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评估经导管介入尖瓣置换装置LuX-Valve治疗尖瓣反流(TR)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入选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长海医院传统外科手术高风险的重度及以上TR患者12例。在全身麻醉、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和X线透视的引导下行LuX-Valve植入术,手术采用经右前胸小切口、心房入路。主要终点为手术成功及器械成功。手术成功定义为成功植入瓣膜并撤出输送器,正确、稳定地放置瓣膜假体,并且在手术过程中未发生严重或危及生命的不良事件。器械成功定义为在术后30 d随访期间瓣膜功能满意[TR严重程度降低≥2级,尖瓣压差≤6 mmHg(1 mmHg=0.133 kPa)],未发生植入物移位、瓣膜故障、再介入治疗,无器械相关死亡、栓塞、传导系统紊乱以及新出现的心室分流等不良事件。结果12例患者的TR分级为重度至极重度,年龄(68.5±6.9)岁,其中女性7例。所有患者均有严重的右心衰竭典型症状。12例患者均达到手术成功,术中未发生死亡或转体外循环手术。LuX-Valve植入后,TEE检测结果显示8例无或者微量反流,3例轻度反流,1例中度反流。瓣膜植入时间为(9.2±4.2)min,患者术后在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为3.0(2.0,4.8)d。1例患者在术后第18天死亡,考虑与手术操作及器械无关。术后30 d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8例无或者微量反流,2例轻度反流,1例中度反流,11例患者达到器械成功。术后30 d随访期间存活患者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的占比较术前高(6/11比0/11,P=0.012),并且没有发生与器械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使用LuX-Valve行经导管尖瓣置换术治疗重度TR是一种可行的、相对安全的方法,且具有可靠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三尖瓣闭锁不全 经导管三尖瓣置换 非径向支撑力
  • 简介:摘要尖瓣反流是较为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其发病率高,治疗棘手,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经导管尖瓣介入治疗为外科开胸手术禁忌或高危的尖瓣反流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相比于经导管尖瓣修复,经导管尖瓣置换适用人群更广,能更有效地降低反流量,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研究初步显示第一代经导管尖瓣置换装置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 标签: 瓣膜性心脏病 三尖瓣 经导管三尖瓣置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二置换加尖瓣成形术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体外循环下行有二置换加尖瓣成形术或包含二置换加尖瓣成形术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循环、呼吸系统进行密切监测,精细化液体管理、加强引流管护理、注重术后抗凝观察等,观察患者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ICU积极治疗和护理后,59例患者最后顺利转回病房继续康复治疗。本研究其中一例病情稳定后转至下级医院继续康复治疗。结论:对二置换加尖瓣成形术后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体外循环下 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求一项超声新参数评估急性肺栓塞(APE)右心室-肺动脉(RV-PA)偶联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计算机断层肺血管造影确诊为APE的患者140例,依据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报道的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与肺动脉收缩压比值(TAPSE/PASP)截断值0.40 mm/mmHg将患者分为偶联组(99例)和解偶联组(41例)。测量两组患者的常规超声参数,获得多个超声参数比值,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筛选出能替代TAPSE/PASP比值的超声新参数,并绘制ROC曲线评估新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①一般情况:与偶联组相比,解偶联组年龄较大,伴随呼吸困难及下肢静脉血栓比例较高(均P<0.05);其余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超声参数:与偶联组相比,解偶联组尖瓣反流速度(TRV)、尖瓣反流峰值压差(TRPG)、PASP、右心室舒张末横径(RVTD)、下腔静脉(IVC)内径以及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比值(E/e′)明显增大,TAPSE、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TAPSE/PASP比值、TAPSE/TRPG比值、TAPSE/RVTD比值以及s′/TRPG比值明显减小(均P<0.05)。