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长城站的GPS数据和地面气象要素的数据,推出了利用天顶对流层总延迟直接推算可降水的经验模型,并对实测数据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证明了该经验模型的精度达到了1.55mm。若利用大气压强和天顶对流层总延迟两个变量来推算大气水汽含量,其模型的精度可以达到0.59mm。

  • 标签: 天顶总延迟 可降水量 大气压强
  • 简介:摘要利用贵德、循化、尖扎、化隆、同仁5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61~2015平均气温及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5黄河谷地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结果显示;①近55黄河谷地贵德、循化、尖扎、化隆和同仁5站年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7、0.25、0.31、0.30、0.38℃/10a,年平均气温升幅贵德、循化最小,同仁最大,近55平均上升速率为0.30℃/10a②黄河谷地区域平均降水为348.3mm,年平均降水的变化倾向率为-0.93mm/10a,黄河谷地区域贵德、尖扎、化隆、同仁4站的降水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是-0.93、-2.5、-1.3、-2.7mm/10a,关键词黄河谷地;气温;降水;趋势分析

  • 标签:
  • 简介:利用宁德市9个气象观测站1969—2015的月降水和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速等气象资料,采用FAO基于彭曼法的蒸散量计算器计算蒸散量,根据水量平衡关系,得到可利用降水,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宁德市月、季可利用降水降水和蒸散的变化而波动显著,高峰值在6月,低谷值在10月,春夏两季的可利用降水占全年的78%;1969—2015宁德市、夏季、冬季平均可利用降水呈增多趋势,且夏季增幅显著,春秋两季呈减少趋势;宁德市可利用降水空间分布呈地势高的西北部向地势低的东南部递减;气候变暖使宁德可利用降水在季节分配上发生明显变化,夏季成为大部洪涝灾害的多发期,秋季成为局部干旱的多发期.

  • 标签: 宁德 可利用降水量 趋势 气候变暖 彭曼法
  • 简介:以1980-2015唐山市12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为基础,运用一元回归、M-K检验和GIS技术,定量分析了区域降水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唐山市、春、夏、秋降水变化斜率为-1.1245,-0.1535,-0.6647,-0.1694mm/a,呈减少趋势;冬季降水变化斜率为0.0226mm/a,呈现增加趋势;并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降水发生多次突变,但并不显著(P〉0.05)。GIS空间分析表明,降水变化Z分布不均衡,呈现东南—西北向地带性分异。

  • 标签: 降水量 M-K 时空变化
  • 简介:利用2015—2016福州城区内涝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内涝成因、最大降雨量与积水深度的关系,建立城市内涝积水深度拟合方程,并对拟合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导致福州城市内涝的突发性原因占26%,是城市管网等数据更新困难的主因,非突发性原因占74%;2)在3次不同天气系统的降雨量拟合结果中,雨季降水过程拟合平均绝对误差最小,午后雷雨天气降雨过程拟合平均绝对误差最大;3)对内涝积水深度负拟合值进行归零处理和阈值限定后,其结果均与实况相符;4)基于最新数据资料所得拟合值的误差更小。

  • 标签: 城市内涝 积水深度 最大降水量 误差分析
  • 简介:降水空间分布差异引起地表景观异质性,对区域水资源管理带来重要影响。以气象站点降水资料为基础,运用地统计学方法探究唐山市降水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唐山市降水空间变化介于617.24-732.58mm,降水分别符合不同拟合模型,但均呈现中等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变异以结构性为主;季尺度上,降水呈自南向北递减分布。

  • 标签: 地统计学 GIS 降水量 空间分布
  • 简介:摘要文章利用2018青海海西7个台站称重式、翻斗、人工测量全年降水常规数据以及翻斗、称重分钟数据,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统计与对比分析,并对各个传感器的滞后性、优劣性作了阐述,供大家参考。

