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Troca采用"W型"5孔法布局。探查完毕后,辅助臂提起横结肠系膜,助手于对侧牵拉横结肠,超声刀沿横结肠切断大网膜,分离横结肠系膜前叶,清扫N0.4淋巴结。接着剥离胰腺前背膜,游离部分脾静脉,根部切断胃网膜左动、静脉及两支胃短血管。解剖胃结肠静脉干及胃网膜右血管,根部切断胃网膜右动、静脉,清扫N0.6淋巴结。沿肝脏侧切开肝胃韧带,幽门上方清扫N0.5淋巴结。辅助臂提起胃,清扫N0.8,9淋巴结,根部结扎并切断胃左动脉、静脉,清扫N0.7淋巴结。向上切除肝胃韧带并游离至贲门部,清扫N0.1,3淋巴结,左侧切断脾胃韧带。幽门下2cm处用切割闭合器横断十二指肠。
简介:摘要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是当前微创外科的最新潮流之一,它克服了传统腹腔镜的很多技术局限性,在提供立体视野、手术操作精细化和消除操作抖动等方面的优势显著。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手术安全可行。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较,机器人手术在降低中转开腹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率、改善术后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优势。在肿瘤远期生存方面,机器人术式与开腹手术、传统腹腔镜手术相当。近年来,机器人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手术成为直肠癌治疗发展的重要分支。另外,在高速通信时代背景下,机器人系统将成为远程医疗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积极推动远程会诊、学术交流、医院建设甚至就医模式的革新。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耳后入路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经验,探讨此术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12月,在北京和睦家医院采用无注气耳后入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5例,其中男1例,女4例,年龄18~37岁。其中1例为甲状腺癌甲状腺全切除术后颈部淋巴结复发。分析总结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5例患者中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1例,甲状腺全切除术3例,4例行颈侧清扫术,1例术中中转。5例病理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平均肿瘤大小1.3 cm,每侧平均手术时间约375 min。术后发生声带麻痹和低钙各1例次。结论对部分经选择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初步尝试经耳后机器人手术是可行的,是颈外入路甲状腺手术的选择之一。
简介:摘要探讨机器人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手术方法及其疗效和安全性,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收治的食管平滑肌瘤患者11例,行机器人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收集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及随访资料。全组11例食管平滑肌瘤均在机器人下完整切除,无食管黏膜损伤,无中转开胸,术后随访无远期并发症,无肿瘤复发。机器人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创伤小,安全有效,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我国机器人胃癌外科经过1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存在普及率低、手术尚不够规范、缺乏高质量研究等问题。本文总结我国机器人胃癌手术开展历史与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纵观我国机器人胃癌外科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起步探索期(2013年之前,我国的机器人胃癌手术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探讨机器人胃癌手术的手术方法、操作流程、安全性及可行性)、稳步推进期(2014—2017年期间,我国机器人胃癌手术开展中心数量、手术例数、手术种类、临床研究稳步推进)、快速推进期(2018年开始,我国机器人胃癌手术开展中心数量、手术例数、临床研究快速增长)。我国机器人胃癌外科仍处于发展成长期,我们要把握机器人胃癌手术发展方向,推动我国机器人胃癌外科健康快速发展,造福广大患者。
简介:摘要近年来,手术机器人在神经外科的诸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包括在脑穿刺和活检术、脑肿瘤内放疗和化疗囊置入术、脑深部毁损或电刺激术、立体脑电图电极植入术、辅助显微外科或神经内镜手术、神经脊柱手术等中的应用。手术机器人对促进神经外科的精准和微创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史和分类、应用和操作、优势和局限性、未来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机器人肝胆胰手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外二科完成的14例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机器人肝胆胰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手术均在机器人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重建血管术后早期无血栓性闭塞。14例手术中联合门静脉部分切除重建10例,其中2例使用了人造血管,联合动脉部分切除重建3例,联合肝中静脉部分切除重建1例。平均手术时间(294.9±80.7)min,术中中位出血量为15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0±5.1)d,围手术期死亡为0。14例中13例(92.9%)达到R0切除。截至2020年1月,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随访3年无复发;13例恶性肿瘤平均随访15.5个月,其中3例胰腺癌因复发死亡,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1例肝门部胆管癌术后26个月因复发死亡,其余9例存活患者仍在随访中。结论机器人手术系统下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是安全可行的,其肿瘤学优势尚需进一步评价。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采用"天玑"机器人辅助治疗的31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27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42.3岁(17~71岁)。骨折Letournel-Judet分型:前柱骨折5例,横形骨折12例,横形伴后壁骨折2例,T形骨折8例,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2例,双柱骨折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9.0 d(2~21 d)。23例患者采用经皮内固定术,8例患者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记录患者的螺钉固定数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ICU使用率、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31例患者平均置入螺钉1.9枚(1~5枚),手术时间平均为3.3 h(1.0~8.5 h),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98.7 mL(20~2 000 mL),异体输血量平均为77.4 mL(0~800 mL),自体输血量平均为56.5 mL(0~800 mL),并发症发生率为9.7%(3/31),ICU使用率为29.0%(9/31)。住院时间平均为6.0 d(1~23 d)。29例患者术后获平均34.2个月(6~65个月)随访,2例失访。末次随访时改良Merle d'Aubigne & Postel评分平均为16.7分(12~18分);Majeed评分平均为85.4分(60~100分),其中优18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为86.2%(25/29)。结论骨科机器人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准确定位髋臼螺钉的安全通道,并辅助安全置入通道螺钉,实现髋臼骨折的微创固定,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机器人辅助下脊柱胸腰椎手术的护理配合心得。方法: 2018年 4月 -2020年 2月,抽取 80例本院收治的行机器人辅助下脊柱胸腰椎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回顾病情,以不同护理措施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 40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针对性护理,对比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为 2.5%,低于对照组 17.5%,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机器人辅助下脊柱胸腰椎手术治疗中,配合针对性护理,既能减少并发症,又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10例达芬奇机器人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临床疗效和近期生活质量。方法纳入2016年4月至2019年6月,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所行达芬奇机器人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共10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范围37~71岁,平均为(60.6±9.5)岁,身体质量指数(BMI)平均为(28.5±1.5)kg/m2。分析临床特征及手术指标、术后主要并发症情况,应用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量表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GLQI评分数据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手术时间(141.8±20.2)min;术中出血量(64.0±24.5)mL;术后经口进食时间(3.6±1.1)d;术后住院时间(3.7±1.8)d。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GLQI评分分别为(93±7.8)、(124±8.8)、(127±7.66);术后3个月和6个月得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和6个月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对近期生活质量改善较好,在精细解剖和精准缝合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