③相关性分析:TAPSE/TRPG比值与TAPSE/PASP比值相关性最高(rs=0.970,P<0.001);分组后,解偶联组和偶联组TAPSE/TRPG比值与TAPSE/PASP比值仍然高度相关(rs=0.966、0.922,均P<0.001)。④ROC曲线分析:TAPSE/TRPG比值评估RV-PA偶联的曲线下面积为0.992,以0.625 mm/mmHg为截断值,提示RV-PA解偶联的敏感性为97.6%,特异性为92.9%。结论TAPSE/TRPG比值可作为一项反映RV-PA偶联的超声新参数,为临床识别风险较高、预后较差的APE患者提供帮助。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急性肺栓塞 右心室-肺动脉偶联 心室功能,右
  • 简介:摘要中、重度尖瓣反流(TR)是一常见瓣膜病,以继发性(功能性)TR常见,原发性(器质性)少见。继发性(功能性)TR通常继发于左侧心脏瓣膜病或心肌疾病,合并中、重度TR与病死率增加独立相关。传统观点认为功能性TR一般只需以利尿剂为主的药物治疗。然而最近证据显示,长时间慢性TR引起的右心室容量负荷过重,可以导致不可逆的右心室心肌损伤,而成功的尖瓣修复或置换可减少死亡。然临床实践中由于单纯尖瓣手术死亡率高,开展并不普遍。近年来经导管尖瓣修复术和置换术问世,尽管仍处于“婴儿”状态,但初步证明可行,近期效果良好,需大样本设计良好的临床试验证明其长期安全性及有效性。期待经导管治疗为尖瓣这个“被遗忘的瓣膜”病变的治疗带来希望。

  • 标签: 瓣膜性心脏病 三尖瓣 三尖瓣闭锁不全 经导管三尖瓣修复 经导管三尖瓣置换
  • 简介:摘要经导管瓣膜置换术对于外科手术评分高危的患者是一种可选择的替代手术策略。该文报道了一例27岁的男性患者,出生时发现“法洛四联症”,先后接受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外科尖瓣置换术。此次因尖瓣生物瓣膜衰败入院,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病情逐渐危重,尝试经导管尖瓣植入术,最终成功利用技术将SAPIEN3球扩瓣膜经股静脉入路植入衰败的外科瓣膜位置。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超声心动图证实SAPIEN3膜的位置和功能正常,无反流。

  • 标签: 三尖瓣 经导管瓣膜置换术 生物瓣膜衰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孤立性尖瓣发育不良(TVD)的产前超声心动图特征,提高TVD的产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及山西省儿童医院产前诊断的7例TVD胎儿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总结TVD胎儿期的超声心动图特征。结果7例TVD胎儿中,6例合并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功能性闭锁并不同程度的肺动脉反流,1例合并肺动脉发育细。TVD胎儿超声心动图特征为:①心轴明显左偏,心胸比值明显增大,右心增大,其中右心房显著扩大(本畸形重要特征);②尖瓣环位置正常,各叶附着点正常,部分尖瓣叶增厚并关闭不全;③易合并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功能性闭锁或肺动脉重度狭窄;④彩色多普勒显示尖瓣大量反流,流速<350 cm/s(本畸形重要特征);⑤合并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功能性闭锁时,彩色多普勒显示动脉导管血流逆灌入肺动脉,肺动脉可见不同程度的肺动脉反流。结论胎儿期TVD具有典型超声心动图特征,主要为尖瓣大量反流及右心房显著扩大,合并肺动脉功能性闭锁时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对产前咨询及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产前 三尖瓣发育不良 三尖瓣反流 肺动脉瓣闭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非手术治疗的成年尖瓣下移畸形(EA)患者的远期预后,并初步探索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选取2004年3月至2008年12月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48例非手术治疗的成年EA患者。收集纳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胸部X线检查,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依据经胸超声心动图计算尖瓣下移隔叶分隔比(SLAr),将病例分为3组:SLAr<0.45组(18例)、0.45≤SLAr≤0.60组(21例)及SLAr>0.60组(9例);依据胸部X线片计算胸心比(CTR)。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患者的远期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8例EA患者,男性19例,初次确诊年龄为(21.3±11.1)岁。42例患者(87.5%)合并心律失常,表现为预激综合征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6例,右束支传导阻滞37例,心房颤动2例。随访时间为(148.8±16.8)个月,无失访,随访率为100%。随访期间死亡9例(18.8%):心原性死亡6例(12.5%),其中心力衰竭3例,心律失常1例,猝死2例;意外事故死亡1例;不明原因死亡2例。