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区扩大血管周围间隙(dVRS)对基底萎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自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行头颅MRI检查证实存在基底区dVRS的164例患者纵向随访5年,最终纳入120例患者进行分析。应用3.0T MRI观察患者基底体积情况,并根据基底是否萎缩将患者分为正常组(n=82)和萎缩组(n=38)。比较正常组与萎缩组患者间一般资料及基底区dVRS等级的差异,比较不同基底区dVRS等级患者间基线期、5年后基底体积以及基线期与5年后基底体积差值(△基底体积)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基底体积与基底区dVRS等级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基底萎缩的独立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独立影响因素及其联合对基底萎缩的预测价值。结果萎缩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史比例及基底区dVRS等级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底区dVRS等级患者间基线期、5年后基底体积及△基底体积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基底体积随着基底区dVRS等级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相关性分析显示△基底体积与基底区dVRS等级呈正相关性(rs=0.695,P<0.001);在对年龄、糖尿病史进行协因素校正后仍具有正相关性(rs=0.667,P<0.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年龄(OR=1.776,95%CI:1.372~2.141,P=0.008)、糖尿病史(OR=1.513,95%CI:1.129~1.954,P=0.011)和基底区dVRS等级(OR=2.855,95%CI:2.367~3.283,P=0.006)为基底萎缩的独立影响因素。基底区dVRS等级单独预测基底萎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9(95%CI:0.611~0.792,P<0.001),灵敏度为61.89%,特异度为83.59%;年龄、糖尿病、基底区dVRS等级联合预测基底萎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3(95%CI:0.687~0.878,P<0.001),灵敏度为73.68%,特异度为85.19%。结论基底区dVRS对5年后基底的萎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扩大血管周围间隙 基底节 萎缩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致死基底区脑出血相关危险因素,为该类型患者的一级预防提供可行性理论依据。方法回顾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537例基底区脑出血患者(其中致死基底区脑出血患者116例)的临床资料及流行病学特点,采用单变量检验(t检验、X2检验)及Logistic法回顾分析可能的急性致死基底区脑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与非急性致死基底区脑出血相比,年龄(p=0.03)、高血压病史>10年(p=0.04)、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p<0.01)、生活地域性(P=0.02)可能与急性致死基底区脑出血相关,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也揭示患者年龄、降压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地域与急性致死基底区脑出血密切相关。结论急性致死基底区脑出血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20%),年龄相对较轻患者、较差的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以及农村人群是急性致死基底区脑出血患者的高危因素。

  • 标签: 基底节区脑出血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基底内侧脑出血患者临床手术治疗结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5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内侧基底脑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住院号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保守治疗,实验组给予临床手术治疗,比对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好转率(93.3%)、病死率(3.3%)和对照组(好转率73.3%、病死率2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基底内侧脑出血患者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可减少再出血发生率,改善神经功能,提高好转率,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 标签: 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 临床手术 临床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基底内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神经外科中随机选出80例基底内侧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不同手术时机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间为出血后24h,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为出血后24h以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前者显著高于后者,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肿大小、GSC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前者血肿量低和并发症发生率于后者,GSC评分高于后者,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基底内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在出血后尽早实施手术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出血 不同时机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基底-丘脑出血CT分与手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基底-丘脑区出血患者,CT分和手术治疗。结果脑基底-丘脑区的出血类型不同,手术后预后有较明显差异。结论脑基底—丘脑区出血CT分可作为决定手术方案的参考依据,可提高高血压脑基底—脑出血抢救的时效。

  • 标签: 高血压 脑基底节-丘脑区 出血 CT 手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外伤后基底区小血肿成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外伤后基底区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外伤后基底区小血肿诱因包括基底区血管解剖结构、头部加速伤或减速伤、凝血功能障碍、高血压、低氧血症等;经由针对性治疗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量表进行评分,死亡4例,植物生存5例,重残10例,中残18例,良好31例。结论基底区血管解剖结构、头部加速伤或减速伤、凝血功能障碍、高血压、低氧血症等均为外伤后基底区小血肿的诱导因素,必须要强化发病机制研究,重视早期诊断与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确保其生存质量。

  • 标签: 外伤 基底节区小血肿 成因
  • 简介:高血压脑出血是原发性脑出血最为常见的类型,约75%患者有高血压病病史,出血部位以基底区多见。目前,对中量(30~40ml)出血且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选择何种治疗方法仍存争议。天津市环湖医院自2006年1月-2008年5月分别采用保守治疗、锥颅血肿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142例中量基底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探讨更为适宜的治疗方法,笔者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 标签: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基底神经节
  • 简介:颅内原发性生殖细胞瘤好发于松果体区,而发生于基底区较少见,临床上常诊断为基底胶质瘤.该肿瘤多发生于儿童,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近年来我科收治2例基底区生殖细胞瘤,经治疗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例报告 基底节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瘤
  • 简介:近年来,随着CT、MRI、TCD等影像诊断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外伤性基底区脑梗死得以及时发现,其治疗已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中儿童颅脑外伤后该部位的脑梗死相对少见。其临床特点及发病机理与儿童基底区局部解剖结构特点、外伤后局部的微循环变化以及生物化学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由于急性脑梗死24h内头颅CT扫描大多数不能显示,故而在儿童脑外伤患儿中,提倡行头颅MRI检查,以便早期做出诊断对患儿的预后有巨大的帮助。2005年1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外伤性基底脑梗死患儿18例,现将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 标签: 颅脑外伤 基底节梗死 儿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在高血压基底区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基底区脑出血患者52例,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52例术后按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DL)评定预后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例数分别为11例、23例、11例、4例和1例。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疗效好、损伤小、病残率低的手术方法,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显微外科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区
  • 简介:摘要生物素-硫胺素反应性基底病是一种罕见的、可治疗的常染色体隐性神经代谢性疾病,由编码硫胺素跨质膜转运蛋白的SLC19A3基因突变引起。文中报道1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伴有运动功能减退、眼外肌麻痹及迟发性肌张力障碍为主要表现的29岁男性患者,头部影像学特征为双侧尾状核、豆状核对称性异常信号,基因检测确诊为生物素-硫胺素反应性基底病,经予生物素+硫胺素治疗后症状缓解、病灶消退。

  • 标签: 癫痫 生物素 硫胺素 生物素-硫胺素反应性基底节病 SLC19A3基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脑出血有效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92例高血压基底脑出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组(观察组)和CT引导穿刺微创碎吸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复查CT发现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量平均约8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脑出血,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对患者的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 小骨窗 微创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区脑出血执行功能损害的特征,为康复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底脑出血患者19例,其中左侧基底脑出血10例,右侧基底卒中组9例。同期住院的非脑部疾病的患者或无任何疾病的健康者12例。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汉诺塔试验(TOH)分别对左右侧基底区脑出血患者和对照组进行测试。结果基底区脑出血组在WCST错误率、完成分类数、TOH时间显著差于对照组。左右比较显示左侧基底脑出血组在WCST保持性反应率和TOH时间显著好于右侧基底区脑出血组。结论基底区脑出血患者表现有多项执行功能障碍,且左右基底出血组有所不同,提示可以根据基底区损伤的部位选择康复训练项目。

  • 标签: 基底节区脑出血 执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