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例78岁男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6 g静脉滴注、1次/d和注射用头孢米诺钠2 g静脉滴注、1次/12 h抗感染治疗。首次用药8 h后,患者颈部及四肢出现红褐色、圆形、高出皮肤的皮疹。患者有服用环丙沙星后出现药疹的病史。皮肤科医师会诊后诊断为固定药疹,考虑与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有关。停用该药,继续使用头孢米诺钠并给予抗过敏治疗。7 d后,患者皮疹消退。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药疹
  • 简介:1例28岁女性患者因念殊菌性阴道炎口服氟康唑150mg。3h后在双侧腋下、肘部、足趾等部位出现约1.5~6cm。大小不等的紫红斑块,伴局部肿胀和瘙瘁。患者既往有药物不良反应史,服用阿司匹林和磺胺药后在上述相同部位出现药疹。因此,该斑块诊断为固定药疹。停用氟康唑,服用氯雷他定10mg,1次/d,维生素C0.2g,3次/d,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1周后,局部肿胀、瘙瘁消退,留下色素沉着。

  • 标签: 氟康唑 固定性药疹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1例固定药疹的误诊情况。方法:选取1例疑似固定药疹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女,76岁,主因右眶周水肿性红斑伴瘙痒2天。结果:经皮肤科查体发现右眶周可见类圆形水肿性红斑,边界不清,皮温略高,无压痛,口周皮肤粘膜交界处可见边界不清暗红斑,辅助检查发现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均阴性,最终诊断为固定药疹。结论:诊断为固定药疹后,采取停用牛黄上清片,口服依巴斯汀、氯雷他定治疗,病情得到控制,考虑是误诊。

  • 标签: 固定型药疹  牛黄上清片  误诊
  • 简介:患者女,28岁,因鼻部、面颊和额部有红斑,伴有较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气温高或食辛辣食物皮损会更明显。于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诊断为玫瑰痤疮,给予口服奥硝唑胶囊(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12042102),每次2片,bid;另开具除湿清肺、活血凉血、清热解毒的中药煎剂行联合治疗,每天1副,分2次服用;局部外涂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和本院自制制剂氯霉素洗剂。患者第1天用药后在左腋下和左腿内侧根部出现椭圆形红斑,钱币大小,无痒感;第2天继续服用红斑的颜色加重,为紫红色,略有肿胀感;第3天服药后红斑中央开始起泡。随即到医院再就诊,患者自述自己及家族均没有药物过敏史。诊断为典型的固定药疹

  • 标签: 奥硝唑 固定药疹 硝咪唑类抗菌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29岁男性患者,因咳嗽,咳痰,发热5天”以阿奇霉素,利巴韦林,依替米星,痰热清治疗。治疗第3天后,加用奥司他韦口服,应用奥司他韦3天后,患者出现头痛、眼结膜充血,右下肢出现10×10cm瘀斑,压之不褪色。停用奥司他韦,瘀斑渐消褪,考虑奥司他韦致固定药疹

  • 标签: 奥司他韦 结膜下出血 固定性药疹
  • 简介:患儿,男,4岁。1994年3月20日因上呼吸道感染,服用小儿复方新诺明片(上海信谊药厂,批号920401Z)0.2gbid,d3晚发现右上腹有-2.5cm×3.5cm的椭圆形红斑,发痒。d4痒加重且疼,因呼吸道感染控制而停药,痒渐减轻,但色不退。误诊为真菌感染外用达克宁霜无效。同年4月19日又因上呼吸道感染,再服小儿复方新诺明,红斑当日就发痒,且逐渐加重,颜色加深,夜问奇痒无法入睡。次日痒疼难忍就诊。

  • 标签: 复方新诺明 固定性药疹 发痒 红斑 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
  • 简介:摘要1例64岁女性高血压病患者因服用氨氯地平血压控制欠佳,自行改用替米沙坦40 mg口服、2次/d。1周后患者出现口腔、外阴、肛周溃疡伴肿痛,症状进行性加重。当地医院诊断为白塞病并给予地塞米松治疗10 d,症状好转后停用地塞米松,皮疹再次加重。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后,诊断为固定药疹,考虑替米沙坦所致。给予甲泼尼龙、西替利嗪、漱口液、皮疹处冷敷等治疗,将替米沙坦更换为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10 d后,患者皮肤症状明显好转。随访3个月,皮疹未再复发。