随访期间SLAr<0.45组、0.45≤SLAr≤0.60组和SLAr>0.60组的生存率分别为17/18、90.5%(19/21)及3/9。依据Kaplan-Meier生存曲线,3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0%和78%,10年生存率分别为94%、95%和44%。7例患者出现活动耐量下降、心力衰竭,其中SLAr>0.60组6例,0.45≤SLAr≤0.60组1例。2例患者发生脑血管栓塞事件。快速心律失常发作时间超过24 h者3例。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SLAr<0.45组比较,SLAr>0.60组的死亡风险更高(HR=12.375,95%CI 1.692~22.146,P=0.015);CTR≥0.65患者死亡风险是CTR<0.65患者的1.306倍(HR=1.306,95%CI 0.417~12.754,P=0.038)。结论非手术治疗的成年EA患者常合并心率失常,SLAr>0.60及CTR≥0.65与患者远期死亡相关。对于合并心律失常的EA患者,应积极建议药物或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

  • 标签: 三尖瓣 先天畸形 非手术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报道从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尖瓣行机械置换术后心房颤动/房性心动过速3例患者,因房室传导阻滞需行心脏起搏器治疗,予经冠状静脉行左心室心外膜导线植入单腔起搏器,术中测试感知、阻抗、阈值及膈肌刺激,术后记录心电图,并定期随访复查。无不良事件发生,术后随访心功能良好。

  • 标签: 心脏起搏器,人工 三尖瓣置换 冠状静脉 心外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尖瓣环显像技术指导下的远端希氏束起搏的可行性。方法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9年8月至12月共30例有起搏适应证的心动过缓患者,年龄(64±15)岁,其中男15例(50%,15/30)行远端希氏束起搏。使用希氏束鞘管在尖瓣隔叶下方造影显示尖瓣环,并以此为影像学标志,将起搏导线植入尖瓣下方心室侧希氏束区域(即远端希氏束区域)。评价手术成功率,术中及随访期间希氏束起搏参数、起搏特点、导线对尖瓣功能的影响以及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等。结果共28例(93.3%,28/30)患者成功完成远端希氏束起搏。术中希氏束起搏阈值为0.4~1.9(1.00±0.42)V/1 ms,R波振幅为(5.4±2.7)mV。成功完成希氏束起搏的病例中,92.9%(26/28)的患者为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夺获希氏束和周围心室肌的阈值分别为(1.03±0.43)V/1 ms和(1.05±0.73)V/1 ms。另外2例选择性希氏束起搏患者的希氏束夺获阈值均为0.7 V/1 ms。随访(19.5±3.5)个月,患者希氏束起搏阈值[(0.97±0.41)V/1 ms对(1.00±0.42)V/1 ms,P=0.643]和R波振幅稳定。未发现手术相关的并发症以及尖瓣反流加重情况。结论尖瓣环显像技术指导下的远端希氏束起搏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远端希氏束起搏多数为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随访期间起搏参数稳定。尖瓣显像技术可帮助定位远端希氏束,完成目的性心室侧希氏束起搏导线植入。

  • 标签: 心脏起搏,人工 远端希氏束起搏 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 三尖瓣隔叶 造影 放射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叶草术治疗因严重脱垂和粘连挛缩导致的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3月至2018年11月,对28例患者因叶脱垂或叶挛缩及粘连导致严重尖瓣关闭不全实施叶草术,同期环成形术27例(97%)。其中风湿性病变19例(68%)、心内膜炎4例(14%)、退行性病变3例(11%)以及右心室缺血性病变(起搏导线压迫隔叶1例)2例(7%)。单个叶脱垂或损坏造成的关闭不全7例(23%)、两个叶受累13例(46%)和叶全部受累6例(21%),其余2例存在严重瓣膜粘连。结果全组无住院期间死亡,1例术后自动出院,余27例随访0.25~1.7年,平均(1.2±0.8)年,1年生存率100%。随访末次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尖瓣中度以下反流25例(88.7%)、中度反流(2+/4+)2例(9.6%)和重度关闭不全(4+/4+)1例(3.6%)。全组28例术后尖瓣口面积和跨压差分别为(4.3±0.6)cm2和(2.8±1.4)mmHg(1 mmHg=0.133 kPa),无明显狭窄。结论叶草术在对各种原因导致的尖瓣反流(除瓣膜缺失严重或挛缩较重伴有钙化)的外科治疗中简单安全,是环成形手术有效补充措施。

