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一、目的通过对蓝莓产业发展的可行性研究,为阿子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辟一条创新之路,即保护了水源又增加水源区农民的收入。二、方法阿子营地处松华坝水源保护区腹地,是水源的径流区域,多年来实施的农改林、退耕还林工程,为水源的保护作出了贡献。但水源区农民的生存问题、收入问题也迫在眉睫。寻找到一项即保护水源又能增加农民收入项目是我们的责任。阿子营属山区河谷地带,气候冷凉,平均气温13.1C°降雨量900——1000毫米左右,符合蓝莓生长的基本条件。蓝莓是杜鹃花科越橘属,多年生落叶常绿灌木,适宜在PH值4.5——5.5的土壤中生长,果实为桨果、呈蓝色近园形,营养价值高,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的某些疾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享有“世界水果之王”的美称。市场前景看好,人工种植3年结果,每亩可产鲜果1000公斤,每公斤市场价200元左右,是水源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三、结论通过几年的引种试验,积累了很多经验,到目前阿子营已种植蓝莓2000多亩规模,还有大规模种植的空间,是水源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好项目,蓝莓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简介:摘要在参观博物馆时,我们能看到编钟的精密和气派,古琴的纹路优雅而自然,这些来自数千年前的乐器,这些承载着古人的喜怒哀乐的音乐载体,常常使我们对先祖的思想和智慧肃然起敬。我们不得不思考应怎样面对和研究这些丰富的音乐遗产。音乐史的研究离不开对古代音乐实物的考证。最突出的一个例子是河南舞阳的贾湖骨笛。音乐史学家在上个世纪对于骨笛的年代论断是公元前8000年,而随着音乐考古学的深入考证,这个时间被向前推进了整整1000年。古人流传下来的音乐文献中,有的也许是谬误,有些是正确的论断,这些都需要后人不断地考证,才能客观地认识到这些文献的真实性。音乐考古学突破了传统的音乐史只用文字说明问题的局面。如对于殷墟近10年的考察中,挖掘出土大量的甲骨文残片,这些残片上所记录的内容,证实了司马迁《史记》中的诸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