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帕罗西汀与氯硝西泮治疗社交恐怖症的临床对照研究方法66例社交恐怖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帕罗西汀(n=33)和氯硝西泮(n=33)治疗,疗程8周。采用Marks恐怖强迫量表中关于恐怖症状的分量表和TESS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8周末,帕罗西汀组有效率为81.82%;氯硝西泮组有效率为80.61%,两药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2,P>0.05),在治疗第8周末2组药物恐怖症状量表减分比入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药不良反应不同,帕罗西汀主要表现口干、厌食、恶心及头痛头晕,氯硝西泮主要为嗜睡、头晕乏力及共济失调。结论帕罗西汀治疗社交恐怖症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小,服用方便、安全,更适合长期应用,应做为首选药物,用于临床推广。
简介:恐怖组织的认同构建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个体恐怖分子在群体中找到自我、组织内部同一性的构建以及组织一致对外的恐怖主义活动。在整个认同构建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恐怖组织内外群体文化融入策略选择的矛盾,具体表现为:第一阶段,潜在恐怖分子在主流文化中认同受挫,转而寻求加入恐怖组织。第二阶段,恐怖组织以自身所处的宗教文化为基础,构建其组织文化,并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加深组织成员对这一文化的认同,但与此相对,恐怖组织外群体却很难认同其组织文化。第三阶段,恐怖组织内外群体文化融入策略选择的矛盾持续激化,最终导致恐怖组织采取一致对外的恐怖主义活动。通过“伊斯兰国”作为案例,对上述恐怖组织的认同过程进行分析后发现,“伊斯兰国”的“成功”是与其“成功”的文化融入策略密切相关,而其在阿富汗的受挫,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文化融入策略“失当”所导致的,即“伊斯兰国”在阿富汗不但无力完成与塔利班的竞争,而且无法解决组织面临的跨文化冲突问题。因此,在打击“伊斯兰国”等暴恐极端势力时,关注文化融入策略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简介: 二、报道突发事件应遵循的原则记者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责任重大,价值发生恐怖媒体灾难突发美国报道新闻事件 [摘要]2001年9月,突发事件报道是新闻竞争的焦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