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病理瘢痕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一大难题,近二十年,已证实多种免疫因子广泛参与其形成,本文通过现有免疫学相关研究进展,阐述多种可能存在的免疫靶点,为今后的治疗及疾病监测提供思路。

  • 标签: 瘢痕 免疫靶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儿童病理流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6例病理流涎患儿分为注射组及对照组,每组23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口腔感觉刺激训练、口腔运动训练、吞咽神经及肌肉低频电刺激等),注射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辅以双侧腮腺及颌下腺A型肉毒毒素注射。于治疗前及注射后1周、2周、4周及13周时采用流涎频率及严重程度量表(DFSS)对2组患儿流涎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各时间点注射组DFS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注射组D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4周时DFSS评分亦显著优于治疗后1周、2周及13周时评分(P<0.05)。结论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双侧腮腺及颌下腺能明显缓解病理流涎患儿症状,起效时间为注射后1周,以注射后4周时症状缓解情况最显著,多数患儿疗效持续时间可超过13周。

  • 标签: 病理性流涎 A型肉毒毒素 超声定位 吞咽障碍 神经功能障碍
  • 作者: 符映雪 潘玲 刁琴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  646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干预预防脊柱肿瘤引起的病理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观察。方法:于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住院接受治疗脊柱肿瘤引起的病理骨折患者70例,依据门诊就诊单双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5例。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临床一般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结果:在疼痛评分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肿瘤引起的病理骨折患者的术后,采用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预防 脊柱肿瘤引起的病理性骨折 血栓
  • 简介:摘要:新生儿黄疸作为新生儿常见病,可分为生理性病理两种,其主要是通过出现时间、持续时间以及临床表现进行区别,为促进其康复同样均需进行有效的治疗及积极的护理。

  • 标签: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病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的作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60例病理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2组,各30例;参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开展快速康复护理。比较2组的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要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病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减轻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促进术后康复。

  • 标签: 病理性骨折 围手术期 快速康复护理
  • 作者: 黄艳会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眼科   河北石家庄 050800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后巩膜加固治疗病理近视的围手术期护理及经验。方法 总结我院应用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近视的患者22例(32眼)的护理体会,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增加患者积极配合手术的依从性;术中、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眼部伤口敷料观察、疼痛和恶心呕吐的症状、眼肌的功能训练等。结果 22例(32眼)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单条兜带式后巩膜加固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一例出现视网膜脱离、眼前节缺血综合征、眼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后巩膜加固术可以安全、有效阻止病理近视的发展,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后巩膜加固术 病理性近视 视网膜脱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鸟巢式护理对新生儿病理黄疸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月-12月在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新生儿病理黄疸患儿,纳入其中40例分析。保持均衡性,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鸟巢式护理组,均为20例。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鸟巢式护理组在此基础上融入鸟巢式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鸟巢式护理组临床指标优于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对比组,P<0.05。结论 鸟巢式护理有助于新生儿病理黄疸康复,规避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 标签: 鸟巢式护理 新生儿黄疸 病理性黄疸 康复进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慢性神经病理疼痛中时间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本院抽选80例慢性神经病理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诊疗资料为研究主体参与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临床统计,随机分2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时间护理,比较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不良心理评分、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对比疼痛程度、睡眠质量,无差异,P>0.05,护理后,疼痛程度、睡眠质量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不良心理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时间护理 疼痛程度 睡眠质量 不良心理评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神经病理疼痛是神经系统原发性损害和功能障碍所激发或引起的疼痛。其发病机制复杂,牵涉到离子通道功能改变、异常动作电位的产生与扩布以及中枢和外周敏化,因而一直是临床疼痛诊疗中最棘手的问题,治疗方法也种类繁复。除各种口服药物外,神经阻滞、脉冲射频、射频消融、中枢神经电刺激、外周神经电刺激、鞘内输注系统、开颅手术神经减压或梳理、脊神经根入髓区毁损术等不一而足,各种方法的疗效也褒贬不一。针对周围神经的射频消融仍然是治疗神经病理疼痛最简捷有效的手段。本文从神经病理疼痛的定义、临床表现、病理机制以及射频消融的治疗方法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相关临床医师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神经病理性疼痛 射频消融 疼痛治疗
  • 作者: 彭蓉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9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病理黄疸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开始时间显示为2021年5月-2022年6月,收集我院诊治的病理黄疸患儿8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时间长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观察组改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病理黄疸症状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症状中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 作者: 吕倩怡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15
  • 出处:《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12月
  • 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疼痛科,湖南 郴州,423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用臭氧对神经病理疼痛大鼠镇痛作用并对相应的中枢神经机制进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成年雄性神经病理疼痛大鼠,并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给予大鼠注射不同剂量医用臭氧,注射的位置在损伤神经周围,然后观察不同剂量的医用臭氧对大鼠机械痛阈值的影响,并对其作用中枢神经的机制进行研究,主要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外侧区中P2Y1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神经病理疼痛大鼠采用医用臭氧进行治疗后的大鼠机械痛阈值明显的增高,并且随着用量的增加,其疼痛缓解的情况也越来越明显,这个过程伴随着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外侧区中P2Y1受体表达的增加,并且其疼痛阈值的增加和P2Y1受体表达也呈现正相关。结论: 医用臭氧对神经病理疼痛大鼠可以起到很好的镇痛作用,其镇痛机制与大鼠机械痛阈值以及P2Y1受体的表达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医用臭氧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 镇痛作用 中枢神经 P2Y1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糖尿病神经病理疼痛(DPNP)的危险因素,以便于对DPNP进行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病人,按照数字随机法将6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肌酐水平和血脂均优于常规组,合并症低于常规组。结论:在DPN患者护理中,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足部神经,增强患者自我效能,加深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 疼痛(DPNP) 护理对策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新生儿病理黄疸治疗中茵栀黄口服液应用研究。方法 自我院2022年5月-2023年4月出生的新生儿中随机抽取64例病理黄疸患儿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使用布拉式酵母散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另增加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对比症状缓解时间及胆红素水平。结果 胎便首次排出、转黄及黄疸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血清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新生儿病理黄疸治疗中茵栀黄口服液应用可尽早缓解患儿黄疸症状,促进其大便性状恢复,对其胆红素水平调节效果显著。

