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大学的转型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多维的、漫长的过程。从早期的教学型大学到后来的研究型大学,再到今天的创业型大学,变化的不只是大学的职能或功能而是范式,即大学的核心价值和行动准则。从历史上到现实中,无论教学型大学还是研究型大学都蕴含有创新创业的因子,但受到时代精神和局限条件的约束,教学型大学以本科教学为重,研究型大学偏好基础研究,创新创业的重要性被遮蔽或难以凸显。今天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以高深知识向应用转化为进路,大学的创新创业行动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一种兼容本科教学和基础研究并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大学——创新创业型大学正在兴起,“创新创业”作为大学转型发展的新范式正在从理想变成现实。
简介:作为一门研究如何“成人”的学科,教育学既是一门社会科学,更是一门精神科学,带有鲜明的人文属性和价值特征,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仅仅依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是无法建立起具有浓郁的人文精神和奇妙的宏大运思的学科体系的。相反,教育所具有的“精神性”“价值性”“审美性”“伦理性”和“艺术性”等特质却可以通过现象学研究范式来得到彰显。借助隐喻,从“看”与“思”的理论探微中我们可以探寻到两种范式的教育研究的本质差异之所在。首先,与实证范式的“看”不同,现象学范式的教育研究的“看”具有“可能性”与“延展性”,从而分化出“本质直观”与“客观注视”的区别。其次,通过“思”的“技术取向”与“精神取向”的比较,我们可以厘清现象学范式的教育研究更为关心要走向主体本身,要关心主体发展的“生长性”,从而树立起“统摄性”的发展意识。再次,从“本我—我思—我思对象”的三重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出现象学范式的教育研究关切主体的“生存之思”和“自由之思”,以此增强自身的非反思性的“自身意识”,以便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对象化”的思考迷误中抽身出来。
简介:意识形态"是20世纪西方思想史上内容最庞杂、意义最含混、性质最诡异、使用最频繁的范畴之一"。那些走进意识形态概念研究之路的国内外学者,围绕意识形态概念而展开的诸多研究衍生出了两大分支:意识形态概念发展史研究、意识形态概念界定范式研究。前者是最为广大同仁熟知的研究领域,且已经有了诸多极具学术价值的综述文献。后者的研究更为接近厘定意识形态概念这一理想旨趣,相关研究者企图从概念中寻找出相对一致的意识形态概念界定范式,而他们也留下了基于概念意群意义上的研究成果。本文正是沿着后者这一学术路径继续前行,意欲对目前国内外有关意识形态概念界定范式的研究做一个较为完整地梳理,以期对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