  • 标签: 药疹 白塞综合征 替米沙坦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20岁。因龟头部起局限性红斑,伴瘙痒1天,于2012—05—11来我部就诊。1天前自觉咽痛自行口服“牛黄解毒片”,用药后自觉龟头局部瘙痒不适,未予以重视,继续服用后发现龟头部出现红斑,

  • 标签: 牛黄解毒片 固定性药疹 局部瘙痒 龟头部 病例报告 用药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呋塞米是临床最常用高效利尿药,关于其引起的过敏反应临床罕有报道。2012年6月,我院出现1例因使用呋塞米致固定药疹病人,经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药疹消失。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精心护理 呋塞米 固定性 疹病 过敏反应 利尿药
  • 简介:麻疹样药疹它是药疹中最常见的一种,多由退热止痛药、青霉素等引起.患者发病突然,通常由面部开始,呈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直径2~5毫米,稀疏分明,疹间皮肤正常,呈对称分布,重者可泛发.停药5天左右可逐渐消退,并出现糠状脱屑.

  • 标签: 麻疹样药疹 猩红热样红斑 荨麻疹样药疹 固定性药疹 血管炎
  • 简介:摘要:随着固定拼装辙叉的大量上线使用,辙叉病害显著增多,且由于辙叉构造复杂,保养维护原因,维修人员对辙叉病害的处置不当,严重影响了辙叉的使用寿命,为此,对辙叉的多发病害进行分析,并对早期病害进行预防性打磨,减缓病害发展速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 标签: 预防性 方法 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78例(观察组),接受外固定支架治疗,另选择同期接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腕关节参数丢失、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关节面、桡骨远端、掌倾角和尺偏角平均丢失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优良率分别为91.0%和72.0%(P<0.05),两组并发症率分别为8.9%和12.0(P>0.05)。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能显著提高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预后水平,复位良好,并发症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桡骨远端 骨折 外固定架 腕关节功能
  • 简介:患者,女性,74岁。因“间断咳嗽、咳痰、咯血26年,伴喘息2月,再发咯血1天”于2014年9月17日8:30入院。患者26年前开始间断出现咳嗽,咳黄白粘痰,并有咯血,并逐渐出现活动后喘息,间断双下肢浮肿,住院治疗可好转。1年前患者行“右肺中叶切除术”治疗,术后仍间断咯血,行双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后好转。近2月患者再次出现咳嗽,咳较多黄痰,伴喘息加重,患者未重视,9月17日晨起突然出现咯血,为鲜红色血痰,内有较多凝血块,量约5mL,无发热、心慌、胸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既往陈旧性肺结核、冠心病史多年、出血性胃炎伴胃窦糜烂8年余。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曾多次应用青霉素无不适,偶有青霉素及头孢类药物皮试阳性,曾对喜炎平注射液过敏,表现为皮疹。

  • 标签: 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 固定性药疹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右肺中叶切除术 间断咳嗽 住院治疗
  • 简介:摘要上海金山明卫佳苑项目的外悬挑脚手架采用了定型钢板固定、螺栓锚固控制工字钢梁(此方法在上海南翔秀城溪岸澜庭项目已经实践完成),并通过了工程实践、改进、创新,总结了定型钢板固定控制悬挑工字钢梁锚固施工技术。该施工技术较传统圆钢压环预埋、再焊接的做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降低安全风险、减少不必要的焊接工作量、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值得推广。

  • 标签: 悬挑脚手架 工资钢梁 定型钢板 锚固
  • 简介:目的比较植骨联合斜T型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7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资料,其中25例采用植骨联合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内固定组),男10例,女15例;年龄60—78岁,平均(64.8±4.4)岁。22例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外固定组),男6例,女16例;年龄60~82岁,平均(65.9±3.9)岁。测量并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末次随访时测量腕关节背伸、掌屈、旋前、旋后角度,并采用腕关节Gar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定术后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等。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6~18个月(平均12.2个月)随访。内固定组、外固定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2±2.2)、(10.3±1.9)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固定组患者掌倾角(11.44°±4.53°)、桡骨高度[(11.46±2.75)mm]明显优于外固定组[(7.61°±3.67°)、(6.89±2.9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腕关节背伸、掌屈、旋前及旋后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Garland—Werley功能评分标准,内固定组和外固定组优良率分别为88.0%(22/25)、59.1%(1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有l例患者拇长伸肌腱断裂,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腕管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外固定组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骨折延迟愈合,1例患者术后出现螺钉松动,1例患者发生腕关节僵硬。结论对于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选择植骨联合斜T型钢板内固定能达到理想复位,能有效防止骨折复位丢失和�

  • 标签: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器 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