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昌平区国家气象观测站和39个区域自动气象站2016-2020(4-10月)近5降水观测资料,对昌平全区的降水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昌平区近5夏季降水最大值多数出现在2017,最小值集中出现在2019;出现时间均与国家站一致;区域站普遍大于昌平国家站;7月为降水最多月,6月为最少月。40站4-10月降水最大值多数出现在2016,最小值集中出现在2019;平均降水2016-2019呈逐渐下降趋势,2020出现回升趋势;月平均降水呈正态分布特征。在分片的降水分布中,40站在夏季和(4-10月)降水中均为东部大于西部,昌平国家站最小的特点。

  • 标签: 40站 降水量 变化特征 昌平区
  • 简介:摘要:20217月24~26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以下简称乌兰县)出现了日降水超历史极值降水天气过程。研究表明:此次降水过程是一次单日降水超历史极值的强降水,乌兰国家基本气象站的日降水突破了历史极值,具有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特征。EC模式的降水预报在此次过程的起始时间、降水落区等方面最接近实况,在强对流预报中,应注意参考中尺度模式降水预报的指示。

  • 标签: 乌兰县 降水 天气形势
  • 简介:摘要:峨眉山国家基准气候站是处于海拔3069.9米、相对高差为2500米左右的高山站,常年雨雾日非常多。冬季因雨凇和雾凇冻结十分严重,所以在冬季停用翻斗式自动观测雨量传感器,启用称重式雨量传感器自动观测降水,但经过多年的观测发现,一般的称重式雨量传感器对纯固态降水(雪)或正常液态降水较为适用,而对雨雾凇冻结较严重的地方(如峨眉山金顶)就不太适合。为此我们将一套称重式雨量传感器加装加热装置和另一套同型号未加装加热装置的称重式雨量传感器观测雨量数据进行对比,同时以人工同时段观测量为参照分析,以便确定加热装置在冻结严重地区是否必要和可行。针对以上问题,特进行对比分析,数据取自于峨眉山国家基准气候站,202012月1日到20222月28日冬季冻结时段。测场内临近的同型号两个称重式降水设备,一个为不加装加热设备,一个加装加热设备,同一降水时段内20-08时、08-20时累计自动观测降水做比较,同时以人工同时段观测降水作为参照,分析在有加热和不加热情况下的降水差异。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虽然受加热可能有蒸发的不利影响,但有加热装置比没加热装置设备测得的降水偏高。(2)有加热装置避免了在气温上升时因冻结物融化非降水时段出现的较大野值现象。(3)以人工观测数据为基准,有加热装置比没有加热装置的数据更接近基准实际数据,更能反映实际情况下的降水,更为可靠。

  • 标签: 降水量 自动观测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利用栾川县1970—2020降水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等数理统计方法,对近50栾川县强降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日数地理分布特征较明显,南半川比北半川暴雨日数多,际暴雨日数和降水变化趋势不显著,年代暴雨日数呈波浪式变化,7-8月暴雨最多(占暴雨总日数的55.0%),同时也是短时强降水频发的月份。其次,统计分析出23-04时是短时强降水频发的时段,分析研究出栾川强降水的特征和暴雨预警的重点关注时段和区域,为暴雨预报预警、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御洪涝灾害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栾川暴雨,特征分析,暴雨预警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1990-2019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降水、月值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距平法等数理统计分析法分析近30大柴旦地区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来大柴旦地区降水整体呈现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是17.354mm/10a,达到了显著性检验水平,春季、夏季、秋季以及冬季降水的气候倾向率分别是-0.143mm/10a、11.89mm/10a、5.687mm/10a以及-0.081mm/10a,这意味着春、冬季两个季节降水均呈略微减少变化趋势,减少幅度均不明显;而夏季、秋季降水均呈增加变化趋势,夏季增幅较大;降水际变化波动起伏非常大,降水最大值168.2mm出现在2017降水最小值44.8mm出现在1995降水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8倍;降水属于正距平有14,占46.7%,负距平年份占53.3%;大柴旦年内降水呈显著的月际变化,表现为中间月份降水多,两端月份降水少的态势,5-9月份降水较为集中,该时间段平均降水是83.7mm,占降水的84.95%,7月份降水达到最大值,月平均降水为27.5mm, 11月、12月份降水最少,仅为1.3mm;四季中,夏季降水最多,春季次之,秋季较少,冬季最少。

  • 标签: 大柴旦地区 降水量 气候特征 变化特征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1971-2019阿坝州13个站点逐日降水数据,对阿坝州降水特征进行分析讨论得出:阿坝州近49,年平均降水呈现递增趋势,其中后24较前25递增趋势更加显著。分别对13个站点进行M-K突变检验,发现大部分县市在此期间都有年降水的突变。阿坝州降水主要出现在5-9月,且夏季降水远高于其他季节。年平均降水中部最大,西部大于东部;最大日降水东部大于西部;汛期有雨日降雨强度与年平均降水规律相仿,中部最大,西部大于东部;东部降水频率低于西部。

  • 标签: 降水特征 时空分布 M-K检验
  • 简介:摘要:本文以2010-2020墨玉县降水变化特征为基础,采用折线图和柱状图分析法,对墨玉县2010-2020内每一降水数据和总体变化周期性进行了分析,并对降水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0-2020墨玉县降水趋势整体是下降的;夏季降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45%,其他各季节分布较为均匀。

