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及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均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同时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儿PH值、PaO2水平低于研究组,PaCO2水平高于研究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74.3%)低于研究组(94.3%),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儿并加用综合护理,可控制患儿病情发展,增强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最终疗效。 方法 选择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我院治疗82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按数字排序法随机以参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区分,参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双水平气道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均有所提升,观察组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双水平气道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十分显著,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且调整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治疗借鉴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患儿。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治疗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46例患者,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法,研究组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法,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相关指标评分、睡眠呼吸指标及血糖、血压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低通气次数,呼吸暂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呼吸暂停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嗜睡评分为,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使用持续气道正压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效果明显,可减少患者呼吸暂停次数与时间,改善嗜睡情况、降低血压、血糖指标,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可在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量连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3月2023年6月,研究对象为在我院出生的65例肺透明膜病新生儿,分组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组别名称为观察组(33例,流量连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对照组(32例,常规机械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PH值、PO2水平显著较高,PCO2、FiO2水平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较低(P<0.05)。结论:流量连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效果确切,能够更加快速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效果高且安全性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与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科NICU于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NRDS患儿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CPAP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P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各临床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PH、PO2、PCO2及OI等临床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NRDS患儿给予CPAP联合PS治疗,患儿PH、PO2、PCO2及OI等临床指标改善明显,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常频通气早期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2021年5月-2023年4月,从本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选择120例,随机数表法分2组,各60例,对照组:常频通气治疗,试验组: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治疗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氧分压( PaO2 ) 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 ) 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PaO2 高于治疗前,PaCO2 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试验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优于常频通气治疗,利于患儿血气指标恢复,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人工气道护理中运用系统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观察本院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11月接收的 76例老年人工气道护理患者,采集随机办法分为常规组与强化组各 38例,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强化组进行针对性的系统气道管理,分析各组护理处理后患者肺部感染率、气道黏膜出血率、脱管率等风险问题,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在不良风险发生率上,强化组 5.26%,常规组 26.32%,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上,强化组 97.37%,常规组 81.58%,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系统气道管理运用在老年患者人工气道护理中可以有效的减少治疗风险,提升患者护理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NICU收治的135例NRDS早产儿的病例资料,根据患儿呼吸机模式不同,分为NHFOV组69例与NCPAP组66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aO2较治疗前升高,PaCO2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HFOV是治疗NRDS患儿的有效通气模式,且相比NCPAP,NHFOV模式可更快改善患儿氧合状态、减轻CO2潴留,有助于降低初始治疗失败率。
简介:摘要:目的:消化道早癌,即早期胃癌、早期食管癌、早期大肠癌等,是临床上的重要挑战。早期发现和治疗消化道早癌,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消化道内镜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将探讨消化道内镜在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消化道内镜检查是消化道早癌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内镜,医生可以直接观察消化道的黏膜病变,发现早期的肿瘤或溃疡。内镜下可以进行多种诊断操作,如活检、染色、超声内镜等,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范围。1. 活检:在内镜下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消化道早癌的金标准。2. 染色:使用染色剂使病变黏膜颜色改变,有助于发现早期微小病灶。3. 超声内镜:结合内镜和超声技术,可以清晰显示消化道壁层次结构,有助于判断病变的深度和范围。结果: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消化道内镜在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和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优势。内镜检查能够早期发现病变,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机会。以内镜黏膜剥离术为代表的内镜治疗技术,不仅提高了早癌的治愈率,还保留了患者的器官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结论:总之,消化道内镜在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未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和治疗将更加精准和高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希望。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镜在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治疗工作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46例消化道异物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消化内镜进行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6例患者成功取出异物的例数为44例,成功率为95.65%,其中有34例患者异物是通过内镜下钳取为骨性异物刺入食管壁中并形成溃疡,在手术时发下异物固定比较紧,伴有发热,考虑到可能需要进行穿孔,因此转入外科手。结论针对上消化道异物患者采用消化内镜的治疗方式其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患者在治疗期间无需住院,治疗费用低,且不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