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高职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既不同于本科院校中的科班教育,与以前的中专卫校教育相比也有较大的区别,它是向社会输送技术型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渠道.这种实用型、以技能操作为职业导向的人才培养,其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方法的改革就显得非常重要,应该受到特别关注[1].医学类课程大都是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其中的许多理论、学说、设想和各项结论都是基于实验结果而得出,并不断通过实验得到验证;而《医学基础》作为高职医学教育的一门将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结合进行综合性授课的新课程,实验必将作为其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等科学素质方面均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笔者就本校高职医学基础实验教学的课程设置探讨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时期下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效果及其发展前景。方法以临床医学专业2012级、2013级为调查对象,2012级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在2013级开展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估两班教学效果。结果2013级在教学内容实用性与针对性、理论与实践课时分配合理性、对疾控中心及社区见习的认同、熟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对预防医学课程的兴趣、对预防医学教学的满意度共计六项指标上的评分均高于2012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时期下的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简介:目的:通过对我国最早开设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师的问卷调查,为我国八年制医学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问卷设计,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从事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教师中抽取100人调查,问卷回收率72%。结果62.5%的被调查者认为理想的基础医学课程结构应该是多学科整合和以器官—系统为基础或以疾病为基础;超过50%的教师认为八年制医学专业课程中需要加强的内容包括全学程临床经历、循证医学、沟通交流、心理学、社会服务、伦理学、公共卫生;受调查者认为应该增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并且认为实施主动学习方法没有障碍。结论在未来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改革中,应结合调查结果在课程组织方式、教育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等方面做出改革,并且加强师资队伍培训。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各大院校迅速普及,尤其是对于各个医学院校来说,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的更新换代为其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而且,就目前而言,传统的化学实验课程由于资源配置不平衡、实验课程内容刻板且单一以及教学效果不显著等因素而越来越不适合现代化的高校教学活动,而虚拟实验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化教学方式,不仅解决了传统化学实验课程所存在的一些缺点,而且也具有自身的一些优势。因此,在各个医学院校的化学实验课程中采用虚拟实验的教学方法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而且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各医学院校的教学质量,培养全方位的医学人才。
简介:对于医学院校设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来说,如何利用其医药学大环境设置其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培养具有一定医学知识背景又能熟练掌握其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医药信息化人才,是一个在医药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对河南中医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设置的实践进行剖析,以期对医药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讨论样本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