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基于2001-2016年间投入产出相关数据,采用GML生产率指数对环渤海区域各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行了测算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环渤海区域新旧动能转换程度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显示:环渤海区域整体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各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技术进步是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除北京和天津外,其余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低于劳动、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的贡献份额,表明大部分地区经济增长的主导动能依然是依赖传统生产要素投入所形成的旧动能,尚未实现向依靠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形成的新动能转换。最后,本文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视角为环渤海区域新旧动能转换提出了政策建议。
简介:文章基于2002—2015年30省省域面板数据,建立了以农村人力资本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模型,研究贸易开放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农产品进口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当人力资本水平低于第一门槛值时,农产品进口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当人力资本水平高于第一门槛值且低于第二门槛值时,农产品进口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影响不显著;当人力资本水平跨越第二门槛值时,农产品进口显著提升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第二,农产品出口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当人力资本水平低于门槛值时,农产品出口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无显著影响;但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出口最终会促进各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
简介:本文采用一种指数来衡量1961-2000年印度尼西亚作物与牲畜农业总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Tornqvist-Theil的产出、投入和总要素生产率环比加权指数(chain-weightedindices)用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偏差,这些偏差可能产生于投入产出价格综合权数(aggregationweights)的相对变化.结果表明,农业总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加快了,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则停滞不前.若不作出新的努力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印度尼西亚关于利用农业增长来促进普遍的农村发展和进一步降低贫困率的目标,就可能难以实现.
简介: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税收来源、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城市文化水平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中等规模及中等规模以下的企业超过320万家,个体工商户达23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到全部国内生产总值的55.6%,缴纳税收占全国的46.2%,出口总额占62.3%,拥有65%的专利技术,完成75%的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占80%,解决了75%的城镇劳动力就业。中小企业已由国民经济的“有益补充”和“拾遗补阙”的作用,提升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的新高度。但是,与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强势地位相比,其融资地位却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融资约束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应该说,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新兴市场化国家的共同问题。
简介:资金是企业的生命源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资金供给环境更为宽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的发展,使企业融资渠道更加多样化、全面化、市场化,创新机制不断形成。与此同时,当前的融资机制还不完善,存在着诸如企业融资缺乏信用,直接融资体制尚待完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缺乏制度保证等一系列问题。企业融资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已成为目前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第一要通过深化商业银行制度的改革,推进民间金融的发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增加企业融资选择机会;第二要以制度建设为中心,不断规范和完善直接融资体制;第三要树立良好的企业信用,以多种方式利用金融资源,保证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