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上肢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手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在明确诊断后应采取积极、稳妥的治疗.既不可一律手术,也不能一味等待拖延,失去良好的治疗时机,应根据神经卡压的不同病理变化,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近年来有关上肢卡压综合征的报道较多,同时有少见的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报道.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术后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措施,观察两组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术后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简介:目的探讨位于臂丛神经及其前中斜角肌周围的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2003年7月~2006年1月,采用门诊收集病例,根据病情轻重分组,分别采用药物、局部封闭及手术方法治疗179例确诊为臂丛神经和(或)其属支卡压综合征的患者。其中采用药物、手法治疗89例;注射治疗74例,其中需要第二次注射32例;手术治疗16例,同时或分别进行双侧手术2例,需要第二次于术者1例。结果128例患者得到1个月~2年5个月随访。其中,药物手法治疗55例,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或能维持现状。局部注射治疗58例(其中接受第二次注射者24例),2例出现心跳减缓,其余病例尢并发症发生,VAS评分情况:1分2例,2分16例,3分20例,4分12例,5分3例,6分3例,7分2例;第二次注射结果:2分5例,3分16例,4分3例。手术治疗15例,其中10例术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恢复工作。结论臂丛神经及其属支涉及其周围众多神经,可产生众多症状;明确病因后,治疗上以保守治疗为主,效果欠佳者采用手术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水平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对比 实验组患者对康复护理的满意度和依从性均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不仅能够改善不良反应,减少对机体的损害,还能提高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保障患者机体康复水平。
简介:从1991年3月~2000年3月,我院收治因腱鞘囊肿致桡神经深支卡压综合征病人13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治疗的有效性。方法以2016年3月—2017年9月期间医院收治的60例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者为本次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卡压神经松解术治疗,同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组,观察组人数30例(常规治疗+神经肌体仪),对照组人数30例(常规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患者康复情况,组间比较两组疗效差异,对治疗前后患者神经传导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率为93.3%高于对照组83.3%,P<0.05;治疗后观察组SNCV、MNCV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在周围神经卡综合征者治疗时使用神经肌体仪,治疗效果理想,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为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治疗提供应用解剖学定位和手法治疗之法。方法在20例成人尸体头颈标本上,对枕大神经的行径、动静脉穿斜方肌腱膜的部位、深筋膜以及易发生卡压的部位进行了解剖观察和测量。对200例具有枕大神经卡压症状的颈椎病患者应用手法松解术,根据体表解剖定位,采用自创手法松解,进行对比性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有何差异。结果枕大神经穿腱膜点约位于枕外隆突至乳突尖连线的中、上1/3交点处。根据病情程度、压痛点、压痛范围,选择点面结合的治疗方案,即先放松颈部肌肉,然后重点按摩枕大神经出口处,特别在枕外隆突至乳突尖连线中l/3稍上方的位置点按,效果会更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本组采用痛点小针刀松解及推拿。结果随防1个月到半年,本组66例中治愈70例,占85.3%,无效者为零,有效率为100%。结论小针刀口推拿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因,并根据临床表现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2014年12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发生神经卡压的病因以及临床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进行再次分析,分析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致病原因,并评价各种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四个月的随访,其中30例患者在进行手术后上肢运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其余五例患者恢复效果较差,进行二次肌腱转位术进行治疗运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伸指功能恢复正常。结论旋后肌浅层Frohse腱膜弓、旋后肌肌管、骨间后神经,周围腱鞘囊肿等压迫原因是导致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对患者进行早期手术探查,并采用松解治疗,能够对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症起到较好的效果,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病症进行相应的手术选择,才能保证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简介:目的:观察腰神经通道卡压综合征病人接受硬膜外阻滞后肢端温度的变化及局麻药的作用时效。方法:58例腰神经通道卡压综合征病人接受硬膜外阻滞前及后的肢端温度变化并测定阻滞时效;并与随机50例其它手术硬膜外阻滞病人进行比较。结果:阻滞后患侧的皮温明显低于健侧(P<0.01),患侧局麻药的显效时间明显慢于健侧(P<0.01)。与其它手术硬膜外阻滞病人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椎管内的骨性或纤维性改变,可卡压神经根,导致神经根缺血、变性、纤维化和血管弹性差等病理改变,由此可使卡压部位对局麻药的吸收和弥散速度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