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根据博州4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81—2010逐日降水资料,通过计算趋势系数等现代统计诊断方法,对新疆博州近30a各量级降水及其雨雪日数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博州地区夏半年降雨量占降水的81%,其中5—8月占降水近60%,而小雨(雪)量占降水的近50%,夏、冬半年及降水均自西向东随海拔的降低而减少。降水总体以0.76mm/a的速率呈不明显的增多趋势;年有效降水日数中以小雨(雪)日数为最多,有效降水日的长期变化呈明显的增多趋势;降水增加的主要由有效降水日数的增加和降水强度的增强造成。

  • 标签: 降水量 降水日 趋势系数 气候变化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湟水流域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和产业调整。水资源短缺问题困扰现代流域发展。文章依据1960~2010近50湟水流域降水实测数据,运用多指标水文统计方法分析流域降水年内、际以及丰枯率等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湟水流域降水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多年平均降水最大值出现在8月,最少是12月。1~2月、11~12月降水占全年的3%左右,汛期降水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0-80%左右,形成干湿季分明的特点。降水的变化幅度逐渐减小,丰枯程度有所变小。

  • 标签: 湟水流域 水文分析 降水量 用水结构
  • 简介:随机森林是21世纪提出的基于分类树的算法,在处理大数据集中具有明显优势,首度将其应用在降水长期预报中。以长江中下游地区1月份降水预报为例,运用随机森林模型构建原则,在74项大气环流因子以及前期月降水中筛选模型预报因子,进行长期降水预报,并将其与神经网络模型预报效果进行对比,发现随机森林的泛化误差为13%,预报准确率达到75%,而神经网络的预报准确率仅为67%。此外,本研究还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汛期降水进行了长期预报,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进行降水长期预报中模拟和预报的效果令人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 标签: 随机森林 长期降水预报 等级预报 泛化误差 重要性因子评价 决策树
  • 简介: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美国全球集合预报系统(GFS)、日本气象厅(JMA)3个中心3~96h预报时效的降水预报资料,以及浙江省1957个高密度的自动站观测资料,对数值模式预报结果进行统计降尺度处理。首先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插值后的预报结果进行降尺度订正,然后把3个数值预报的降尺度结果进行消除偏差集合平均,最后得到多模式集成的降水预报场。结果表明,统计降尺度订正后的预报结果比直接插值更加准确,多模式集成的预报效果优于单模式结果,其改进效果随预报时效的延长减小。

  • 标签: 降水量预报 统计降尺度 多模式集成
  • 简介:利用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逐日气温和降水插值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滑动距平和Mann-Kendall突变检测方法,研究黄河三角洲湿地区1961~2010间的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和趋势。结果表明,1961~2010期间,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区年平均气温累计上升1.85℃,倾向率为0.037℃/a;年平均气温在1993发生突变,研究区进入显著升温期;研究区降水累计下降121.42mm,占同期降水的19.9%,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强降水日数和最大连续无降水日数显著减少,但极端降水频率与强度总体上保持稳定。1961~2010期间,黄河三角洲湿地区气候以年平均气温升高、降水减少为主要特征;人类活动导致的湿地下垫面变化是其重要的驱动因素;暖干化气候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变化特征 黄河三角洲湿地
  • 简介:于2014在苏尼特右旗朱日和镇典型草原上进行实地调查和收集20世纪60代、20世纪80代和21世纪初三个年代的气温变化、降水变化和植被特征变化数据,分析各年代气温、降水和植被特征的变化规律和植被特征变化对气温与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从20世纪60代以来气温逐渐上升,20世纪60代、80代、21世纪初和2014的年均气温分别为4.52℃、4.75℃、5.94℃和6.14℃,54间上升1.62℃,平均每年上升0.03℃。随着气温的增加植被特征逐渐下降,各年代植被高度、盖度、产草量和植物种类与气温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P〈0.05);平均降水逐年下降,20世纪60代、80代、21世纪初和2014的年均降水分别为177.08mm、176.93mm、169.27mm和167.8mm,其下降率分别为0.85%、4.4%和5.2%。54间下降9.28mm,平均每年下降0.17mm。随着降水的下降植被特征也下降,各年代植被高度、盖度、产草量和植物种类与降水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差异不显著(P〉0.05)。