  • 标签: 海西州 雨量传感器 人工观测 降水量
  • 简介:利用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山东省123个自动站1h降雨量资料和25个地基GPS反演的大气可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典型强降雨过程中的大气可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降雨开始前水汽累积时间与天气系统尺度有密切关系,一般尺度越大,水汽积累时间越长,低槽冷锋强降雨前大气可降水的积累时长可达约26h,副高边缘强降雨发生前水汽积累时间仅5~6h;(2)水汽增速与天气系统尺度密切相关。天气系统尺度越小增速越快,低槽冷锋强降雨发生前水汽增速小于2.0mm·h~(-1),副高边缘强降雨发生前水汽增速可达3.1mm·h~(-1);(3)短时强降雨发生前,水汽累积时间与积累速度呈反相关,即水汽增速越快,强降雨发生越快,当水汽增速大于2.0mm·h~(-1),可降水经历5~6h积累即可产生短时强降雨;(4)一般强降雨时段多数在可降水峰区时段,而副高边缘型短时强降雨和冷式切变线第1阶段强降雨均发生在可降水增长时段。降雨过程结束后,一般情况下可降水锐减,而副高边缘型和冷式切变线第1阶段强降雨结束后可降水继续增长。冷式切变线第2阶段降雨结束后可降水出现持续小幅减小,数小时后,可降水再次增长。

  • 标签: 典型强降雨 大气可降水量 演变特征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强大,国家政府加大对城镇危旧住房改造力度,近年来许多地区住房民生工程建筑规模逐渐扩大,主要集中于旧城区拆除重建或在农田上新建居民住房。由于建筑红线限制用地范围,随着用地资源逐渐紧张,一般情况下,建筑施工现场场区空地面积都比较小,深大基坑周边可用空间很小,在有限空间下对基坑降水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主要针对在农田上新建住房过程中,对深大基坑降水技术进行探讨。

  • 标签: 管井降水 明沟 降水技术
  • 简介:摘要选取漠河1961~2010地面气象降水资料,运用线性拟合倾向率等分析方法,对漠河50a来降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漠河降水在20世纪60~70代为偏少期,1980~2000代为偏多期,平均增多49mm。50a来年均降水为432.6mm,和各季降水呈明显增多趋势,降水递增率为12.08mm/10a,各季降水递增率依次为秋季(5.26mm/10a)、冬季(4.48mm/10a)、夏季(4.28mm/10a)、春季(0.61mm/10a)。

  • 标签: 漠河 夏季 降水量 变化分析
  • 简介:摘要人类可利用水资源短缺,中国的可利用淡水资源更是有限,而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其需水量牵扯到方方面面,本文通过对工业增加值和工业用水定额进行分析和预测,进而预估2020荣昌区工业需水量,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工业增加值 需水定额 定额指标法 需水量
  • 简介:采用柳州市国家基本气象站1985-2014降水资料,通过滑动平均法和降水相对变率分析柳州市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柳州市近30平均降水1424.4mm;少雨期在80代中期到90代初期,多雨期在90代中期,平稳期为1997-2007降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年内降水集中在4-8月,占全年降水70.7%;春、夏、秋、冬季降水相对变率分别为20.99、33.55、35.14、35.59,冬季为降水变率最大季节;暴雨年平均日数5.4d,暴雨降水降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暴雨降水对年平均降水贡献率约30%。

  • 标签: 降水量 变化特征 滑动平均 异常事件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阿勒泰机场2008~2017逐月降水资料,分析阿勒泰机场近10降水气候变化特征及对航空飞行影响,给出降雨天气下航空飞行对策,以确保航空飞行安全。

  • 标签: 阿勒泰机场 降水 变化特征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20168月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利用NECP1*1资料以及FY2G卫星逐小时TBB资料,对环流形势以及物理量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发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584脊线前部为本次暴雨提供了有力的水汽和动力条件;本次过程红外亮温TBB在-8℃以下低值区域内出现短时强降水,根据亮温演变来看,云从南部山区向北移动过程中发展,造成暴雨天气;和田上空水汽幅合较强,假相当位温低值中心,大的强天气威胁指数以及大的风暴相对螺旋度叠至区域与本次暴雨出现区域对应较好。

  • 标签: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暴雨
  • 简介:摘要利用甘德县国家气象观测站1978~2017气温和降水的数据资料,采用平均、统计分析、线性趋势等方法,分析了甘德县1978~2017来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甘德县1978~2017,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0.443℃/10),且升温态势明显,各季的气温上升幅度不同,以冬季增温最为明显,夏季次之,秋季第三,春季增温相对较弱一些;(2)甘德县1978~2017降水总体呈上升趋势,际变化较大,年内降水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差异,春、冬季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而夏、秋季则呈现出减少的趋势。