  • 标签: 三尖瓣反流 外科处理 瓣环成形术 三叶草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常规右心室起搏(RVP)和左束支起搏(LBBP)对尖瓣反流(TR)影响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入选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因心动过缓行首次起搏器植入且术前2周内和术后1年以上超声心动图资料齐全的患者,根据心室导线植入位置分为RVP组和LBBP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导线相关TR(LRTR)的发生情况。结果140例患者纳入研究,年龄(65.0±11.3)岁,男58例(58/140,41.4%),RVP组73例(73/140,52.1%),LBBP组67例(67/140,47.9%)。两组术后新发TR的发生率分别为13.7%(10/73)和7.5%(5/67)(P=0.282),TR加重的发生率分别为16.4%(12/73)和13.4%(9/67)(P=0.6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基线特征和基线超声心动图参数后,两组术后随访新发TR(校正OR=7.26,95%CI 0.99~53.42,P=0.052)和TR加重(校正OR=3.40,95%CI 0.70~16.45,P=0.128)的发生风险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植入器械时长(校正OR=1.11,95%CI 1.01~1.22,P=0.042)、基线二轻度以上反流(校正OR=4.64,95%CI 1.01~21.43,P=0.049)为TR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VP和LBBP术后新发TR或TR加重的发生风险相当,LBBP并不额外增加术后TR加重的发生风险。随访时长和基线合并二反流为TR加重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心脏起搏器,人工 三尖瓣反流 左束支起搏 右心室起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行尖瓣置换术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1月至2018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行尖瓣置换术治疗的273例连续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41.9±13.2)岁(范围:19~66岁)。术前射血分数(42.9±6.4)%(范围:21%~49%),3例射血分数<35%。查尔森合并症指数0分5例,1分6例,2分7例,3分1例,4分5例。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EuroSCORE)Ⅰ评分为(3.6±2.1)分(范围:1~9分),EuroSCORE Ⅱ死亡概率为(4.91±2.40)%(范围:1.58%~11.60%)、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为(1.8±1.2)分(范围:0.2~7.1分),简化的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为(5.6±2.5)分(范围:1.5~13.4分)。所有患者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原位或房位缝合技术行尖瓣置换。术后进行门诊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结果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需持续行肾脏替代治疗1例,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6例。院内死亡4例,其中1例死于右心功能不全所致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9年(中位随访时间8年)。随访期间死亡4例,包括心源性死亡2例,因抗凝并发症死亡和肺癌死亡各1例。1、5和10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6.2%、71.4%和64.9%。结论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行尖瓣置换术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结果尚可,发生死亡和并发症风险较高,术前需全面评估其他器官功能情况。

  • 标签: 三尖瓣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心功能不全 治疗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引导经导管DragonFly™系统缘对缘修复治疗尖瓣反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5例外科手术高危、术前TEE确诊为重度以上功能性TR患者行经导管DragonFly缘对缘修复术。TEE详细评估尖瓣解剖、反流的起源及病因;术中在TEE引导下应用DragonFly系统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DragonFly夹释放后经TEE即刻评估手术效果并与术前TEE相比较。结果5例患者共植入10枚DragonFly夹(2例患者3枚,1例患者2枚,2例患者1枚),其中1例患者3枚夹子中的1枚释放瞬间隔单侧脱落,另9枚夹子位置及固定良好。TEE即刻评估TR反流量,3例患者减为轻度,2例减为中度,维彩色血流定量评估反流颈口面积较术前减低[(0.93±0.26)cm2对(0.20±0.11)cm2 ]。5例患者均未发生尖瓣严重损伤、心包压塞、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结论TEE在DragonFly™缘对缘修复治疗TR手术全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监测作用。