  • 标签: 气温 降水量 植被特征 影响
  • 简介:利用1961-2002ERA-40逐日再分析资料和江淮流域56个台站逐日观测降水资料,引入基于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elf-OrganizingMaps,简称SOM)的统计降尺度方法,对江淮流域夏季(6-8月)逐日降水进行统计建模与验证,以考察SOM对中国东部季风降水和极端降水的统计降尺度模拟能力。结果表明,SOM通过建立主要天气型与局地降水的条件转换关系,能够再现与观测一致的日降水概率分布特征,所有台站基于概率分布函数的Brier评分(BrierScore)均近似为0,显著性评分(SignificanceScore)全部在0.8以上;模拟的多年平均降水日数、中雨日数、夏季总降水、日降水强度、极端降水阈值和极端降水贡献率区域平均的偏差都低于11%;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出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时间变率。进一步将SOM降尺度模型应用到BCCCSM1.1(m)模式当前气候情景下,评估其对耦合模式模拟结果的改善能力。发现降尺度显著改善了模式对极端降水模拟偏弱的缺陷,对不同降水指数的模拟较BCC-CSM1.1(m)模式显著提高,降尺度后所有台站6个降水指数的相对误差百分率基本在20%以内,偏差比降尺度前减小了40%-60%;降尺度后6个降水指数气候场的空间相关系数提高到0.9,相对标准差均接近1.0,并且均方根误差在0.5以下。表明SOM降尺度方法显著提高日降水概率分布,特别是概率分布曲线尾部特征的模拟能力,极大改善了模式对极端降水场的模拟能力,为提高未来预估能力提供了基础。

  • 标签: 统计降尺度 SOM(Self-Organizing Maps) 江淮流域 极端降水
  • 简介:利用1960~2013安徽21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极端降水指数时空分布规律及区域性极端日降水环流异常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尺度上,安徽近54a持续干燥指数(CDD)呈微弱下降趋势,其余指数呈上升趋势,其中淮北持续干燥指数(CDD)下降显著,江南极端降水(R95p)、5d最大降水(RX5day)、日降水强度(SDII)上升显著,而江淮之间各指数变化趋势较弱;(2)空间尺度上,极端降水(R95p)由北向南逐渐增大,5d最大降水(RX5day)除蒙城和滁州外分布情况与R95p相似,持续干燥指数(CDD)则相反,平均日降水强度(SDII)在安徽北部和西南部较大,中部较小;(3)安徽极端降水主要空间分布类型为整体一致型、南北差异型和淮北、淮南与江淮差异型;(4)安徽省极端日降水95%和99%分位阈值分别为25.52mm/d和39.06mm/d,际变化呈微弱的上升趋势,5~8月是极端日降水的多发期,尤其是6月下旬至7月中旬;(5)春季,安徽极端日降水事件的发生受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活动影响;夏季,副高较强,低层安徽处于上升运动区,南海、孟加拉湾水汽由西南气流输送至安徽上空,同时,在北方冷空气南下的配合下,形成极端日降水