  • 标签: 甘德县 气温 降水量 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从确定和不确定性分析的角度,综述了工程实践中常用的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评述了各评价方法的主要特点及适用性。在分析各常用预测方法存在问题和预测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基础上给出了对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的展望。

  • 标签: 矿井涌水量预测 确定性预测方法 非确定性预测方法
  • 简介:利用江淮梅雨区66个测站1960—2014逐日降水数据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基于多个极端降水指数,通过趋势分析、EOF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手段,探究该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夏季极端降水指数以上升为主,显著上升区主要位于东部。(2)夏季极端降水指数第一特征向量呈全“+”分布形态,北部地区更强,第二特征向量呈“西北+东南-”分布形态;第一模态时间系数呈上升趋势,第二模态时间系数变化趋势不明显。(3)在强(弱)夏季极端降水典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东),中纬度地区表现出经(纬)向型环流分布特征,利于(不利于)江淮地区极端降水发生;同时,对流层中、低层上升运动增强(中层气流辐散增强),水汽通量增强、辐合(减弱、辐散),因此,梅雨区极端降水异常增强(减弱)。

  • 标签: 极端降水 时空特征 环流异常 水汽通量
  • 简介:利用国家基本站、区域站资料,分析了2006—2016池州市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建立3种天气学概念模型,并总结了短时强降水的中尺度系统、相关物理量和雷达回波的一般特征。结果表明:池州市短时强降水主要发生在汛期(5—8月),其中7月最活跃,其次分别是6、8月。强度≥20mm/h和≥30mm/h的短时强降水日变化呈现双峰型特征,强度≥50mm/h的短时强降水则呈现单峰型特征。东至县中南部是短时强降水的易发区域,其次是贵池南部山区和九华山东、西两侧区域。池州市短时强降水天气类型可分为副热带高压边缘型、西北气流型和台风型,其中副热带高压边缘型是短时强降水的易发天气类型。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在不同天气类型中的作用存在差异,但相关物理量差异不明显。副热带高压边缘型、台风型强降水过程中雷达反射率因子多表现低质心结构特征,西北气流型呈现高质心结构特征。

  • 标签: 短时强降水 时空分布 天气概念模型 中尺度系统
  • 简介:摘要本文采用一元线性回归、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和R/S分析法,分析了湟源地区1961~2013降水资料。结果表明,①湟源地区降水的月际和季节变化明显。8月达全年最大值,1月降水减少至全年最少。从变差系数来看,降水多的月份(4~10月)变化稳定,而降水少的月份(11~3月)波动较大。从季节变化来看,多年年平均降水为415.9mm,春季占全年降水的18.8%,夏季占全年降水的58.6%,占全年降水的21.7%,冬季占全年降水比例不到1.0%。②对降水而言,20世纪80降水明显偏多,21世纪00代较多,60和90代偏少,70代明显偏少。③湟源地区、汛期、春、夏和秋季降水均有较明显阶段变化趋势,但均未发生突变。冬季降水从1961开始波动上升,突变发生在1974,1990降水的增加趋势显著。④通过R/S分析表明,、夏和秋季降水的H值均小于0.5,汛期、春和冬季降水的H值均大于0.5,存在明显的Hurst现象,即汛期、春和冬季降水变化存在着持续性,未来汛期、春和冬季降水增加趋势仍将持续,、夏和秋季降水具有反持续性,即未来年、夏和秋季降水变化趋势转为减小趋势,但趋势不明显。

  • 标签: 降水 变化特征 趋势分析 湟源
  • 简介:黑河实施统一调水以来,调度年年径流量呈增加趋势,年均增加近0.44×108m3,黑河实施水量调度以丰水为主。在调度过程中,下站依上站水量沿程变化规律分别为:莺落峡—正义峡区段为y=0.86x-4.90;正义峡—哨马营区段为y=0.76x-1.30;哨马营—狼心山区段为y=0.98x-1.04。莺落峡—正义峡区段年均耗水量7.57×108m3,年均耗水率为40.97%,河道输水损失率为33.94%。正义峡—哨马营区段年均耗水量3.94×108m3,年均耗水率为35.74%,河道输水损失率为26.65%。哨马营—狼心山区段年均耗水量1.67×108m3,年均耗水率为17.39%。

  • 标签: 黑河 调度年 径流量 区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