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利用1981—2015年黄河上游河曲地区5个气象站的水汽压和降水量月资料,运用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经验公式,计算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并对大气可降水量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呈单峰形态分布,而降水转化率呈双峰分布。1981—2015年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平均大气可降水量为3315.5mm,其间呈显著增加趋势,而降水和降水转化率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根据突变检验,黄河上游河曲地区春、夏季和年大气可降水量发生突变,突变时间分别为1985年、1995年和1996年。气温是影响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其次为相对湿度。
简介:摘要利用贵德、循化、尖扎、化隆、同仁5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61~2015年年平均气温及降水量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5年黄河谷地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结果显示;①近55年黄河谷地贵德、循化、尖扎、化隆和同仁5站年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7、0.25、0.31、0.30、0.38℃/10a,年平均气温升幅贵德、循化最小,同仁最大,近55年平均上升速率为0.30℃/10a②黄河谷地区域平均年降水量为348.3mm,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倾向率为-0.93mm/10a,黄河谷地区域贵德、尖扎、化隆、同仁4站的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是-0.93、-2.5、-1.3、-2.7mm/10a,关键词黄河谷地;气温;降水量;趋势分析
简介:用22年(1973~1994年)观测资料,由循环主振荡型分析(CSPOP)揭示了东半球500hPa环流、雪盖和中国降水量耦合系统的3~4年振荡的循环过程。结果表明,环流-冰雪-降水系统耦合振荡(ASRO)存在显著的欧亚太平洋(EUP)和中国东部型(EC)耦合移动波列,其中500hPa高度与雪盖波列空间位相相反,但一致向东南方向移动,而中国降水波列由北向南传播。这反映出欧亚雪盖异常影响欧亚大陆和海洋加热对比,并通过大气内部动力过程激发的耦合空间波的能量频散途径。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昌平区国家气象观测站和39个区域自动气象站2016-2020年(4-10月)近5年降水观测资料,对昌平全区的降水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昌平区近5年夏季降水最大值多数出现在2017年,最小值集中出现在2019年;出现时间均与国家站一致;区域站普遍大于昌平国家站;7月为降水量最多月,6月为最少月。40站4-10月降水量最大值多数出现在2016年,最小值集中出现在2019年;平均降水量2016-2019年呈逐渐下降趋势,2020年出现回升趋势;月平均降水量呈正态分布特征。在分片的降水分布中,40站在夏季和(4-10月)降水量中均为东部大于西部,昌平国家站最小的特点。
简介:利用宁德市9个气象观测站1969—2015年的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速等气象资料,采用FAO基于彭曼法的蒸散量计算器计算蒸散量,根据水量平衡关系,得到可利用降水量,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宁德市月、季可利用降水量随降水和蒸散的变化而波动显著,高峰值在6月,低谷值在10月,春夏两季的可利用降水量占全年的78%;1969—2015年宁德市年、夏季、冬季平均可利用降水量呈增多趋势,且夏季增幅显著,春秋两季呈减少趋势;宁德市可利用降水量空间分布呈地势高的西北部向地势低的东南部递减;气候变暖使宁德可利用降水量在季节分配上发生明显变化,夏季成为大部洪涝灾害的多发期,秋季成为局部干旱的多发期.
简介:利用1974—2015年河北邯郸地区16个观测站逐日降水与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邯郸地区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极端降水对年降水量和气温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近42a来,河北邯郸地区极端降水指数中除中雨日数呈轻微上升趋势、大雨日数及连续湿日整体无明显变化趋势外,其他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最大1d降水量、最大5d降水量、极强降水量下降趋势显著,且分别于2004、1992、2006年发生显著突变。各极端降水指数的变化幅度区域性差异明显,极值指数以邱县、曲周县减少最显著,绝对指数以峰峰矿区减少最显著,而相对指数则以曲周县减少最显著。除连续干旱日数呈微弱的负相关外,其他极端降水指数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除最低气温与中雨日数、连续湿日呈微弱正相关外,最高、最低气温与极端降水指数均呈负相关,极端降水对最高气温的响应比最低气温更敏感。
简介:私人日记是重建历史时期高分辨率降水量序列的重要信息源。根据清代姚济所著的《己酉被水纪闻》中记录的上海(松江)1849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逐日天气记录,辅以《清代长江流域西南国际河流洪涝档案史料》中的记载,确定了上海在大涝的1849年的入、出梅日期和梅雨期长度以及梅雨量,并重建了上海该年6月下旬、7月上旬、7月中旬以及整个6月下旬至7月中旬的降水量。结果表明:(1)上海1849年入梅时间为6月11日,出梅入伏时间为7月19日,梅雨持续时间38d,超过现代上海多年梅雨持续时间的平均值17d,梅雨期雨量为364.1mm。(2)上海该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总计降雨26d,其中包括3场连续性降雨过程,其中第3场降雨最长连续时间为12d,重建的降雨量为318.6mm。与1954、1991、1998年等长江中下游大涝年份上海的降雨相比,1849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无论是总降雨持续时间,还是连续降雨日数都是最长的;降雨量也是最多的,接近常年平均的2倍。与1951—1998年逐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上海的降雨相比,1849年总降雨天数仍然是最多的;连续降雨日数处于第2位,降雨量处于第6位。
简介:私人日记中的天气记录是重建历史时期高分辨率降水量序列的重要资料。通过摘录、整理《翁同龢日记》中晴、雨(雪)记录,统计了逐月降水日数,并利用降水量与降水日数之间的转换方程,重建了北京1860~1897年的夏季和年降水量。将重建的降水量与当时的器测降水量和依据"晴雨录"重建的降水量进行对比,综合这3种资料重新估算了北京1860~1897年的年降水量,并且将估算降水量与旱涝等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依据《翁同龢日记》记录的降水日数重建的降水量是基本可靠的,20年资料完整年份的年降水量平均为611.5mm,不过由于重建方法对偏涝年降水量的估算普遍偏低,致使此重建结果低于重新估算的平均年降水量(662.6mm);(2)重新估算的1860~1897年平均年降水量为701.3mm,均方差为202mm,与20世纪后半期相比,历史时期的降水量略大(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而古、今降水量的年际变率大致相当;(3)1891年的器测降水量较实际偏高,1895年的则较实际偏低;并且有些年份(如1869、1863、1885、1889和1887年)的旱涝等级尚需进一步验证。另外,验证了《翁同龢日记》中的晴雨(雪)记录在定量重建降水量方面的价值,并指出了其不足,为今后利用私人日记定量重建降水量提供了参考。
简介:摘要:为掌握气候变化影响下李仙江景东流域降水量变化特征,本文选用景东流域2004~2023年降水量观测资料,着重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分析等数理统计法对李仙江景东流域降水量的年际分布、季节与月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李仙江景东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为1010.485mm,以-163.36mm/10a的速率呈明显的减少趋势。最高与最低降水量分别出现在2007年与2019年,降水量分别为1504.3mm与781.9mm。夏季降水量最多,以7月、8月降水量最为充沛,冬季最少。除冬季外,其他三个季节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与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保持一致,以春季降水量降幅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