  • 标签: 安徽 极端降水指数 极端日降水 环流异常
  • 简介:利用1960~2013中国6~8月无缺测的571站逐日降水资料,定义7个极端降水指数,研究中国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特征。结果表明:(1)极端降水事件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西北地区表现为增加趋势,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部分地区表现为减少趋势;时间分布表现出具有显著的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极端降水事件有增加趋势,在20世纪90代初期有明显转折。(2)M-K检验表现出极端降水事件在20世纪90代初发生突变,突变前(后)偏弱(强)。(3)极端降水指数周期振荡不完全一致,准15周期振荡为主,其次是准7周期,最强振动出现在1998。(4)除持续干期指数外,其他极端降水指数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 标签: 中国 极端降水事件 气候变率 时空特征
  • 简介:2013-2015对济宁市两个点位降水中4种阴离子(氟、氯、硫酸盐、硝酸盐)浓度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AQI与氟、氯、硫酸盐和硝酸盐浓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16、0.46、0.52和0.32,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因采暖期燃煤排放,在采暖期降水中氟、氯以及硫酸盐平均浓度分别高于非采暖期平均浓度26%、38%、35%,靠近燃煤电厂的2#点位处降水中氟、氯和硫酸盐浓度总体上高于1#点位.降水中的硝酸盐来自燃煤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排放,1#点位和2#点位处降水中硝酸盐浓度相差不大.

  • 标签: 阴离子 硫酸盐 硝酸盐
  • 简介:摘要文章结合某基坑工程实例,对工程中地下水文、地质特性和基坑降水控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基坑降水方案设计方案、降水技术及降水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就现场管控及降水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方案基本实现了无明水影响土方开挖、运输,在没有增加预算的基础上较好的完成了地下水控制目标,基坑降水未对周边环境造成太多影响,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 标签: 基坑工程 地下水 降水方案技术 观测数据
  • 简介: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是常用于软土地基加固的工艺,主要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本文结合工程案例,对市政道路软基加固工程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技术展开了探讨,可为相关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钉形双向搅拌桩 地基加固 施工技术
  • 简介:某市规定:用户每月用水不超过6吨,每吨按2.5元收费;如果超过规定的用水量,每吨按4元收费。莉莉家八月份交水费51元,她家超过规定用水量多少吨?玲玲认为,根据“……每月用水不超过6吨,每吨按2.5元收费”这个条件,可算出不超过规定用水的水费:2.5×6=15(元)。

  • 标签: 收费标准
  • 简介:利用天峻县1961~2015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及Mann—Kendel等方法,分析了天峻地区汛期降水降水日数及降水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5a天峻地区随着降水级的增加,降水日数和降水呈减小趋势,而降水强度表现为增强趋势;汛期总降水日数、总降水和平均降水强度均呈波动增加趋势,总降水和平均降水强度增加趋势明显,总降水日数变化趋势不明显;小雨、中雨和大到暴雨的降水日数变化趋势不明显,小雨降水呈显著的增加趋势,中雨和大到暴雨的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小雨和中雨降水强度均表现为显著的增加趋势。天峻地区未来不同等级降水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变化情况与过去55a的变化趋势相同,短时期内不会发生逆转。

  • 标签: 等级降水 气候倾向率 突变 天峻地区
  • 简介:摘要在目前的城市中,地铁的建设数量逐渐增多,有效的缓解了道路上的交通压力。而在地铁车站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的注意降水相关问题。本文主要对地铁车站施工中降水施工技术的要点进行了简要的探究,同时总结得出降水效果控制的具体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地铁车站 降水 施工技术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前建筑项目基坑降水工程施工时,对所抽取地下水都未能有效利用,而是直接排入了市政污水管线。同时,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又引入市政供水(自来水),作为建筑施工的消防、降尘、车辆冲洗、场区绿化、厕所冲洗、建筑施工用水(包括混凝土养护、混凝土试块养护、砌筑抹灰、装饰装修用水)等。这样不仅浪费了市政水资源,并且加大了项目投入成本。在实施过程中,因地制宜地制定节水规划方案,保证方案的经济性和合理性。本文探讨了建筑项目基坑降水重复利用的方法。

  • 标签: 建筑基坑降水 重复利用 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地铁站深基坑工程规模庞大,技术复杂,安全性要求高。该文以某地铁站深基坑降水工程为例,结合自己多年实际工作经验,详细介绍了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注意事项及相关控制措施,对类似的深基坑降水施工工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地铁站 深基坑 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