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研究基于傲慢假说(Thehubrishypothesis)及网络言语欺凌的特点,在虚拟微博平台中发表的自我优越言论的表达方式与主题内容,对于遭受网络言语欺凌的影响,并探究了这种影响的可能的心理机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以自我优越言论的"表达方式"和"主题内容"作为自变量,以"评论者推断言论者如何对待他人"、"评论者推断言论者如何对待评论者自己"和"对言论及言论者的喜爱程度"为中介变量,因变量为"网络言语欺凌"。通过两因素方差分析及PROCESS中介分析,结果发现:(1)相对于在微博中发表的"含蓄表达的自我优越言论",评论者更不喜欢在微博中发表的"明确表达的自我优越言论"及言论者;后者更能够引发网络言语欺凌。(2)"对他人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以及"喜爱程度"是自我优越言论的表达方式和主题内容对大学生网络言语欺凌的影响的中介路径。
简介:<正>且不说“下海”一词在以前有什么贬低或者其他什么含义,从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尤其是党的十四大召开以来,面对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下海”已经成了勇敢、智谋、富有、机遇等时髦名词的化身。综观目前“下海”者和准备“下海”者的心态,不外以下几种。一是见别人下海捞了钱,自己心里痒痒。尤其在市场经济发展之初,一方面它有高科技和优秀管理带来的真正繁荣,另一方面又有某些人利用了政策上或制度上的漏洞而造成的虚假繁荣,在这一派繁荣之中,给人们的感觉是,大多数下海者,不管是歪门还是正道,反正生财皆有道,所以在许多人奉金钱为神灵的今天,“下海”者趋之若鹜也就不足为奇了。二是为了赶潮。许多人总以追逐新事物为己乐,他们往往缺乏主观判断力,一味跟着形势走。三是对社会对未来缺乏充分的信心,认为现在形势轰轰烈烈,说不上哪一天就得变,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何不趁机捞一把,有了钱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了。四是感到自己以往的工作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识,实现自身的价值,市场经济给人们提供了诸多的机遇,在这海阔天高的氛围中,是能够找到施展自己才华的最佳方位的。正如许多人所说,走出一步就会感到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现在许多机关干部“下海”多是基于这一原因。
简介:一、“无为”的内涵“无为”是顺应“道”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自然无为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提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因此,“无为”即不着人为,自然化生的意思。天地万物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不能无视这些规律而故作妄为;万物各有其自身的本性,人类亦不能违逆它们各自的特殊本性,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这种本性,顺应自然才能让万物自由自在地生长,发挥各自的优势、长处和特点,达到“无不为”的效果。
简介:后现代视域中的"自我"(self)问题是当代西方哲学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后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构成。在解构现代自我,罢黜现在自我的中心地位和实体地位方面,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发挥了摧枯拉朽的作用。然而在现代自我退场后,我们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自我观来代替现代自我观?时代需要一种什么样的自我观?这方面解构性后现代主义鲜有建树,留下的仅仅是个"破碎的自我"。时代呼唤一种新的建设性的自我观。建设性后现代的"有机自我"或曰"过程自我"就是对这样一种新自我观的探索,所反映的是后现代主义在自我研究问题上的最新进展。与现代封闭的独立自足的实体自我不同,"有机自我"是一种开放的生成中的过程自我、一种关系自我和创造性的自我。这是一种有根的自我、一种为了共同福祉的自我。它与中国人对"自我"的理解存在着深度契合,值得我们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