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选择榆林市1990~2019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榆林市近30年气温和降水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夏季外,榆林市近30年的年平均气温、春季、秋季和冬季气温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以年、春季和冬季增温幅度最为显著;榆林市降水量较少,年际变化率大,且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夏季降水量较为集中,超过了全年降水量的50%。夏季降水的增加对全年降水量有较大影响,因此夏季和全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保持一致。
简介:摘要:以保山国家基本气象站1994—2023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为基础数据,利用5年滑动平均法、线性趋势分析法等分析隆阳区降水年际、月、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年降水量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年平均降水量第一年代际>第二年代际>第三年代际。(2)月降水量变化幅度较大,降水月份比较集中,有干、湿季之分,雨季(5—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4%。(3)季节变化特征明显,降水分配情况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其中春季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且阶段性波动较大;夏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雨日数总体呈微减少趋势;秋季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但秋季连阴雨天气突出;冬季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波动性较大。
简介:利用内蒙古113测站1961-2012年6-8月降水资料、1961-2012年NCEP/NCAP再分析资料数据集、国家气候中心太平洋海温资料,采用统计诊断、相关分析等方法,对2012年汛期(6-8月)内蒙古降水特点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探讨2012年汛期(6-8月)内蒙古大范围降水偏多的可能影响因素.通过对近50a汛期降水年际变化特征及海温、印度夏季风活动、中纬度阻塞高压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汛期(6-8月)内蒙古大范围降水偏多,主要表现为降水过程频繁、覆盖范围广、强降水过程多,多站突破历史纪录;主要原因为内蒙古汛期降水在减少的年代际背景下,年际变化规律明显,2012年汛期出现多雨的概率较大;2012年汛期北半球500hPa高度场主要特征相似内蒙古典型多雨年的环流形势;LaNina事件在2012年3-5月结束,有利于汛期降水偏多;印度夏季风异常偏强、乌拉尔山高脊和鄂霍次克海高压偏强、贝加尔湖地区受低槽控制均是影响2012年内蒙古汛期大范围降水偏多的重要因素.
简介:利用阿勒泰地区2010—2016年5—9月(暖季)21个自动站逐时降水资料,运用常规统计法,采用逐时降水量及其频次和强度、不同持续时间降水4个指标对该区暖季降水日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阿勒泰地区暖季降水总量及日数的空间分布总体上与海拔、纬度呈正相关,与一般规律不同。该区逐时降水量及其强度日变化山区呈双峰型,峰值出现在17:00—18:00和22:00(北京时,下同),其他区域及全地区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16:00—19:00。一般性降水量及其频次、逐时降水频次山麓丘陵区呈双峰型,其他区域为单峰型。强降水量主要发生在午后至旁晚。该区降水主要以短历时为主,持续1h的次数最多,持续2h的降水量最多,对总降水量的贡献也最大;持续1~3h的降水次数占总降水次数的84.1%,与我国东部地区不同。在月分布上,8、9月与暖季差异较大。该区暖季降水主要是昼雨,且以短历时降水为主,与伊犁河谷和南疆不同。
简介:利用河南省103个气象站的降水量和各省辖市的水资源资料,分析了河南省1956—2007年降水和水资源变化特点,对降水资源量和水资源量进行了丰枯评估;分别采用线性相关法和产水系数法以降水量估算水资源量,并对估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52年来河南省年降水资源量呈不明显的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2.32亿m3/10a;省内不同区域降水资源量的变化趋势不太一致,豫北、豫西和豫中为减少趋势,豫东、豫西南和豫南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2)52年来全省水资源总量呈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10.85亿m3/10a,大于降水资源量的减少速率,省内各区域水资源量均呈弱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豫西最大,豫北次之,豫中最少;全省水资源总量的年代际变化特点与降水资源量基本一致。3)水资源总量与降水量关系密切,用年降水量估算水资源总量,平均相对误差为10%~22%;将线性相关法和产水系数法两种估算模式分别用于不同丰枯程度年景的估算,可减小估算误差。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实测气象数据,采用倾向率法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探讨广西1985年至2017年的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分别位于广西南北部的钦州和桂林地区的降雨量较大,而位于广西西北部的百色地区的降水量较少,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主要受到气候和地形地貌的影响。近30年来广西降水量以60.05mm/10a的趋势增加,降水除了在春季呈减少趋势外,在其他季节都是增加的趋势,其中秋季增加趋势比较显著。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广西降水结构变化研究,为进行防洪减灾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简介:基于1960—2011年福建省17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资料,运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R/S方法分析福建省不同等级降水量和降水时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1年期间福建省年均降水量增加,年均降水时间明显减少;各季节小雨、中雨降水量和降水时间呈现减少趋势,大雨、暴雨降水量和降水时间有增加趋势;各季节不同等级降水的降水量和降水时间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中部屏南—九仙山一线为小雨降水量和降水时间的高值区,东南沿海为暴雨的高值区。春夏冬3季的大雨、暴雨降水量和降水时间将持续增加,极端降水概率增大,小雨和中雨的降水量和降水时间将持续减少,发生阶段性干旱的可能性增大。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拉萨地区1971~2020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利用线性回归法对拉萨地区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拉萨地区年平均气温在7.2~10.6℃之间,年平均气温整体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升温倾向率为0.567℃/10a;拉萨地区四季平均气温均呈现出增高的趋势,只是四季的增温速率有一定差异,其中以秋季和冬季最大,春季和夏季相对较小;拉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46.1mm,近50年降水量整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降水变化倾向率为19.91mm/10a,增加趋势较为显著。除了秋季外,拉萨地区其余三季的降水量变化趋势与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简介:摘要:利用NCEP2.5°×2.5°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12月2日至4日、2010年12月20日至21日以及2014年1月29日至31日3场暖区降雪天气进行了环流演变、水汽和热力、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500hPa巴尔喀什湖至塔城地区由较为平直的西风带控制,850hPa有暖脊控制以及降水前期暖区降水后期冷锋降水的影响,同时充足的水汽,强的风速携带的充足的水汽的配合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动力条件。前期暖空气进入盆地为暖区降水时段,后期随着冷空气进入盆地,暖气团被低层的冷气团迅速抬起,不稳定能量迅速得到释放,动力作用加强的热力条件,转为冷锋降水。是产生暴雪天气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