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 三尖瓣反流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尖瓣腱索断裂引起的尖瓣脱垂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18年11月收治的1例尖瓣腱索断裂、尖瓣脱垂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中文以“新生儿、尖瓣脱垂、乳头肌或腱索断裂、肺动脉高压”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英文以“(neonate OR newborn) AND (tricuspid valve prolapsed) AND (rupture OR necrosis) AND (papillary muscle OR chordae tendineae) AND (pulmonary hypertension)”为检索式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自建库至2020年9月报道的临床资料完整的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患儿 男,9小时龄,因“生后皮肤青紫9 h”入院。患儿系足月剖宫产出生,生后10 min出现全身皮肤发绀、呼吸发憋,出生医院正压通气不能缓解,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生后9 h病情无好转转至河北省儿童医院。入院查血气分析提示动脉氧分压22.5 mmHg(1 mmHg=0.133 kPa),胸部正位X线片提示双肺透光度正常,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尖瓣前叶脱垂、尖瓣大量反流、重度肺动脉高压、卵圆孔未闭,卵圆孔水平右向左分流。予继续呼吸机辅助呼吸,吸入一氧化氮、静脉用曲前列尼尔联合降肺动脉压治疗,患儿低氧血症逐渐缓解,好转出院。患儿在11月龄时行尖瓣叶成形术+尖瓣环成形术+卵圆孔未闭缝合术,术中证实为尖瓣腱索断裂导致尖瓣前叶脱垂,随访至22月龄发育状况良好。文献检索未发现中文文献,检索到英文文献12篇,加上本例共分析21例患儿资料,其中仅1例出生胎龄33周早产儿,其余20例均为足月新生儿;21例患儿中男12例。21例患儿均在生后早期出现发绀,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其他治疗包括吸入一氧化氮、静脉用米力农、血管活性药、利尿剂、前列环素类药物等,6例患儿接受了体外膜氧合治疗。早期报道的2例生后因心肺功能衰竭死亡,其余病例均在接受外科手术后存活,术中或尸检均发现尖瓣脱垂、尖瓣乳头肌或腱索断裂。结论乳头肌或腱索断裂导致尖瓣脱垂在新生儿期罕见,患儿可发生严重低氧血症,早期识别、充分心肺支持稳定血流动力学,适时外科手术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 标签: 三尖瓣脱垂 乳头肌 腱索 高血压, 肺性 婴儿, 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在生物衰败患者采用J-Valve瓣膜行二手术的经验和早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采用J-Valve瓣膜行二手术的29例患者临床资料。男16例,女13例,平均年龄(72.0±11.6)岁。既往手术置换HancockⅡ瓣膜17例,Edwards SAV瓣膜7例,Edwards Perimount瓣膜3例,佰仁思瓣膜1例,Mosaic瓣膜1例。瓣膜型号25号8例,27号17例,29号4例。手术于杂交手术室完成,在X线透视和TEE监测下经左侧肋间和心尖,将反向安装的J-Valve瓣膜在导丝的引导下置入二生物内。结果1例患者因介入瓣膜移位,紧急转正中开胸,在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经右心房及房间隔切口复位。28例完成经心尖手术,死亡1例,手术操作成功率96.6%(28/29)。二平均跨压差(7.6±2.2)mmHg(1 mmHg=0.133 kPa),术后随访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J-Valve介入瓣膜在生物衰败损毁的患者中行二手术可获得良好的早期效果,即使患者在前次手术置换的是小号生物,仍可取得满意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 标签: 二尖瓣 生物瓣衰败 经心尖二尖瓣瓣中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二成形术治疗小儿二关闭不全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二关闭不全患儿70例,均行二成形术治疗。回顾性总结其手术效果及随访结果。结果70例二关闭不全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中无患儿死亡。术后住院期间院内死亡率为4.3%(3/70)。其余67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5/67),经对症治疗后均顺利出院。出院后随访6~60个月,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术后末次随访时二反流程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1例因术后1年二发生重度反流再次行二成形术,1例因术后18个月出现机械性溶血再次行交界成形术。失访3例。结论二成形术治疗小儿二关闭不全可改善二反流症状,并发症少。

  • 标签: 二尖瓣 成形术 关闭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