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胃淋巴瘤(Primarygastrointestinallymphomas,PGL)患者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市人民医院215例PGL患者病理特征和临床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X2检验、对数线性模型、COX比例风险模型及LifeTable生存分析。结果患者1年、3年及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7.8%、57.3%和53.4%。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0岁、病理类型、IPI评分、临床分期、LDH水平、肿瘤直径和治疗方式与PGL预后相关。进一步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IPI评分、治疗方式和年龄为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各治疗组中,化疗联合放疗组预后最好。结论肿瘤直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IPI评分、治疗方式和年龄为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化疗联合放疗应作为PGL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化疗后淋巴囊肿(Lymphocystis)感染预防及治疗,为治疗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在接受盆腔淋巴清扫术后应用常规抗感染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接受盆腔淋巴清扫术后应用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的淋巴囊肿发生率以及淋巴囊肿感染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淋巴囊肿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淋巴囊肿感染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发热时间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NC降低时间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CSF方法可有效治疗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化疗后淋巴囊肿感染。
简介:目的:分析鼻咽癌放化疗后颈部复发或未控的病例进行颈清扫术的疗效,探讨颈清扫术的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咽癌放化疗后因颈部淋巴结复发或未控行颈清扫术并成功随访的2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扩大颈清扫术4例,行根治性颈清扫术12例,行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7例,行区域性颈清扫术1例。按放化疗结束至手术的间隔时间、术后有无辅助治疗(包括放化疗)和淋巴结有无外侵3个方面进行分组,了解其生存率有无差异。结果:本组1、3、5年的总的生存率分别为为80%、57%、36%。其预后因素与放化疗结束至手术的间隔时间,术后有无辅助治疗无关,与淋巴结有无外侵的因素有关。结论:鼻咽癌放化疗后颈部淋巴结复发或未控可采用颈清扫术治疗,不同的术式有其相应的适应证,对有淋巴结外侵及切缘阳性的病人可加用外放射治疗。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消化道出血(65%)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梭形细胞型35例(67%),上皮样细胞型7例(13%),混合型10例(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94%、CD3479%、SMA48%、desmin44%、S-100蛋白9.6%;良性9例(17%),交界性20例(38%),恶性23例(44%);CD117、CD34在良性、交界性、恶性间质瘤中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D117对胃肠道间质瘤有确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与常规肺癌手术进行淋巴结清扫的效果,分析两者的差异。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肺癌治疗的患者随机选取8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常规肺癌淋巴结清扫治疗,实验组进行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分析两者差异性。结果两种方式淋巴清扫效果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为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运动能力、社交能力评估都比对照组高,生活质量评估总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在相同的清扫效果情况下,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进行肺癌淋巴结清扫时,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早,预后效果好,综合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肺癌手术淋巴结清扫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unt-Hess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法和治疗时机。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8例高分级颅内动脉瘤患者(Hunt-HessⅣ-Ⅴ级),采用蓝紫双色球法将其分成两组各1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治疗(发病至手术时间<72h),对照组采用延期治疗(发病至手术时间≥72h),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意识状态和治疗效果,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6.25±0.78)分与对照组的(6.17±0.91)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的GCS评分(10.08±1.27)分高于对照组的(9.14±1.36)分(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85.71%)高于对照组(57.14%)(P<0.05);观察组脑积水、破裂再出血发生率(21.43%、14.29%)与对照组(28.57%、21.43%)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7.14%)、脑血管痉挛发生率(21.43%)低于对照组(35.71%)、(50.00%)(P<0.05)。结论:采用早期介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瘤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意识复苏,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聚桂醇注射液治疗肝血管瘤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肝血管瘤患儿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聚桂醇注射液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血管瘤直径较治疗前显著减小,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7.1%,对照组83.9%,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为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患儿均未见严重并发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6%,对照组51.6%,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桂醇注射液治疗肝血管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患儿临床不良反应,预后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olitaireAB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9年12月~2015年8月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对照实验,实验组患者接受SolitaireAB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栓塞治疗,回顾性分析SolitaireAB支架辅助弹簧圈以及传统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死亡率、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对比实验组总术后自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SolitaireAB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效率相较于传统栓塞疗法显著升高,且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显著提升,复发率显著降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女性患者脑转移瘤再次放疗同步口服替莫唑胺治疗的疗效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女性脑转移瘤放疗后复发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单独采用放疗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步给予口服替莫唑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位生存时间、局部复发中位时间以及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及局部复发中位时间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再次放疗同步口服替莫唑胺治疗女性脑转移瘤,临床疗效安全可靠,且可达到延长中位生存期以及延缓患者中位复发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与人乳头瘤病毒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来我院进行宫颈癌筛查和诊治的864例妇女,分别进行液基细胞学和人乳头瘤病毒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然后分析TCT检测结果、HPV-DNA检测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的关系,并对TCT检测、HPV-DNA检测以及两者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864例妇女中,两种检测方法中TCT和(或)HPV-DNA阳性的患者共有213例,213例阳性对象的病理检查结果为正常或宫颈炎患者42例,CINⅠ期患者60例,CINⅡ期患者55例,CINⅢ期48例,浸润癌患者8例;TCT与病理组织学对宫颈癌筛查的一致性系数为0.724,HPV-DNA与病理组织学对宫颈癌筛查的一致性系数为0.735,TCT和HPV-DNA联合检测对宫颈癌诊断的准确性高于单独检测TCT或HPV-DNA指标的准确性,HPV-DNA指标单独检测的准确性高于TCT检测的准确性,TCT、HPV-DNA及两个指标联合检测对宫颈癌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0.891和0.941。结论TCT、HPV-DNA的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诊断,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更高。关键词宫颈癌;液基细胞学;人乳头瘤病毒;诊断价值
简介:目的:检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CIN)中白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RNA(TGF-β1RNA)表达水平,探讨CIN局部微环境变化,为郎格汉斯细胞(LCs)诱导的外周免疫耐受寻求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5例CIN组织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IL-10和TGF-β1RNA的表达水平。结果:CIN组织IL-10和TGF-β1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CINⅡ-Ⅲ级组IL-10和TGF-β1RNA表达水平高于CINI级组,二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N局部微环境中IL-10及TGF-β1高表达可能是外周免疫耐受的重要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