  • 标签: 墨玉县 降水 变化特征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加剧变暖,各地区气候均发生异常变化,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多发,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交通运输及工农业生产。强降水作为全球发生频率较高的气象灾害之一,由此造成的影响也相当严峻。基于此,本文选取高安市作为研究区域,整理与统计1991-2020该地区短时强降水出现频次,最大小时降水等资料,重点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累计距平等方法分析了高安市强降水天气特征。

  • 标签: 强降水 气候特征 气候倾向率 高安市
  • 简介:摘要:利用NCEP2.5°×2.5°再分析资料,对201012月2日至4日、201012月20日至21日以及20141月29日至31日3场暖区降雪天气进行了环流演变、水汽和热力、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500hPa巴尔喀什湖至塔城地区由较为平直的西风带控制,850hPa有暖脊控制以及降水前期暖区降水后期冷锋降水的影响,同时充足的水汽,强的风速携带的充足的水汽的配合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动力条件。前期暖空气进入盆地为暖区降水时段,后期随着冷空气进入盆地,暖气团被低层的冷气团迅速抬起,不稳定能量迅速得到释放,动力作用加强的热力条件,转为冷锋降水。是产生暴雪天气的重要原因。

  • 标签: 暖区降水 环流形势 水汽通量 假相当位温 垂直速度
  • 简介:摘 要 2022 入汛以来我省降水极端。分析表明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持续,印度洋海温偏暖,北大西洋海温三极子正位相,导致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东北冷涡偏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界位置明显偏北,有利于水汽输送,冷暖空气频繁交汇,是导致我省入汛以来降水极端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极端降水 汛期 大气环流
  • 简介:摘要:20198月3~6日受到低涡辐合等因素的影响,红河州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本文选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雨量资料等重点从天气形势、物理量诊断等角度探讨了本次强降水成因,结果表明:低涡辐合的移动路径与降水落区密切相关。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强烈的水汽辐合、剧烈的上升运动为本次强降水过程的发生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标签: 强降水 环流形势 物理量 红河州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雨水建设是地下空间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采用气压式降水施工技术,可有效地减少工程造价、减少安全隐患,使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形象得到明显改善,并使基坑的降水效益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气动降水 基坑降水 施工技术
  • 简介:摘 要:采用新型的气动降水技术,解决了电力安全隐患及施工场地经常需要拆除、拆除等问题,并能极大地提高基坑降水的利用率。采用空气管路进行空气泵的气动降压,大大减少了用电配电箱和电缆的工程造价,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形象。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施工经验,并总结出一整套的施工工艺,为以后的降水工程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标签: 降水 基坑降水施工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田间持水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无论是遥感方法,还是气象方法,亦或是农业或水文方法,田间持水量作为一个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是一个必需的本底数据。通过沙箱法对田间持水量的测定,总结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种类、不同土层对田间持水量的影响,希望可以为需要的人提供抗旱决策依据。

  • 标签: 田间持水量 沙箱法 土壤 决策依据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202011月17日

  • 标签:
  • 简介:摘要:基于DSG5型激光雨滴谱仪及新型自动气象站观测得到的黄山市休宁县2019-2021梅雨期间降水相关数据,统计整理得到在有降水现象发生且翻斗式雨量传感器捕获到降水的前提下,共有11038分钟的数据样本。分析不同分钟降水降水现象的雨滴谱分布和近地面天气特征,结果表明:降水期间相对湿度普遍大于90%,本站气压随着雨强变化存在明显波动,风速主要集中在0-5 m/s之间;降水相态为小雨滴和大雨滴并存,且随着雨强增大雨滴数浓度呈现明显的增长过程,降水期间存在少量D≥4.0mm的大雨滴粒子,雨滴粒子集中在1mm左右直径档,雨强主要由2≤D<4.0mm的大雨滴和D≥4.0mm的少量超大雨滴雨滴贡献。

  • 标签: 降水现象 雨滴谱 降水量
  • 简介:摘要:本文对策勒县强降水进行了对比分析。收集2016-2020国家站降水降水资料,分析强降水的分布特征。阐述了强降水导致的气象灾害对农作物及林果业的影响;最后就如何降低强降水对农作物的影响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强降水分析 分布特征 农作物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气候的变暖,人们越来越重视气候方面的研究,其中降水际和年代际变化对水资源平衡、工农业生产、水利开发和江河防洪等方面影响很大。本文利用1961~2015夏季华北地区51个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和 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的日平均高度场和气温场数据,对华北地区近55来 6~8月的降水规律及其对应的环流特征进行了研究。

  • 标签: 环流特征 华北地区 时空分布 旱涝变化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气象资料对20216月底福州地区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在本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发生之前,500hPa形势场上中高纬环流形势主要呈“2槽1脊”型。本次强降水天气出现在西南急流暖湿强迫的形势下,不断扩散南下的冷空气同江西、福建武夷山脉附近的低层暖湿气流共同交汇,形成适宜于强降水天气发生的有利条件;地面辐合线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的赣、闽、浙三省份,地面强烈辐合是本次强降水天气触发的重要原因。在本次强降水天气过程中,有1条湿舌分布在孟加拉湾到我国江南、华南北边以及福建福建省上空省上空,不断向福州一带输送水汽,并且福州比湿值处于14 .0g/kg~16.0 g/kg之间,这些均为本次强降水天气的出现带来了充足的水汽条件。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形成了“抽吸”效应,促进了对流的不断发展,为强降水的产生给予了有利的动力条件;925 hPa散度辐合区、垂直速度大值区均对应着本次强降水落区。较强的K 指数、 CAPE、位势不稳定为午后强降水的出现给予了不稳定能量条件,这些指标对本次强降水天气具备较好地指示作用。

  • 标签: 强降水 环流背景 物理量 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