  • 标签: 茵栀黄口服液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以探究在新生儿病理黄疸的治疗中临床给予蓝光联合支持治疗方案的效果为目的,并针对患儿生化指标及整体临床治疗有效率作为数据支持。方法 按照对比干预的方式展开探究,纳入在2022年1月至12月于我院就医诊疗的病理黄疸新生儿6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整合分析两组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生化指标均明显改善,且整体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31/34(91.17%),远高于对照组有效率27/34(79.41%),引用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显示,以上数据对应P值均达到小于0.05的标准。结论 蓝光联合支持治疗方案针对新生儿病理黄疸的临床作用性显著,其对患儿生化指标的改善上、整体治疗有效性的提升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影响意义,可在其联合作用下,加快患儿的康复速率、改善患儿的预后质量,故建议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采纳、参考。

  • 标签: 蓝光照射 支持治疗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癌性病理疼痛患者来说,采用加巴喷丁联合麻醉性镇痛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4月-2022年4月之间选择的9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小组中各自包含46例患者。对照组接受的是麻醉性镇痛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应用加巴喷丁。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价未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评价要好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加巴喷丁与麻醉性镇痛药联合应用于癌性病理疼痛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 标签: 加巴喷丁 麻醉性镇痛药 癌性病理性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特殊染色结合病理免疫组化在肿瘤病理鉴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我院接收的60例肿瘤患者为对象,入选者均经穿刺活检诊断,对采集的组织通过特殊染色体及免疫组化技术实施诊断,比较不同检验技术的检出结果。结果;病理特殊染色结合免疫组化检验明显比单一检测结果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肿瘤患者接受特殊染色与病理免疫组化联合诊断,有利于提升检测阳性率,从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新生儿病理黄疸采用间歇蓝光照射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病理黄疸新生儿共计8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间歇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胆红素比较值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胆红素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蓝光治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病理黄疸新生儿治疗中,通过采用间歇蓝光照射联合布拉氏酵母菌,能够获得显著应用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间歇蓝光照射 布拉氏酵母菌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伴病理骨折时应用不同内固定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54例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伴病理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参照组(锁定解剖钢板)和实验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每组27例。对比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下肢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功能没有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治疗后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内固定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缩短负重时间,加快骨折愈合速度,减少疾病对患者的影响。

  • 标签: 内固定 股骨近端 骨折 骨肿瘤