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特点,提高对MP的临床认识及治疗水平。方法:对2007年6月~2009年5月收治的128例MP肺炎住院病儿的临床资料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MP婴幼儿病例49例(38.28%);≥3岁患儿79例(61.72%)。婴幼儿肺部湿哆音者27例(55.10%);≥3岁患儿肺部湿啰音者15例(18.99%),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婴幼儿肺外并发症16例(32.65%);≥3岁患儿肺外并发症者39例(49.37%);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肺炎可出现多系统受累。婴幼儿病例肺部体征明显,而≥3岁患儿则更易发生肺外并发症。所有病例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文成县支原体肺炎患者肺炎支原体分子基因型以及支原体肺炎的治疗策略。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文成县132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肺炎支原体的基因型,同时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退热时间、咳嗽明显减轻时间、肺部阴影吸收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132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中,P1-Ⅰ型97.73%明显高于P1-Ⅰ型占2.27%(x2=236.3742,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咳嗽明显减轻时间、肺部阴影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6.527~7.501,P<0.05);有效率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74.24%)(x2=9.570,P<0.05)。结论文成县支原体肺炎患者肺炎支原体基因型以P1-Ⅰ型为主,激素联合抗感染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中应用肺炎支原体抗体、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3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试验组,另抽选32例行健康体检的小儿作为对照组,入院后均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超敏C反应蛋白,对比两组观察对象的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17例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比≥1:80,占53.12%(17/32),超敏C反应蛋白(21.32±6.78)mg/L,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率、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肺炎支原体抗体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临床上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肺炎支原体抗体、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更高,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 2019年 4月至 2020年 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104例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统计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 104例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 100.00%)、发热( 92.31%)、喘息( 78.85%)、湿罗音( 59.62%)、痰液( 27.88%)、腹泻( 13.46%);实验室检测结果患儿的 MP-IgM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结果, 50例 (48.08%)白细胞在正常范围, 42例 (40.38%)白细胞轻度增高 ,10(9.62%)例白细胞明显增高, C反应蛋白结果, 48例 (46.15%)在正常范围, 43例 (41.35%)轻度升高 ,15例 (14.42%)明显升高;影像学检查 67例为( 64.42%)间质浸润型, 37例( 35.58%)为肺段或大叶型, 63例( 60.58%)发生单肺病变(其中 43例为右下肺病变), 41例( 39.42%)发生双肺病变。结论: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有多种临床表现,在影像学检测中亦可观察到,但症状均不具典型性, MP-IgM的检测结果可作为诊断依据,但此易受病程影响,故诊断时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防止误诊、漏诊。
简介:【摘 要】目的:为判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咽拭子与痰标本核酸检测结果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疗期间的可靠依据作进一步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4月期间采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咽拭子标本与痰标本,共计收集到60例患者标本。比较咽拭子与痰标本的核酸检测阳性率。结果:统计研究结果表明,采集的
简介: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感染比较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其除了最容易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外,还可以累及人体各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儿童MP感染常见的肺外表现之一,MP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约占MP感染患儿的0.1%[1]。因为其无特征性临床改变,辅助检查也缺乏特异性检测手段,或者特异性检测阳性率较低(脑脊液中很少能够检测到MP),MP脑炎至今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致使与其他脑炎不容易鉴别,容易引起误诊。如果治疗不及时患者容易留有长期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包括癫痫、智力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等。MP脑炎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因此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最大限度地避免误诊与漏诊的发生,尽早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改善疾病预后缩短病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我院住院39例MP脑炎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征,现报告如下。
简介:目的对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情况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4例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收治的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组,分别实施阿奇霉素+孟鲁司特钠治疗和单纯阿奇霉素治疗,依次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评估各自方案对控制病情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采用阿奇霉素+孟鲁司特钠方案,可加快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速度,且总体效果显著,有益于预后,因此,值得为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推广。
简介:目的探析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对策。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3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与红霉素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是93.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3%,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止咳、音消失时间均要少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施行阿奇霉素与红霉素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临床路径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护理效果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遴选2021年3月⁓2023年7月在本院就诊80例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别分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实施护理临床路径,研究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恢复时间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患儿的气促消失、咳嗽缓解、体温恢复、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在家属护理满意度(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护理临床路径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可有效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缩短症状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方法 将2023.01~2024.03本院诊治的7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纳入研究并进行随机分组,所采用分组方法为摸球法。统计学分析对照组(n=36,常规西药治疗)与观察组(n=36,常规西药治疗+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临床相关指标,以分析结果为科学依据评估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同时咳嗽消失、肺啰音消失及退热的时间更短,IL-6、CRP水平更低,两组这三大项观察指标的统计学结果均为p<0.05。结论 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相比,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联用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能够进一步改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与炎性指标。
简介: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非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6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肺部感染、喘息、肺部哮鸣音、支气管肺炎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p<0.05)。结论与普通哮喘相比,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临床表现极为严重,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和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具有确切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