签: 博物馆 世界观 多元化 新日程
  • 简介: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学生的语文能力完全可以从作文中反映出来。本文论述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应遵循作文教学规律,正确处理好阅读课与作文课,引导与主导的关系,以及修改作文和教师批改作文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 标签: 阅读与作文 引导与主导 自改与他改
  • 简介:民间美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民俗文化又是民间美术的载体和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了人民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情感。民俗文化中吉祥又是民间美术中着力描绘的主要内容。

  • 标签: 中国民间美术 吉祥观 民俗文化
  • 简介:关于蔡元培的《说民族学》一文,学界多强调其所厘清的"民族学"之学科内容,而甚少探讨蔡氏所阐述的民族学研究在中国具有的意义或功能。蔡元培的民族学影响了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组的学术规划,中研院民族学者凌纯声的研究中的古史辨视角与文化实践内容即具体呈现蔡氏眼中的民族学之意义。这一研究视角既能为我们综合理解民国民族学提出另一个思路,也为我们整体地看待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提供历史的参照。

  • 标签: 蔡元培 民族学 古史辨 文化实践
  • 简介:书道真赏文史妙———《焦山石刻研究》读评郑奇古城镇江,平野一脉,大荒中流,江心一座翠峰砥柱,古谓之“浮玉”,今谓之“焦山”。六朝以降,多少达官贵显、逸士高人,慕名往还,诗酒唱和,书画寄情,更兼名工巧匠,凿于摩崖,镌于碑石。文心拢集,技艺凝铸,使之成...

  • 标签: 《瘗鹤铭》 人文精神 书法艺术 书道 石刻 教育实习
  • 简介: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运动自开展以来便是一种依靠行政力量推动的国家行为,而完全国家化的保护模式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端。“遗产”具有私人性和主位性,就文化遗产而言,地方性人群共同体是其原初主体。这决定了我国遗产保护理念和管理体制须向社会化方向转变,充分动员公众与民间组织介入遗产保护。厦门一个“城中村”庙理事会为村庙龙源申请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实践,折射出现阶段我国社区性组织在遗产保护中的角色和作用,同时反映了遗产保护社会化过程存在的问题。

  • 标签: 文化遗产 保护 社区性组织 作用
  • 简介:西周、春秋时期民俗及其在战国时期的流变整体呈现从“谨俗”到“顺上”的演变逻辑。这一演变主要体现为以下四方面:民俗主体的变化、王权与民俗的上下关系、民俗的地域性以及民俗作为社会管理手段。这一演变的本质是王权主义对民俗的改造。这一改造一方面是民俗功用的历史变化;另一方面,也是民俗作为一种“拟权”的“文化化”过程。

  • 标签: 民俗观 王权主义 拟权 文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