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工具日益发达,居民出行率不断提高,加之近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发生意外伤害的频率也不断增加,伤情不同的伤员被同时送往医院,给急诊科的正常有效接诊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创伤患者作为急诊科收治的主要病人之一,往往伤情变化快,伤势严重,易发感染。大批创伤患者集中入院,加重了急诊科的接诊难度,影响到收治病人的效率。现代医学在抢救大批创伤患者,确保大批创伤患者抢救治疗以及提高创伤患者成活率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本文以近几年来我院收治的大批创伤患者为例,对伤员的伤情、接诊时间、救治效率、护理流程等进行了分析,意在总结经验,为今后的大批量创伤患者救治提供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急诊抢救室患者心理压力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早期制定相应的护理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2012年10月~2013年1月期间对我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940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测评调查,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和对患者心理造成影响的危险因素。结果在这940例患者中,对心理造成影响的危险因素分别为病情与预后;诊疗技术与操作技能;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社会经济因素;家庭人际关系因素。调查发现患者的恐惧、焦虑、急躁不安、悲观失望、抑郁等因子明显升高。结论对抢救室患者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主动配合抢救,提高治疗效果,对疾病的发展及转归非常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急诊抢救危重症救治中应用的经验,提高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8例急诊机械通气抢救危重病人的资料。结果108例急诊机械通气中,96例为一次插管成功,给予机械通气,成功率为88.9%;12例为二次插管后成功,机械通气,插管时间<5min。6例中毒予以气管插管,成功建立人工通气后,机械通气,经进一步抢救全部存活;9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行机械通气后,安全转运至专科治疗,3例死于脑疝;40例猝死患者中,机械通气后12例未能恢复有效循环死亡,1例溺水患者和8例不明原因呼吸心搏骤停患者,行机械通气后抢救无效死亡,慢性阻塞性肺病9例,急性左心衰11例均机械通气后收入ICU继续抢救。结论机械通气是抢救急诊危重病人的关键性步骤之一,对保证进一步心肺脑复苏,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急诊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3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急诊抢救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小时后对疗效评价可知,HR、RR、PaO2、PaCO2皆有一定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最终死亡1例,对照组则死亡6例,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急诊抢救能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可以改善他们的临床症状,并且能降低病死率,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急诊科抢救室安全隐患的原因,以寻求相应的对策。方法收集、整理我院急诊科抢救室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发生的护理差错及纠纷7例,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本身及科室与医院管理两个方面。其中前者主要体现在急诊科抢救室护理人员梯队过于年轻化,专业技术欠熟练、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护患沟通障碍、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应急处理能力不强等;后者主要包括排班缺乏科学性、收费标准欠规范等。结论加强急诊科抢救室护理人员梯队建设、强化其责任意识、主动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全面提高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综合素质、合理安排急诊科抢救室护理人员、制定并公开合理收费标准等是规避或杜绝急诊科抢救室护理安全隐患、降低护理风险,减少护理纠纷发生的有效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积极干预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进行积极干预急诊护理,作为观察组(A组);同时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我院进行常规护理的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对比这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进出急诊室平均时间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上,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积极干预急诊护理,可以提高临床抢救效果,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非常值得各医院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